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冻面积大。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极地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大风,夏季较干燥。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
(1)冬季,亚速海西北部海区常掀起汹涛巨浪,分析其产生原因。 (2)分析图中狭长沙嘴的形成过程。 (3)推测沙嘴对锡瓦什湾的不利影响。 (4)分析亚速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那河主要由巴拉圭河、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伊瓜苏河等河流组成。其发源于巴西高原,上游石滩多;干流流向自北向南,中游比降大;下游河滩开阔,多沼泽、湿地;在拉普拉塔河口注入大西洋、河口由于地面沉陷,未形成大面积三角洲。流域沿岸植被茂盛,自然风景旖旎,支流伊瓜苏河上有世界最宽阔的伊瓜苏大瀑布群,离其不远的干流上有世界水量最大的瓜伊拉瀑布群。20 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两大瀑布群的附近,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然而,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了。但有些水库建设专家却说,瓜伊拉瀑布群不是消失而是“重生”了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城示意。
精编地理
(1)图中甲乙两地只有一处是伊泰普水电站,判断应该是________地,简述判断理由。 (2)说出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及“重生”的含义。 (3)分析巴拉那河丙河段的湿地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4)说明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近年来,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1)大兴安岭是东部季风区与________(填自然区)界线,山脉以东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________;甲地的湿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
(2)乙、丙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源分布状况看,鞍山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该工业部门与长春市汽车工业的生产协作属于________联系。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是沟槽和垄脊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主要分布于干旱区,风和流水是塑造雅丹地貌的主导力量。鸭湖位于青海西北部,原为一片古湖,后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古湖萎缩,现今湖水微成,湖中有近千个水上雅丹单体,它们与周边陆地上分布的雅丹,从形态到分布特征一致,然而美丽的水上雅丹地貌却潜藏着衰亡的危机。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地理开天辟地,领取更多地理资料。该地区主要为沉积岩,地层中舍有盐层。近年来当地为开发东、西台吉尔乃湖的盐业资源,在鸭湖附近修筑了两道水坝。
精编地理
(1)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鸭湖部分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的原因。 (3)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水上雅丹潜藏的衰亡危机。 (4)分析修筑堤坝对鸭湖水上雅丹地貌产生的影响。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精编地理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联酋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该国积极开发太阳能资源。2018年,由中国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总承包的太阳能电站项目落户阿联酋最大城市迪拜。该电站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的太阳能电站。下图示意阿联酋及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
(1)简析阿联酋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与阿联酋其他地区相比,分析阿联酋在迪拜郊区建太阳能电站的有利条件。 (3)分析阿联西开发太阳能资源对本国能源发展的有利影响。 (4)简述阿联酋太阳能电站项目选择中国企业总承包的益处。
精编地理
答案解析部分
一、综合题
1.【答案】 (1)冬季盛行偏北风;东北部海域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与偏北风风向一致;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强冷空气还沿山口、隘道、河谷急速下泻,狭管效应,形成强风;海水浅易起浪
(2)克里木半岛河流不断携泥沙入海沉积;常年存在的海流将泥沙搬运到西瓦什湾东部;锡瓦什湾海底平、海水浅,海流挟带泥沙易沉积;堆积的泥沙不断随海流迁移,冬季的偏北风与海流方向大体一致,起到推动作用,慢慢形成狭长的沙嘴。
(3)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海水减少,水位下降;湾底淤泥增厚,不利于船舶停泊和航行;湾内自净能力变弱,污染更加严重;冬季风强劲寒冷,水体降温快,结冰期延长。 (4)多条河流入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海水浅,混合状态极佳;海水温暖
【解析】【分析】(1)海上巨浪往往由强风引起。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形、地表性质等。亚速海是一个陆间海,西面有克里米亚半岛,北面为乌克兰,东面为俄罗斯。因此该地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大风;亚速海与黑海相连,寒冷的北部与南部的温暖海域形成较大气压差;强冷空气还沿某些山口、隘道急速下泻,形成狭管效应。
(2)亚速海沿岸众多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亚速海;常年存在的呈逆时针海流将泥沙搬运到锡瓦什湾东部;锡瓦什湾岛屿众多,海底地形平坦,海水浅,海流运动速度减缓;海流携带泥沙易沉积形成狭长沙嘴。 (3)沙嘴对锡瓦什湾的不利影响主要有:沙嘴阻隔湾内外的水体交换,导致湾内水体减少;湾内海水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增多,不利于航运和船舶停泊;海水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加重;水体减少,海水易结冰,结冰期延长。
(4)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主要从当地充足的饵料以及适于鱼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考虑。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底地形平坦,利于泥沙大量沉积;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有多条河流注入,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类饵料充足;锡瓦什湾岛屿众多,生物容量大盐度低,适合多种鱼类生存,所以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故答案为:(1)冬季盛行偏北风;东北部海域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与偏北风风向一致;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强冷空气还沿山口、隘道、河谷急速下泻,狭管效应,形成强风;海水浅易起浪。
(2)克里木半岛河流不断携泥沙入海沉积;常年存在的海流将泥沙搬运到旬锡瓦什湾东部;锡瓦什湾海底平、海水浅,海流挟带泥沙易沉积;堆积的泥沙不断随海流迁移,冬季的偏北风与海流方向大体一致,起到推动作用,慢慢形成狭长的沙嘴。
(3)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海水减少,水位下降;湾底淤泥增厚,不利于船舶停泊和航行;湾内自净能力变弱,污染更加严重;冬季风强劲寒冷,水体降温快,结冰期延长。 (4)多条河流入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海水浅,混合状态极佳;海水温暖。
【点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寒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处,海底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利于藻类生长;河流入海口,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精编地理
2.【答案】 (1)甲地理由: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其修建可能会使瀑布群消失;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
(2)消失原因:下游电站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 重生含义: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
(3)①增加枯水期径流量;②降低流速;③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 ;④减少含沙量
(4)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河口地带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伊泰普水电站有巴西和巴拉圭共建,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蓄水 会淹没部分瀑布,带来瀑布群的消失;水电站的选址考虑流量,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 (2)瀑布是因为河流落差大形成,下游电站蓄水后,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这是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水电站建成后,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这是“重生”的含义。
(3)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等,湿地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故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有增加枯水期径流量;降低流速;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含沙量等。 (4)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泥沙含量大和地势平坦是三角洲形成的条件,巴拉那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同时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以及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巴拉那河入海口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形成三角洲的条件,故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 【点评】流域开发的基本思路 (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
(2)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河段主要发展内河航运、灌溉、养殖等。 (3)河流的不同河段、流域治理保护的侧重点不同
上游一般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中下游以防洪为主;下游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
(4)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治理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 修建分洪、蓄洪区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治理目的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防洪和航运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
精编地理
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3.【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林地;沼泽
(2)防治荒漠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3)钢铁工业;投入—产出
(4)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分析】(1)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为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该线以东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平原、盆地以耕地为主,山地以林地为主。甲地为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气温低,地下有永冻层;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上凌汛的影响,使该地沼泽广布。(2)乙地生态功能区主要为草地,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沙化;丙地生态功能区主要为林地,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3)鞍山铁矿资源丰富,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厂的产出是汽车厂的投入,它们之间的生产协作是“投入——产出”联系。(4)长春市部分汽车零部件向周边地区转移,从经济角度来看,周边地区零部件企业数目增多,提高了区域工业化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从社会角度来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
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例如: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4.【答案】 (1)古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域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
(2)由于气候转暖变湿,径流增多,河水汇入鸭湖;人工修筑堤坝阻挡河水注入东西台吉尔乃湖,致使更多径流流入鸭湖,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3)该地区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雅丹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岩石易变软,加上水浪冲刷,将底部掏空,导致重力坍塌。雅丹地层夹有盐层,湖水易溶蚀。 该地常年受风力等侵蚀作用,导致雅丹裂隙扩大,直至消亡。
(4)改变了湖泊分布格局,水位和水量,鸭湖面积扩大,重新塑造了水上雅丹地貌,同时部分雅丹因受流水作用而破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的形成一般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要从材料所给信息进行推导。材料指出“雅丹是沟槽和垄脊相间排
精编地理
列的地貌形态,主要分布于干旱区,”“原为一片古湖,”“该地区主要为沉积岩”据此可以推测,古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域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后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古湖萎缩,”由于青藏“风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和流水是塑造雅丹地貌的主导力量”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
(2)本题考查地貌变化的原因。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主要是因为鸭湖的湖水变多,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据图可以看出:由于气候转暖变湿,径流增多,更多的河水汇入鸭湖;人工修筑堤坝阻挡河水注入东西台吉尔乃湖,致使更多径流流入鸭湖,使得鸭湖面积变大,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3)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该地主要以风化和侵蚀作用为主。风化作用: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雅丹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岩石易变软,加上水浪冲刷,将底部掏空,导致重力坍塌。“地层中含有盐层”,雅丹地层夹有盐层,湖水易溶蚀。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常年受风力等侵蚀作用,导致雅丹裂隙扩大,直至消亡。 (4)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图中显示,修筑堤坝改变了湖泊原来的分布格局,水位和水量,使得鸭湖面积扩大,重新塑造了水上雅丹地貌,同时部分雅丹地貌因受流水作用而破坏。
故答案为:(1)古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域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
(2)由于气候转暖变湿,径流增多,河水汇入鸭湖;人工修筑堤坝阻挡河水注入东西台吉尔乃湖,致使更多径流流入鸭湖,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3)该地区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雅丹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岩石易变软,加上水浪冲刷,将底部掏空,导致重力坍塌。雅丹地层夹有盐层,湖水易溶蚀。 该地常年受风力等侵蚀作用,导致雅丹裂隙扩大,直至消亡。
(4)改变了湖泊分布格局,水位和水量,鸭湖面积扩大,重新塑造了水上雅丹地貌,同时部分雅丹因受流水作用而破坏。
【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5.【答案】 (1)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大,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科技支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精编地理
【解析】【分析】解:(1)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原因,主要从人口流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1985年后我国的人口向南方流动,南方市场需求增加。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粮食种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南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土地占用多,导致粮食市场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国家实施生态退耕政策、南方水土流失、湿润地区石漠化、南方酸雨、大型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使南方粮食供应不足,导致了我国“北粮南运”的出现。(2)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变化(北移)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粮食生产的重心转移到北方对北方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粮食重心北移必然会扩大北方地区的耕地而导致破坏植被、加剧北方干旱、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等。(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南方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保护耕地、减轻灾害、做好粮食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保护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答案】 (1)阿联酋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纬度较低,正午太阳 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2)靠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电力消费市场广阔;布局在城市郊区,输电距离近;城市周 边基础设施较完善;靠近海港,便于运输太阳能电站建设所需的物资;地表平坦开阔,可用于建设太阳能 电站的荒地面积广,地价低
(3)阿联酋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条件好,开发太阳能使能源供应更充足;改变单一以油气资源为主 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油气为非可再生资源,太阳能为可再生资源,长远来看利于保障阿 联酋国家能源安全;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中国企业有人才、技术优势,设计水平高;中国企业资金充足,太阳能相关产业链完整,零部件 采购方便,缩短建设工期;中国企业太阳能电站施工经验丰富,可保证工程的质量;工程总承包可节约投 资成本;中阿两国关系友好,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阿联酋被北回归线穿过,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境内沙漠面积广,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故太阳能资源丰富。
(2)由材料可知,迪拜是阿联酋最大的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电力的需求大。选择布局在城市郊区,首先输电距离近,其次靠近城市的郊区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由图可知,迪拜为沿海城市,拥有海港,便于将太阳能电站建设所需的物资运往迪拜郊区。迪拜周边多沙漠,可用于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荒地面积广,且地形平坦开阔,地价低。
(3)由小题(1)分析可知,阿联酋太阳能资源丰富;由小题(2)分析可知,阿联酋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好;太阳能的开发使得该国能源供应更加充足。从能源结构来看,太阳能的开发,改变了该国以油气资源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从能源安全角度分析,该国传统的油气资源属于不可
精编地理
再生资源,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太阳能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从技术角度考虑,中国企业在太阳能电站建设方面处在世界前列,储备有大量高素质人才和先进技术,对太阳能电站的设计水平高。从建设工期考虑,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相比,资金充足,且我国太阳能产业链完整,零部件采购方便,可大大缩短太阳能电站建设工期。从工程质量考虑,中国企业建设太阳能电站的经验丰富,工程质量有保障。从成本角度出发,实行总承包可大大节约投资成本。从国际关系看,中阿两国关系友好,工程实施有保障。
【点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