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商管理专业

来源:知库网
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培养要求 学制 学位 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简介 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管理学副修学士学位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综合基础知识,并掌握企业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决策、创新和竞争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在某些特色方向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培养类型

管理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按照工商管理专业及该专业方向分流的原则,培养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主的复合型人才。 (四)专业方向

以完整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支撑,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重点突出整合管理、营销管理和投资项目管理三个特色方向。 二、学制:三年

三、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双学士学位管理专业课程总学分60,课程为管理学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经济类大类基础课,其中专业课56学分,学士学位论文4学分。

五、教学计划top

课程编号 01752301 01652302 课程名称 管理学原理 会计学 学总学分时 3 51 4 64 各学期课程分配 二学年 三学年 四学年 1 2 3 4 5 6 √ √ 应修 学分 01752303 市场营销 01652304 财务管理 01752305 管理信息系统 00552306,7 西方经济学(一、二) 00552308 产业经济学 01552309 国际贸易与金融 01652310 统计学 01752311 运筹学 01752312 经济法 01752313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01752314 运营管理 01752315 战略管理 01752316 工商管理专题讨论 01752317 消费行为与市场研究 01752318 广告与企业形象 毕业设计 总计 3 3 3 6 3 3 3 4 4 3 3 3 2 3 3 4 51 √ 51 √ 51 104 √ √ 51 √ 51 51 √ 64 64 √ 51 51 51 32 51 √ 51 √ √ √ √ √ √ √ √ 6 六、课程简介top 1、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务实型高级管理人才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为了适应改革与开放的需要,本课程综合了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管理过程的五大职能,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等;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的方法和手段;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典型的反映现代化客观规律的先进经营方法和管理方法。 2、会计学

会计学是一门概括性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知识的课程。该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两大部份:第一部分,会计基础。该部分系统地介绍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等基本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及具体内容构成。第二部分,财务会计。该部分以正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针对财务会计报表各构成要素,如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损益表的收入、费用、利润,如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原则。 3、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主要讲述现代的市场行为,它从市场出发,通过辨别现实的与潜在的社会需求,确定企业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采用相应的市场行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市场营销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要内容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等。 4、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学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价值理念,长期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管理等。重点介绍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投资决策指标,股利政策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5、管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讲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框架和组成成份,以及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着重教授MIS的重要战略规划及其规划的主要方法,让学生掌握MIS全面的理论基础,并对MIS的开发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介绍。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6、西方经济学(一、二)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提示市场经济机制配置经济资源的过程,解决社会有限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有:市场局部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各种类型市场中厂商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宏观经济学分析说明为什么在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总是失业和通货膨胀的交替中波动。说明为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政府必须借助于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有: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理论等。 7、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概念——市场运行为研究对象,在经历了早期的经验主义性质与20 世纪70年代的理论性质量此高涨后,成为经济学的主要领域之一。本课程总体结构大致是(1)企业理论;(2)考察与策略行为无关的市场行为的特征,这涉及垄断者对价格和质量、产品系列、广告以及分销结构的选择。所获得的大多数结论可以扩展到寡头市场行为。(3)分析寡头市场条件下,对价格、生产能力、产品定位、研究与开发以及其他策略变量的选择。它大量运用了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8、国际贸易与金融

本课程是专门为管理学大类学生开设的大类基础课,侧重于分析、讲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及措施的发展变化,国际贸易惯例及新的贸易、融资方式和业务。课程内容涵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措施、国际贸易事务和国际金融三方面的内容。 9、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作为经济类各专业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介绍针对社会经济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设计的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整理的方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其重点侧重于介绍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分析、统计预测等。 10、运筹学

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安排生产,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或者,对于给定的任务,如何统筹安排,以便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都属运筹学的研究范畴,运筹学主要讲述利用定量化方法实现系统的最优化问题。 11、经济法

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它以现行的经济立法为依据,围绕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中的最常见的经济法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综合部门经济法、部门经济法、涉外经济法以及诉讼法等。

12、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职能管理中重要一环,这门课程就是针对企业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选拔和获取、保持和激励、控制和协调以及培训和开发等内容展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企业人力资源改日的相关业务,为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奠定“管人”的基础。 13、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是有关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改进的学科,它着重研究企业的生产转换过程,为管理者提供一种注重企业运作的系统方法。它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4、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来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和未来发展出发,来研究并解决有关问题,以求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15、工商管理专题讨论

本课程要以专题讨论的方式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方向为主,对企业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训练学生文献检索、信息查询、资料整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能力。

16、消费行为与市场研究

本课程主要介绍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情况,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类型,影响消费心理的基本因素,以及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心理活动的特征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及实用方法。 17、广告与企业形象

本课程主要介绍广告传播及其作用原理,公告策划基础,品牌广告定位,广告媒体策略,广告创意策略,广告预算,广告效果测定等内容,同时系统地介绍企业形象(CI)的有关理论,包括企业形象的基本概念,企业形象的导入,企业形象的管理,及企业形象的成功案例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