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Ed=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低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1)已知E=3,%,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 需求量会增加:。
(2)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2000*75%=3500(瓶) (3)降价前的总收益TR=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1-25%)*3500=525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5250—4000=1250元。
3.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P80 QX 1 2 3 4 5 6 MUX 16 14 12 5 2 1 Q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UY 10 8 7。5 7 6。5 6 5。5 5 4。5 4 3。583 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4.某个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 (2)厂房租金3万元; (3)原材料支出60万元 (4)设备折旧3万元; (5)工人工资10万元; (6)电力等3万元;
(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若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元利息。货款利息15万元。 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1)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根据题意,该企业的会计成本为:3+60+3+10+3+15=94万元。总收益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会计利润为6万元。
(2)会计成本为94万元,机会成本为7万元(2万元+5万元),经济成本为101万元,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101万元,经济利润为负1万元,即亏损1万元。
5.某人购买某种股票共投资280万元,获得15%红利的概率为0。4,获得10%红利的概率为 0。5,无红利的概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是多少?
答: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为:(280×15%)×0。4+(280×10%)×0.5+(280×0) ×0.1=16。8+14+0=30.8万元
6.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年份 名义GDP(亿元) 实际GDP(亿元) 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1999 3170 3250 3170 94 100 2000 3410 2001 3780 3280 3500 104 108 答:GDP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某一年实际GDP)×100
7.设资本量为100,资本增量为20,劳动量为30,资本在劳动中所作的贡献为0.25,技术进步率为0.02,试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经济增长率。
答:已知K=100,ΔK=20,L=150,ΔL=30,a=0。25,
ΔA/A=0.02,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G=0。25×(20/100)+(1—0。25) ×(30/150)+0。02=22%。 8.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答:(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9.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时,储蓄为500亿元;增加为2000亿元时,储蓄为8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乘数。
答:(1)MPC==0.4
(2)MPS=0.6(或MPS=1—0.4=0。6) (3)根据乘数的计算公式:a=
10.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 (2)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3)如果准备增至25万元,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答:(1)准备率=准备金/存款总额×100%=15/100×100%=15%
(2)已知R=100,r=15%,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D=R/r=100/15%=66.7万元 (3)如果准备金增至25万元,即r=25%,根据公式:D=R/r=100/25%=400万元
11.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答:已知cu=0。2,r=0.1,则 mm=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mm=M/H,可知H=300万元,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12.某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 (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多少?
答:(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167×0.2=33。4亿元
1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40—P,供给函数为S=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S,则有:40-P=P由上式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40—P(或P)=15。
14.如果一种商品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答:(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E==15%*10%=1.50 (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15.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
16.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答:已知E=1.5,%,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 需求量会增加:
17.假定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每升3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P63 答:已知E=0。15,P=3,%,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0。15=
=2(元),汽油价格上涨2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18.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口还是生活必需品。
答:(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E=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品。
P63(3)某种商品在价格上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P63(4)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P63(5)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P80(3)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Q x 1 2 3 4 5 6 MU x 16 14 12 5 2 1 Q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U y 10 8 7.5 7 6.5 6 5。5 5 4。5 4 3。5 3 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答:已知:M=120,PX=20元,PY=10元,消费者在购买x和y 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
组合方式 QX=6 QY=0 QX= 5 QY=2 QX= 4 QY=4 QX= 3 QY=6 QX= 2 QY=8 QX= 1 QY=10 QX= 0 QY=12 MUX/PX与MU/PY 1/200/10 2/208/10 5/207/10 12/20=6/10 14/205/10 16/204/10 0/203/10 总效用 50 67 79。5 87 85.5 80 70。5 从表上可以看出,购买3单位的X产品和6单位的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MUm=MUx/Px=MUy/Py=0.6
P113(2)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
产量本 (1) 0 1 2 3 4 5 6 7 8 9 固定成本 (2)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可变成本 (3) 0 34 63 90 116 145 180 230 304 420 总成本 (4)=3+2 120 154 183 210 236 265 300 350 424 540 边际成本 (5)注解 - 34 29 27 26 29 35 50 74 116 平均固定成本 (6)=(2)/(1) 平均可变成本 (7)=(3)/(1) - 34 31。5 30 29 29 30 32.86 38 46。67 平均成本 (8)=(4)/(1) - 154 91。5 70 59 53 50 50 53 60 — 120 60 40 30 24 20 17.14 15 13.33 *(5)边际成本= 短期总成本的增加量除以产量的增加量 P114(4)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
边际成本 2 4 6 8 10 产量 2 4 6 8 10 边际收益 10 8 6 4 2 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 答:1 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在产量小于6,比如2或4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时有利的,也就是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在产量大于6,比如8或10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 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P182(3)根据以下数据资料,分别用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 耐用品支出 厂房支出 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工资和其他补助 资本折旧 非公司利润 非耐用品支出 居民住房支出 出口 租金收入 金额(亿元) 50 100 80 220 20 50 100 30 100 10 企业税 联邦政府支出 住房租金 其他劳务 公司利润 设备 出口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净利息 误差调整 项目 金额(亿元) 20 100 5 30 140 50 8 -50 10 (自己计算) 答:(1)C=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劳务=50+100+5+30=185(亿元) I=厂房支出+设备+居民住房支出+企业存货净变动额=100+50+30-50=130(亿元) G=联邦政府支出+州和地方政府支出=100+80=180(亿元) 净出口=出口—进口=8—100=—92(亿元) GDP=185+130+180—92=403(亿元)
(2)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GDP=220+10+10+(140+50)+20+20=470(亿元)
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但按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为470亿元,与支出法计算出的403亿元不一致。因此要通过误差调整项进行误差调整。误差调整项:403—470=—63亿元
P298(2)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河变化? 答 已知C=3,G1=6% ,G2=8%,
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
P245(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到1200万元,如果现金-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答:已知cu=0.2, r=0.1,则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得H=300(万元),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p229(3)当自发总支出增加到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答: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 根据公式a=1 /(1-C),已知a=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 因为MPC+MPS=1,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0.4
p 289(2)某国总需求增加到1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 1. 2. 3.
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总需求增加会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多少
答:1对外贸易乘数=1 /(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2总需求增加会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1670。2=33。4(亿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