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来源:知库网


七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篇一:初一下学期体育教案】

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

序号:1

课次:第一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陈翠霞

教学任务: 1.通过学习体育课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灵活性和习惯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为什么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范吗?你在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吗?

二、正课: 体育课安全教育常识 (一)着装安全

体育实践课大多是全身性活动,活动量大,彼此接触机会多,而且还要运用许多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跳马等,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上课时着装必须注意安全。

1.衣服口袋里禁止装钥匙、小刀等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包括项链、手链、手表等一些物品,以免受伤。

3.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配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4.不要穿凉鞋、拖鞋和皮鞋,应当穿运动鞋或布鞋。

5.衣服要宽松合体,透气吸汗,做好不要纽扣多,拉链多或有金

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穿运动装或校服。 (二)安全措施

1.要牢牢树立安全观,体育课前要想好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意识。

2.要仔细检查上课要使用的器械,是否有隐患存在,及时更换体育器材。

3.要求学生上课的着装要合体,合身的服装才能更加便于运动,拖拖挂挂运动容易受伤。

4.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易受伤的关节、部位要充分活动开,预防伤害发生。

5.教师认真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好稳定的动作表象,同时要规定动作方法,以防学生因错误动作而带来伤害。

6.体育课上安排练习要有层次,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动作要求。

7.体育课上要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是分腿腾跃、支撑跳跃等课,以防学生胆大、好胜出危险。

8、体育课上摇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9、体育课上要特别注意课后段,如果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队列队形练习

序号:2

【篇二:七年级体育下册教案k】

1、弯道跑技术

教学内容:

1、 弯道跑技术。

2、 羽毛球,踢毽子。

教学目标;

1, 学会弯道跑技术,增强学生体能。

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活动打基础。

3,提高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步幅大, 手脚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克服离心力,提高速度。

教学过程:

1、 课的常规(图 一)

2、 队列练习(图二)

3、 徒手操:{踝腕关节,高抬腿,俯卧撑,正压腿。}

4、 慢跑。{图三}

5、 弯道跑技术。

启发学生思维,提问学生弯道跑的动作体验。 动作要领:上体向内倾斜,左脚掌外侧着地,右脚掌内侧着地,右臂摆动幅度大,左臂摆幅相对小。

引入弯道跑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让学生在田径场上进行弯道跑练习(1-2次)。

6,羽毛球:

参与学生活动,辅导学生。

7,踢毽子:

组织学生练习,进行小比赛。

8,游戏,我最棒。

a,将学生分组,等待交换,

b,学生尽情发挥,积极参与。

9,课堂小结。

2、原地---行进间传接球

教学内容:

1, 原地---行进间传接球。

2, 原地---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巩固篮球技术动作。

2, 培养快速投篮的能力。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 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

教学重难点:

篮球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教师主导:

1, 体育教师提前到场检查是否安全。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及目标。

二,收心热身。

1, 老师让同学们按要求进行运球练习。

2, 带领同学们活动各肌肉关节。

三,原地----行进间双手传接球。

1, 让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小组长积极组织负责好本组学生的练习。

2, 让同学们能更快更熟练地进行运球。

3, 学生注意运球技巧。

四,原地----行进间肩上投篮。

1, 将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小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练习。

2, 指导和讲解具体的做法,让同学们能较快的如何进行原地----行进间肩上投篮的技

巧。

3,让同学们进行创新表演。

3, 讲评同学们的创新动作,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锻炼,养成学习

的良好习惯。

五,恢复放松

1, 带领同学们进行积极的放松活动,使同学们得到充分的恢复身心。

2, 客观评价本节课的练习过程。

六,课堂小结

1, 总结经验。

2, 寻找不足。

七,布臵作业。

3、篮球

教学内容 :1、篮球;复习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新授)2接力游戏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明确篮球原地运球、直线运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能正确区分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不同之处。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

2、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原地运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直线运球技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 1、常规教育和动员 (2)、师生相互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及目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5)课前动员:教师参与活动并领队跑。

3、队形变换

组织:闭口螺旋形跑---面向圆心转---成如(图一)队形练习球性: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站队“快、静、齐” 3、明确目标

要求:1、精神饱满 2、跑进路线正确、清楚 3、控球认真,尽量加在动作幅度球性

1)两手弹拨球(2)抛接球:体前击掌、体后击掌(3)腰膝交替环绕

(4)胯下绕“8”字 (5)高抬腿“8”字环绕 (6)自由创想练习

一、篮球:

(一)复习原地运球:(1)原地起球(2)多种姿势原地运球(蹲、坐、站)

(3)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 (4)原地高、低姿看信号变化运球

(二)学习直线运球

、熟悉 4

重点:运球时按拍球的部位 难点:能控制球

(1)听口令直线运球(注视目标、慢速移动) (2)看手势直线运球 (3)直线追逐运球

1、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2、巡视指导3、强调抬头目视前方

口诀:按球后上分用力;落点脚外侧前方;人球速度要一致;球弹腰高看前方。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提问,个别辅导。

练习(一)的练习、示范队形同上:练习体会动作要领记口诀

练习二:(1)绕场运球(2)对角线运球等

1、改进、提高运球技术动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3、手掌不触球

强调正确的身体姿势与养成良好的运球时观察前方的习惯。

4、体会球的反弹规律;体会直线运球正确的击拍球的部位;解放目光。

5、体会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若干次

二、接力跑游戏:

重点: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难点:如何快速套圈。

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分四组成对角线站位,教师鸣笛开始,队员依顺序进行,在返回时搬运一个篮球,经呼拉圈时套圈一次,回起点时击下一位同学手掌,直到全队完成,先者为胜。

2、强调规则3、督察、判定胜负。调动至如图三队形

1、活动有序、气氛活跃,积极练习,团结协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

验, 3、奥运会知识问答,增加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体育骨干5、遵守规则、确保安全。稳定情绪恢复身心1、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2、小结本课

4、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

一. 教学内容: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

教学任务:学生认真听讲,认真作好笔记。

一. 组织:教师讲解,示范裁判手试。

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裁判员包刮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各一名,计时员记录员和24s计时员各一名为其助理。

二.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罚则是发生违例的球队失球,由对方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发

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下后面的地点除外)

1.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中枢脚的确定 持球移动

2.球回场后违例

(1)判断球回场的三个必备条件: 必须是控球队才能出现。 必须是控球队使球进从前场进入后场。必须是控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接着球。

(2)球回后场违例的几种情况:

前场发界外球,直接将球传给或球碰篮圈或篮板后反弹回来。

队员骑跨中线运球时停球后。两名队员骑跨中线相符传球时一脚踩在中线上静止接后场同队队员传来的球时。

(3)不算球回场违例的情况:

运球队员在中线附近由回场向前场做后转身运球。

控制球队在前场进攻投篮出手后,球碰篮圈或篮板弹回后场,该队队员又获得球。

(4)干扰球违例。

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兰筐水平面上时,进攻或防守的队员都不能接着球,但在接着兰筐后或明显不会接着兰筐时除外。

违反以上规定即为违例,进攻队员违例,球既使投中也无效,防守队员违列,球既使没投中也要判给对方2分或3分。

(5)球出界与发界外球违例。

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与界线或界线外的地面接着时,既为队员出界,当球接着界外队员或任何其他人,线上或界线外地面或任何物体,蓝板柱或背面,球出界前,最后接着球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发界外球,发球队员应站在裁判员指定的离违例地点最近的界外发球入场。蓝板后面除外,在球为出手之前他不能横向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但他可以向后移动。

(6)踢球与拳击球违例。

篮球是用手进行的运动项目。踢球或用拳击球为违例,故意地踢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拦阻球为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到是正常的。

(7)时间类违例。

3s违例——某球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3s.

5s违例——罚球队队员在裁判员把球交给发球队员后,在5s没有投篮出手。发界外球在裁判员把球交给了发球的队员后或以将球放在他可处理球的地点后,5s没有将球发如场内。

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时,在5s内没有将球传.投.滚或运球时,5s违例。

5、田径知识

教学内容:田径知识;跳远教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理论知识。

2, 通过实践课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助跑跳远的技巧。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跳远的目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助跑跳远的技术。

教学难点:

学生提高助跑跳远的成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跳远的技术:

【一】 助跑

跳远的助跑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和做好起跳的准备。

1, 助跑的距离与步数;助跑距离的长短和步数的多少,应根据运动员发挥速度快慢的

能力和训练水平的高低而定。

男子助跑距离一般为35-----45米,大约跑十八到二十四步。

女子一般为30----35米,大约跑十六到十八步。

2, 助跑的开始姿势:

a, 从静止状态开始启动,一般采用两腿微屈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站立的站立式,启动

姿势开始加速助跑,

b, 行进中起动:先走几步踏上起跑线后开始加速快跑。

3, 发挥速度的方式:a,积极加速 b.逐渐加速

【二】 起跳

动作:

{1},起跳脚着板{2},关节弯曲缓冲。{3},起跳腿蹬伸起跳。

【三】腾空

身体腾起在空中时,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任何空中动作都不能改变身体重心抛物线

的轨迹,跳远时腾空的动作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为落地创造有利的条件。

1, 蹲踞式

2, 挺身式

3, 走步式

教师详细讲解这三步,学生注意理论实践结合,加深记忆。

【四】落地

1, 前倒落地。

2, 侧身落地。

三,课堂小结。{略}

四,布臵作业。

6、篮球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二、准备部分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基本部分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篇三:七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

龙山一中七年级体育教案

龙山一中七年级体育教案

龙山一中七年级体育教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