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指挥与救援 建立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区的探讨 韩玉祥,李春孝,陈汝胜,王鹏 (山东省消防总队,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阐述了消防战区划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快速 抵达危险目标参与救援的角度阐述了战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就如何打有把握有准备之仗等浅述了观.占’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消防战区;灭火救援;独立作战;协同作战 中图分类号:TU998.1,X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006)05—0685—03 1 引 言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灾难事故、自然灾害以及恐怖 袭击事件时有发生,对国家和地区稳定构成极大的威 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针对这些 灾害事故的救援实战,不仅延续时间长、难度大,而且 涉及的力量多、范围广,需要多方联合作战。当前,城市 消防队(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规 划法》、《消防站建设标准》等法律法规进行布点建设和 编配人员、装备的,是满足处置一般性灾害事故或遏制 较大灾害事故发生的保卫力量,不可能按处置大规模 灾难的需求而准备。较小规模的灾害事故凭一个城市 的消防力量即可承担灭火救援任务,而对于大规模灾 害事故的灭火救援任务,则需要几个城市或一个区域 联合作战来完成。鉴于此,笔者提出“公安消防部队灭 火救援战区划分研究”的课题,与消防同仁商榷。 2建立灭火救援战区的必要性 2.1 事故灾难处置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平房、多层建筑火灾及仓库 火灾居多;20世纪80~90年代,高层、石油化工火灾日 渐增多;2000年以来,高层、地下工程、化工及大面积 生产厂房、仓储、商城等特殊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石油、 化工生产、运输、储罐及大型商贸城等灾害事故的灭火 救援难度大,需要灭火救援力量多,特别是化工、石油 库火灾,燃烧强度大、时间长,灭火所需灭火剂供给强 度大,仅靠一个市地的消防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调集多 个市地消防部队增援。如1989年“8.12”黄岛油库发生 的爆炸火灾,灭火中发生二次爆炸和喷溅,近四万吨原 油流淌形成上万平方米燃烧面积的恶性火灾。在大火 肆虐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火速调 集11个市地130多辆消防车增援,同时又请求从全国 调集灭火剂,数千人轮番作战5昼夜才将大火扑灭; 诗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9月第25卷第5期 2004年4月28日,山东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第二生产区纺布细纱车间发生火灾, 先后有6个消防支队、37辆消防车、206名官兵参加了 灭火战斗;2004年5月14日,山东渤海轮渡有限公司 所属的“英华”号滚装轮从大连驶往蓬莱途中,位于C 舱的一辆装有7.5 t甲醇钠和纸箱的货车发生火灾,船 上187名乘员(船员44名、乘客143人)、71辆货车及价 值3 000余万美元的“英华”轮危在旦夕,烟台市政府和 山东省消防总队迅速调集烟台、青岛、威海、潍坊市公 安消防支队及烟台港务局公安专职消防支队的近100 名特勤官兵和14辆特勤消防车(含2辆干粉车、2辆泡 沫车)、5辆器材运输车及近400具空气呼吸器、100套 防化服参加灭火救援行动,同时调集了国家化危品注 册中心、山东化工研究院、济南化工研究院、烟台万华 集团、青岛港务局等单位的8名专家到场参与事故处 置,参战官兵连续奋战7个昼夜才将险情彻底排除。全 国类似的跨区域联合作战战例很多,在此不宜枚举。 2.2 自然灾害处置的需要 近年来,国际国内接连发生多起破坏性自然灾害。 如1999年8月7日,土耳其伊兹米特发生里氏7.4级地 震,1.7万人死亡,4.2万人受伤,损失200亿美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里氏8级地震,引发海 啸,约30万人遇难;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里 氏7.6级地震;2005年l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里氏 5.7级地震,致使13人死亡,15万余间房屋被毁,转移 灾民60余万人。这些地震发生后,其破坏性极大,涉及 应急救援力量多。消防部队在地震救援中担负着突击 队的作用,特别是在因地震引起的火灾扑救、化危品泄 漏事故处置、废墟救人等环节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一 旦发生次生灾害,往往需要调集多支消防部队支援,共 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另外,洪灾、台风等灾害时有发 生,也会对某一地区带来重大破坏,甚至造成灾难,仅 靠当地力量往往难以完成救援任务,需要调集多方力 量增援。消防部队作为重要的救援力量,应随时做增援 准备。 2.3恐怖袭击事件处置的需要 当前,国际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给某一地区或 6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为社会稳 定带来不利影响。恐怖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 破坏,如爆炸、纵火等造成的楼房坍塌、油库起火、化危 品泄漏等事故并发,其规模难以预料,危害性不言而 喻。因此,需要快速反映、果断处置,有效地控制和消灭 灾害事故。在处置大规模或多起事件中,仅靠当地的消 防力量往往难以应对,需要邻近消防部队等救援力量 的快速增援。 3灭火救援战区的划分原则 军事作战战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方位确定的区域, 战区是相对固定的。消防灭火救援战区划分所涉及的 因素很多,从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争取最快的 时间投入战斗的角度,应把握以下原则。 3.1区域优化原则 所谓区域优化,即指某一地发生重(特)大灾害事 故,当地消防力量不足,按照周边行政区域到达灾害发 生地距离最近,整体调集增援力量划分战区的方式。按 此方式,全国及省、市均可划分为若干个战区。如山东 省境内的消防灭火救援战区可划分为5个,即鲁中战 区:以济南、淄博市为核心,战斗部队包括济南、淄博、 滨州、东营市公安消防支队及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 企业专职队;胶东战区:以青岛、烟台市为核心,战斗部 队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市公安消防支队; 鲁南战区:以临沂市为核心,战斗部队包括临沂、枣庄、 日照、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鲁西南战区:以济宁市为 核心,战斗部队包括济宁、菏泽、枣庄、泰安市公安消防 支队;鲁西北战区:以德州市为核心,包括德州、济南、 聊城、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3.2时间优化原则 所谓时间优化,即指某一地发生重(特)大灾害事 故,需按照较近距离消防车安全到达灾害发生地所用 时间最快的原则调集周边力量划分战区的方式。根据 时间优化原则划分战区,消防战区应是可变的,即以灾 害发生地为中心,按照时间距离优化原则确定周边增 援力量,如建立1 h或2 h增援作战圈,或更长时间的 作战圈等。 3.3资源优化原则 所谓资源优化,即按照时间优化原则调集整合消 防资源,处置大灾大难需要调集增援作战的方式。整合 消防资源,要根据某地最大的危险源(灾害性质、危害 程度)计算确定战区大小的划分方式。城市消防部队的 装备是为处置一般灾害事故而配备的,若发生特大灾 害事故,当地的力量就不足了,需要调集周边消防力量 686 (装备、兵力、灭火剂等)增援。此原则说明,战区划分是 相对不变的,但因危险源危害性大、破坏性大,周边增 援力量仍不足时,需继续向外辐射,扩大战区作战圈。 4战勤准备 4.1 灭火救援战区的装备配置 消防装备配置是一个战略性话题,从预防和准备 的角度,事先进行有目的的消防装备配备。装备配备要 根据本城市重点保卫目标,从灭大火、救大灾的角度出 发,侧重配备相应的装备。同时。要根据本战区易发生 的灾害(保卫特点),既考虑本辖区灭火救援需要,又考 虑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实际,本着均衡发展和兼顾其他 的原则配备装备,达到利于整合运用,不断提高战区灭 火救援的整体水平。 4.1.1化工区域 立足于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特点,侧重配备泡沫消 防车、高喷消防车、泡沫灭火剂供给车及防化救援消防 车、防化洗消车等。 4.1.2沿海(河、湖)区域 立足于水上事故处置特点,沿海侧重配备海上事 故救援的消防救援飞机、消防艇(船)、各类抢险救援 车、水上油污处理设备等;江河、湖泊地区侧重配备消 防船(艇)、各类抢险救援车、水上油污处理设备、洗消 设备等。 4.1.3地震高发区域 立足地震灾害事故处置特点,侧重配备相应设备。 如菏泽战区,要侧重配备地震应急救援车,战区内其他 市应尽量多的配备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及化学救援车、 泡沫消防车等。 4.2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习) 4.2.1 预案编制范围 (1)重特大火灾扑救。即仅凭一个市地的灭火力 量无法扑灭的火灾。 (2)自然灾害事故救援。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 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引起的坍塌、火灾、毒害、水 上救援等。可分部队联合作战、相对独立作战及与地方 联合性作战等形式。 (3)恐怖袭击事件灭火救援。包括因恐怖袭击活 动造成的坍塌、火灾、毒害等事故。可分部队联合作战、 部队与地方联合性作战等形式。 4.2.2 编制要求 (1)危险目标明确,即针对重要保卫目标。 (2)情况设定科学,即要通过分析、计算、评估等手 段设定险情,做到有理有据,尽力符合规律和实际。 (3)战法虚实结合,即消防部队采取的措施、战法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ptember 2006,Vol 25。No.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要具体实际;参战社会力量的配合可适当务虚。 (4)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即灭火救援战斗中应注意 的问题,要针对作战目标、特性和战法等进行认真研究 探讨,分析透彻,应注意的问题要讲清,不能有遗漏。 4.2.3预案演练(习) 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演练(习)涉及的参战力量 多,准备时间长,消耗大(油料、灭火剂、食宿等),要科 学安排演练。 (1)实战拉练。按照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确定的 力量和集结地点 向参战部队或部分力量发出集结命 令,将参战官兵和装备器材调集到集结地点或指定地 点。通过拉练,达到检验部队快速反应和长途奔袭能力 的目的。 (2)室内推演。将参战部队指挥员集中至灭火救 援现场一线,了解危险目标的特点、性质及周围道路水 源情况,然后室内推演预案,使参战部队指挥人员明确 战术措施、任务分工及注意问题等,达到预案演练(习) 的目的。 (3)实战演练(习)。实战演习即是按照预案进行 摆兵布阵,进行实战性灭火救援战斗展开。通过实战演 习,提高战区内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届时可组织有关 社会力量一并参加,以达到联合训练的效果。实战演习 要在分练、合练的基础上进行。 4.3 战法研究 每年战区内要定期组织指挥人员召开业务性研讨 会,着重研究联合作战的力量调集、组织指挥、协同配 合和灾情预测分析、预案编制等。可通过战评、战例分 析等形式进行战法研究,使战区指挥人员明确保卫目 标、战区灾情特点、处置战术措施等。 4.4作战规程 作战规程是战区内参战部队灭火救援联合作战时 战斗行动规章。内容包括:力量调集、行进集结,调度程 序、任务分工,独立作战指挥、分业作战指挥、联合作战 指挥程序,食宿及油料、灭火剂、器材供给,车辆器材抢 修等保障措施。作战规程要在战略战术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并在灭火救援联合作战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使之简便可行。作战规程应以危险目标所在地消防部 队为主制定,参战支队指挥人员参与共同研究形成,发 参战部队执行并报上级司令部门备案存档。 5结束语 (1)战区划分为重特大灾害事故的灭火救援研究 提供了平台。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包括对重 点危险目标生产性质、危害特性的调研,对灾害事故发 生后的分析、研究、计算、评估以及处置灾害事故确定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9月第25卷第5期 的力量调集部署、战术措施等的研究分析过程,通过分 析研究,必定能进一步提高战区指挥人员的业务水平。 (2)战区划分利于部队跨区域联合作战能力的提 高。通过战区内重大保卫目标的实战性演练(习),利 于提高部队指战员对特殊火灾及特大灾害事故危害性 的认识、战术水平及协同作战能力。 (3)战区划分利于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准备。通过 对战区重点保卫目标的研究,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装备 配备;通过预案编制演练(习),极大地促进部队做好灾 害事故灭火救援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一旦灾难发生,部 队能快速集结,快速赶赴现场,快速参与抢险救援。 (4)消防战区的划分研究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一个 新课题,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实践,逐渐形成 较为成熟的理论,并能有效指导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 援行动,使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家强.关于跨地区调动部队协同作战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 与技术,1995,14(2):1 7—25. ~.一~.~ 一"~一 ~m一 一 .~ Di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area for the fire troops HANG Yu—xiang,LI Chun—xiao,~一~.~~~一 CHEN Ru sheng,WANG Peng 一 w一 一~一~一~一 陀Jr.一一搬一 作者简介:韩玉祥(1954一),男,山东莱芜人,山东 省消防总队政治委员,主要从事城市公共消防安全方 面的研究,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76号。250014。 收稿日期:2OO6一O3—15 687 一一~一~ .一 一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