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证巩固提高。 上课:(1)要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弘扬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其本质是学生能不能参与课堂学习中。提倡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育学生的能力;正确处理课本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提倡教师教学的创新精神,深入探索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教学个性。(2)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做到“五落实”:落实主体地位,落实主导作用,落实双基训练,落实德育渗透和落实课内练习。教师讲授时间一般应有控制在10分种左右,学生参与听、说、读、写训练时间在25分左右。这些不是割裂开来的,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的,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任课教师要提前走课堂,按时下课不拖堂。任何学科的教师不得无备课走进课堂。
作业:(1)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既要符合大纲、教材的要求,要体现训练要求和目标,对我们而言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形式多样,重点突出,负担适当,注重学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做到课课有收获,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全体教师每周要落实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签字。(2)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认真,批改符号正确;热情鼓励,注重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落实作业规范度,落实作业即是练字的认识。
辅导:热情耐心地辅导后进学生,课内课外相结合,抓住重点,分类指导,加强辅导的针对性,提高辅导的实效,全力消灭“不及格”。可利用早上和中午的时间辅导几名后进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
测试:(1)考题的设计立足教材,依照大纲,覆盖面要宽厚,题型要多样,注重考查人人都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查,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执行考试次数的规定,实行等级评定。(2)考务工作的组织要严密,考纪要严格,批阅要仔细,分析要具体、量化,讲评要及时,矫正要务实,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充分发挥考试的德育功能。(3)提倡鼓励老师随堂、随机检查,以便及时反馈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继续进行月考制度,整体掌控教学质量。 三、重视教科研工作
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设计交流,提高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质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课改科研水平。
在提高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工作,并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开展校本研讨工作。
四.加强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取得家长的支持
全体师生都投入到质量管理上来,让家长也参与到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坚持求真务实,忌形式主义,走过场。从时间上讲期初、期中、期末检查相结合,从方法上讲随机检查与集中检查、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研究性检查与评价性检查相结合,要坚持以随机检查为主,引导教师一丝不苟地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合理评价。 总之,科学合理的措施只有扎扎实实的去执行,去落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希望全体教师切实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克服和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