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来源:知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哈尔滨医药2007年第27卷第5期 ・ 37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 查 干 ,郑娜拉 ,陈 良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蒙医附属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300; 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药品终端消费的渠道8O%以上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也是体现在使用环节上。本文 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如购药、制剂、调剂、药品储存、专业人员、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章编码:1001—813l(2007)05—0037—01 [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50.45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药品终端消费的渠道8O%以上在各 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也是体现在 使用环节上。因此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应是一个较为完善 的体系、包括医疗机构的购药、制剂、药房管理、药品储存与 保养、专业技术人员、药品管理、规章制度等等。 l 购药 3药房管理 医疗机构是药品流通的终端环节,而药房更是百姓看病 用药的直接渠道。而基层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得不到重视. 缺乏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有:①从业人员7O%以上没有 《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从有药品生产、经营 许可证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严禁从其它渠道采 购药品一(中草药除外)。而且,必须建有真实、完整的药品 购进记录 我国医疗机构的药品进货渠道主要是通过医药 公司.较少为药厂。我国医药公司约1200家.药厂以达6000 经过系统的药学专业培训,缺乏使用药品的有关知识,并存 在着服务质量不到位的现象。②药房工作环境差,药品摆放 混乱、设备设施比较简陋。②管理意识淡薄,如药品验收、入 库、储存、养护、使用等无章可循。 4药品储存 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储存,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 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对储存的药品应根据 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做记录,发现问题暂停发货,及时处 余家。一般药房根据临床用药情况拟定用药计划,院长批 准.采购人员负责订货,医药公司负责送货。所采购药品入 库验收单由采购员填写,库房保管员核对药品,并办理入库 手续 验收记录包括:药名、规格、剂型、生产批号、生产日 期、效期、生产厂家、数量、价格、购货日期等。但对于基层医 疗机构来说,在人员少、手工操作的情况下,药品品种多,数 量大时工作量就相对大,也就比较容易出差错。所以只有加 理。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整的手续和 记录。但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很不重视,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 全有效。 5专业技术人员 医疗机构药剂科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应明确,并应配备 具有相应素质及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药品管理法》 规定:制剂室和检验室的负责人应具大专以上药学或相关专 业学历,应有实践经验,并不得相互兼任。审核和调配处方 强对所购药品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药品质量。 2基层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 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并须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 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方可配制.不 得在市场销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 定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它包括机构与人 员、房屋与设施、设备、物料、卫生、文件、配制、管理.质量管 理与自检,使用管理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包 括监管力度的不够。有的基层医疗机构自制制刺未经检验 就用于临床,自配制剂质量差等现象也较多。另外还存在着 工作人员少、药学技术人员少、设备陈旧、简单、管理粗放、无 检验室、岗位管理混乱等等。为了改变现状,我个人认为基 层医疗机构领导首先要重视制剂工作,要改变重医轻药的思 想观念,增加制剂室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制剂管理。 的药剂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在基 层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如 此,药师的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药师服务上,即仅限于认清 处方.保证质量,避免配伍禁忌等。而新医学模式下的药师 开始更多的参与病人的实际治疗过程,走出了药房深入到了 临床。 6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医疗机构都应有适合于本机构的 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可根据情况落实工作,实行问责制.定 期进行评比,给予相应的通报表扬或批评,充分的发挥工作 人员的积极性 可将基层医疗机构无章可循的药品管理变 成有章可循的管理。 收稿日期:2007—07—20 浅谈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李兰葵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章编码:1001—8131(2007)05—0037—02 [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71 临终关怀是指一种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全面 支持和照护。临终关怀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存时间为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38 ・ 哈尔滨医药2007年第27卷第5期 3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的,而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 下面就谈谈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1 努力减轻病人躯体上痛苦 对处于多重病苦折磨下的临终病人,转移原有的治疗目 标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医护人员应把医疗从“治愈病人”转 向安慰和关心照料病人,以增加临终病人的舒适和快乐,也 临终病人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 量安排单间,噪音尽可能减小到最小分贝。临终病人需要保 持与他人,尤其是亲人、朋友的联系。因此要允许病人呆在 就是说治疗以控制临终病人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为原 熟悉的环境里,同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及所爱之物在一起,尽 量给予家属及朋友陪伴,不必过多限制陪客率。在饮食及嗜 好方面也如此,应尽量按其要求给予满足,不应限制。 4对临终病人的家属也要做好关怀 则。例如对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他的躯体症状中最难忍受的 是疼痛,我们不应把多数时间用于放疗、手术、大剂量的化 疗,这种往往是不必要的浪费.且会增加病人痛苦,因此,医 护人员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病人解除疼痛造成的躯体痛苦。 应到相关的部门给病人办理麻醉使用卡,在不违反原则的情 况下,尽量给病人使用止痛药,控制疼痛症状,减轻其痛苦。 同时对于病人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便秘等,也要给予 及时控制,这样才能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快乐,帮助病人保持 人的尊严,维持残余人生。 2 充分理解病人心理。给予精神支持 众所周知,生、死离别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死亡对病人是 痛苦的结束,但将意味着家属悲哀的开始。因此,对临终病 人家属的关怀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在医护与家属之间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才能将患者病情逐渐让家属知道 并且理解,接受患者即将离去的事实,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 下,尽量提供方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使家属感到我们 医护人员也在为病人时时着想,这样,才能尽可有减轻家属 的悲哀。其次在病人去逝后要以严肃的态度,认真做好尸体 料理,以给死者家属莫大安慰。同时做好家属生理,心理健 康方面的指导,告之死者家属不要过多悲伤,以免伤身,健康 的活着对死者也是魂上的安慰。 临终病人因对生活的留恋和对亲人的依恋,使他们的情 绪变化无常,心情非常糟糕,必然承受着极大的精神痛苦。 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多接触、多交谈.对病 人微小的愿望加以重视,不要回避病人的目光,应做出有呼 尽管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它已经显示其 强大的生命力,它顺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适合 必应的姿态。同时应加强与病人家属联系,并以家属同心协 力对患者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告诉病人生、老、病、死是 自然界的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使之能理智、冷静地 对待和承受自己面临的死亡。总之医护人员始终均以理解 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新观念.符合传统医学 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广大医务界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理解 和支持,因此谈临终关怀的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收稿日期:2007—07—20 和鼓励的态度,坦诚地与病人交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技术方法・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及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姜旭栋,成 岗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血管病;低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章编码:1001—8131(2007)05—0038—02 ‘ [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54 脑血管疾病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 总称,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除脑出血外.由血栓引 起的脑梗塞占有较大比例。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以及全过程 的观察中,MRI起了较大的作用。由于常规 T、MRI检查 不能发现早期缺血灶的存在,虽可排除脑出血,但对早期脑 梗塞的治疗没有太大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了能及早的发现病 变,结合MR弥散加权成像,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弥散 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普 及,随着磁共振机软件及硬件的开发应用,DWI也成功的应 散梯度因子b值为100、500、900,扫描时间为10s,弥散梯度 编码加在x、Y、z三轴上,共可得到13幅DWI图像;并常规 横断:T1WI(TR 400ms,TE21ms),T2wI(TR 4000ms,TE 105ms)。 2结果 D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检测很敏感.且具有相对特异 性。它对水分子的微观无序运动很敏感,这种运动可以用表 用于低场强磁共振机。本文旨在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 成像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1材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2006年8月~2007年5月问。对68例被神 经内科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经 (CT检查排除脑出血.但未有明确显示其他病变患者年龄 观弥散系数(ADC)来表示,ADC值则可以通过DWl来测定 和捕获。水分子沿着磁场梯度方向运动,在原来磁场的基础 上进行横向磁化后,所有质子重聚发生相位位移,这种相位 位移与影像的信号衰减有直接的相关性。缺血区ADC较正 常脑区降低50或更多.它们在DWI上呈亮区(即高强度信 号)。有研究证实,早在缺血发生后10rain就会出现ADC改 变。 2.1 超急性期:35例超急性期卒中患者中,CT扫描均未检 46~86岁,平均年龄64岁;男41例,女27例.起病时问2h ~测出确切病灶,DWI扫描24例出现单发异常高信号.且能解 释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证实为超急性期脑梗死。6 例DWI图像表现为多发片状高信号。5例患者在DWI图像 上无阳性所见,这5例患者经过数周或1个月后MRI常规 3天: MR检查:GE Signa 0 2T开放式永磁磁共振机,正交头 部线圈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PI)矩阵:128 x 112,视野:30× 3O.层厚:8ram、l0mm,层距:lmm.TR:220ms TE:120ms.弥 检查及DWI检杳随诊仍无卒中的证据?经临床诊断为短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