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万有引力和航天

来源:知库网
专题05 万有引力和航天

一、选择题

1.【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解析】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CD错误,B正确。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考查了物理学史

【方法技巧】平时学习应该注意积累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知道前辈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对于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着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2016·北京卷】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 【答案】B

方向不同,D错误。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Mmv2m2r 【方法技巧】在万有引力这一块,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掌握公式G2mrr4π2rm2ma,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明确过程中的向心力,然后弄清楚各个物理量表示的含义,最后选择T合适的公式分析解题,另外这一块的计算量非常大的,所以需要细心计算。

3.【2016·四川卷】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

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答案】D

考点:同步卫星;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同步卫星的特点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要知道同步卫星与地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这里放到赤道上的物体和卫星两者受力情况是不同的,要区别对待,不能混淆.

4.【2016·天津卷】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生“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

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

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

现对接 【答案】C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变轨问题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卫星的变轨问题;关键是知道卫星在原轨道上加速时,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而做离心运动,卫星将进入较高轨道;同理如果卫星速度减小,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而进

入较低轨道。

5.【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

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 B.4h C.8h D.16h 【答案】B

【解析】设地球的半径为R,周期T=24h,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时,三颗同步卫星的位置如图所示,

(2R)3r3所以此时同步卫星的半径r1=2R,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2k,可得T1T4h,故A、C、3(6.6R)TD错误,B正确。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同步卫星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同步卫星。重点是掌握同步卫星的特点, 知道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地球自转周期最小时,三个同步卫星的位置。6.【2016·海南卷】通过观测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

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答案】AD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理论,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7.【2016·江苏卷】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Ek、S分别表示

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A.TA>TB

B.EkA>EkB

C.SA=SB

33RARBD.22

TATB【答案】AD

Mm4π2Mmv2【解析】根据G2m2r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TA>TB,故A正确;由G2mrrrT知,vGM,所以vB>vA,又因为质量相等,所以EkB>EkA,故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同r一行星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C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D正确.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考查天体运动

【方法技巧】重点是要掌握天体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选项C容易错选,原因是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面积定律中有相等时间内行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针对某一行星的,而不是两个行星。 二、非选择题

8.【2016·上海卷】两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之比为27:1,则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轨道半

径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27;9:1

【学优高考网考点定位】圆周运动关系、万有引力定律 【方法技巧】先通过圆周运动关系2π分析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关系,再通过万有引力关系TGMm2,计算轨道半径关系。 mr2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