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津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来源:知库网
天津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9·白云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宣泄 全愈 断章取义 断壁残垣 B . 慰藉 剽悍 心有灵犀 味同嚼腊 C . 贮存 鞭挞 漠不关心 彬彬有礼 D . 镌永 狡黠 纷至沓来 川流不息

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下划线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隽(juàn)永 躁(cào)动 锐不可当(dāng) 脍灸(zhì)人口 B . 湍(tuān)急 殷(yīn)红 怒发(fà)冲冠 弛(chí)名中外 C . 作揖(yī) 真谛(dì) 泉水淙淙(cónɡ) 头晕目眩(xuàn) D . 酝酿(niàng) 恐吓(xià) 张惶(huáng)失措 浮想联篇(piān)

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

3. (10分) (2017九上·梁溪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 窈窕淑女,________。(《关雎》)

(2) 晓战随金鼓,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3)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________》) (4) _______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5) 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6) 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4. (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初冬,充满了xián qíng yì zhì的赏鸥人,漫步于滇池畔,观赏这属于昆明的都市小精灵。美丽的海鸥在蓝天碧海间翩翩起舞,尽情嘻戏。微风拂面,波光潋滟,海鸥依着它的节奏起起落落,织成一道绚丽夺目的风景线,谱成一曲宛转悠扬的乐章, 。放眼眺望,人群中聚首观赏的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有活泼调皮的孩子,有相依相偎的恋人……人鸟相伴,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心弛神往。

(1)

阅读语段,对照拼音写出汉字

xián qíng yì zhì

第 1 页 共 8 页

(2)

请给语段中加线字注音。

潋滟( ) 绚丽( ) 眺望( ) 蹒跚( ) (3)

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4)

根据语境,在下面语段横线处续写短句,使之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海鸥依着它的节奏起起落落,织成一道绚丽夺目的风景线,谱成一曲宛转悠扬的乐章, 。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5. (4分) 名著阅读。

【甲】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起自己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方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1)

“他”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

作品是:________ (3)

一句话概括情节:_______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 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8 页

A .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陈胜、吴广乃谋曰 B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 . 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2)

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A .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 .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这也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B . “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吴广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度忧虑。

C . 陈胜、吴广都认为,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应该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D . 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这表现了他们的卓越智慧。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7. (20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 章,完成下列小题。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第 3 页 共 8 页

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1)

请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品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请分点回答) (4)

阅读文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的看法。 8. (2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 a 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 b 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 c 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1)

选择下列词语填在a、b、c处。

翱翔 盘旋 振动 滑翔 扇动 回旋 (2)

文中加“ ”的“我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第 4 页 共 8 页

根据文段,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威斯康星法规的内容。 (4)

如何理解“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

(5)

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②叙述完整,语言流畅,尽量避免错别字和病句;③行文过程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 5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

3-1、3-2、

3-3、3-4、

3-5、3-6、

3-7、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4-1、4-2、4-3、4-4、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5-1

5-2

第 6 页 共 8 页

5-3、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7-1

7-2

7-3

7-4

8-1、8-2、8-3、8-4、

8-5、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