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主 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 时:共8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课标要求】
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教师发书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习。经过学前调研发现,学生对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都没有问题,但对计算的算理不是很清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
法,组织学生交流算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学习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会说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会利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评价任务】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计算方法,完成思考2-5,练习1、2和检测1.
2.说出从图中看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完成思考1和检测2。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30,计算时就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相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相减打基础。
2.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教师发书的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时呈现了以“十”为单位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件上显示出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相互交流的编写意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在动
手操作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学具,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操作,并理解算理。
3.本课时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播放“发新书”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的理解→课堂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4.本节课的重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难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算法。可以通过任务1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并通过操作和思考3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学具准备:每小组准备5捆小棒。
知识准备: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一、激起冲突,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课件演示发书的画面:讲台上放着两摞书,一摞是10本,另一摞是20本,由两位小朋友正高高兴兴地走上讲台去领新书。)
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深入探究,自主学习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思考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计算?
思考2:怎样计算10+20?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观察算式,小组讨论说出计算的方法。
活动1:思考并汇报计算的方法
方法一:数的方法:10、20、30。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方法三: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方法四: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课件演示)
方法五:转化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10+20的结果,并且说出了道理,但有种方法是:“因为1+2=3,所以10+20=30”你明白他的意思吗?
思考3:这里明明是10和20,为什么可以看成1和2呢?
2.整十数减整十数
(课件演示30本书已经发下去了20本)
思考4:还剩下多少本书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并列出算式。
活动2:学生观察课件主题图说出算式和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情况: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第二种情况: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第三种情况:3-1=2,30-10=20
说一说你的想法和道理。
思考5: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可多让几个同学说摆的过程,充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三、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练习1:开火车
20+30= 30+40= 50+30= 80+10=
50-20= 70-40= 80-30= 90-8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充分体会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说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 练习2:写算式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第一组写得数是50的算式,第二组写得数是60的算式,第三组写得数是70的算式.要求写出的算式又对又多,可以选一个记录员,也可以轮流写,其他人要帮忙检查,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计算练习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出来,淡化了“练”的痕迹,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答案,并能写出算式。】 四、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检测与作业】
1.连加连减(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理解算理的不同。)
2.我会解决问题
商店里部分商品单价如下:帽子50元 手套10元 围巾30元
(1)买上面三样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好课本上的练习题并适当补充练习题,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密度性和多样性。】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