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选择毕业实习方式的动机分析

来源:知库网
114管理教育MANAGEMENT

大学生选择毕业实习方式的动机分析

□吴明革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当代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选择某种实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动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选择实习方式的动机研究旨在探索大学毕业生实习行为的原因,即寻求对实习方式选择行为的解释,以使学校和指导老师更深刻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实习行为,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地进行毕业实习工作的安排。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方式;动机

一、大学生毕业实习方式的界定1.集中实习

实习生由学校集中统一安排,表现在学校统一把学生送达实习地或实习单位,并派相关指导老师,实习结束后统一接回学校,经费由学校统一安排。组织集中实习的教学单位,将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分组,并根据实习准备阶段的安排,派指导教师前往各实习点进行指导。

2.分散实习管理和行业组织管理不健全以及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和具有权威的服务标准体系,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也很难快速提高。

2.2制约辽宁省省体育健身行业发展的因素

2.2.1我国现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着我省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

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错误地把群众体育看成是单纯的公益事业,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包办,拒斥市场和经营,走了一条与国情国力不相符合的发展道路。在2002年7月22日,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尽管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投资健身服务行业,但是到目前为止,辽宁省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没有作出适当的调整,全民健身计划的运作方式单一,机制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2.2.2各级管理部门没有处理好政府管理“有形的手”和市场竞争“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使体育健身行业处于任之的状态

自2001年5月起,国家有关部门对健身娱乐行业(包括健身中心、射击、狩猎、跑马、游戏、高尔夫球、保龄球、台球、攀岩、滑冰、卡丁车)一律按照20%征收营业税(原来是按照5%~20%浮动征收)。过

高的税收(除要缴纳20%营业税之外,这些

分散实习一般由实习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在取得教学单位实习指导组的批准后自行寻找单位进行实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在其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定期与实习生和其在的实习单位联系,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经费在实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给予补偿。但是,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习前准备和返校总结工作,并在实习过程中采取2.2.3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我辽宁省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

对于辽宁省西北部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健身服务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收入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致使健身服务行业没有市场。与西北部不发达地区不同的是,辽宁省大连、沈阳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制约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由于体育健身项目和产品结构单一、种类太少,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造成市场交易不活跃的状态。

2.2.4没有统一的认证体系和管理标准是制约辽宁省省体育健身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体育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是以体育健身企业数量扩张为典型特征的,如大连地区的浩沙(韦德伍斯)健身会所,由2002年的一家,发展到2008年的10家,大批健身会所如雨后春笋。这些健身会所虽然在启动和搞活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没有统一的认证体系和行业管理标准,会所内部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低、经营内容单一、经营场所简陋、服务标准缺乏、服务营销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使得大量健身会所刚开业就关门。

3.结论与建议

分片巡回的方法进行指导工作。

不管是哪种实习方式,其目的都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热情,推动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毕业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改变政府既为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实现为体育健身行业公正执法的裁判员的单一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注重企业的自身调节。

3.2成立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力

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使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3.3提出合理的单元素——企业个体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出合理的会员管理制度,吸引更多的国民参加,最终推行到全民参与,加快全民健身的进程

3.4充分考虑到地区贫富和气候的差异,以及体育健身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人民体

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柳伯力.体育产业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3]胡小明.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4]李建国.社会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曲宗湖.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6]赵定涛.公共事业管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本文为200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

经营单位还要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以及教育、城建等各项费用)使得这些项目的经营者不堪重负,无力支撑。如:一些城市的保龄球馆纷纷倒闭。一些投资者也望而却步,转向其他的投资领域。

管理观察·2008.08

3.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适当放宽公益性公共事业进入市场的条件,对一些大众普及和急需的公益性公共事业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

加快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上的进程,

作者简介:

王洪(1960—),女(回族),辽宁大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健美操理论与训练的研究。

孙朋(1981—),男,山东青岛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健美操教育与训练。

社会和适应社会的最好途径,为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毕业生实习的需要

对大学生毕业实习需要可以看成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如果不进行实习这个环节就会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实习的状态。这正如伯考威茨(L.Berkowitz)说的那样:“自从驱力一词最初由伍德沃斯于1918年引入心理学,驱力一直是指促动个体采取行动的内部刺激,这种刺激源于个体的被剥夺的特定感和与被剥夺状态相伴随的机体内某些物质的过剩或匮乏。不管受剥夺的特定性质如何,机体会产生外表的兴奋,如在饥饿时会伴随胃的收缩,由此会推动个体采取行动,直至找到能满足机体内在需要的满足物,剥夺状态才会消除。”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尤其是在准备毕业和进入社会前会产生如何适应社会、胜任未来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强烈的需要,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实习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得以满足就必须对以什么样实习方式首先做出一个准确有利的选择,这种需要一经唤醒,可以促使大学生为消除匮乏感和不平衡状态采取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具有对具体行为的定向作用。在这种需要和行为之间还存在着动机、驱动力、诱因等中间变量。比如,当面临毕业实习的时候,大学生就会为寻找实习的最佳效果而开展各种活动,但面对实习单位、实习地、实习内容等到众多选择,到底以何种实习方式来得到最佳的满足,则不完全由实习需要本身所决定的,这里还有来自本人自身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因素和未来期盼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里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对实习方式做出准确的抉择。

三、大学生选择毕业实习方式的动机1.追求实效的动机

它是指大学生以追求这种实习方式的使用价值为主导倾向的实习动机。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实习方式时,特别重视实习的实际效果。基于这种动机的大学生在选择实习方式时常表现出的是实用主义,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表现为生活简朴、重内在成长和有较强的责任感等。在调查中发现:从大学生性别角度看,男生倾向于分散实习,而女生倾向于

集中实习;从家庭背景角度看,家庭条件

好的大学生认为分散实习比集中实习效果好,而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生偏重于集中实习方式。

2.追求自由的动机

它是指大学生以追求这种实习方式能够使他在实习期间有一个比较广阔的自由空间为主导倾向的实习动机。在这种追求自由动机支配下,大学生对哪种实习方式更能够使他们获得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特别重视,对在实习过程中是否有报酬以及报酬多少,对实习效果是不是最佳并不太挑剔,他们特别关心在这种实习方式下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完成实习任务。基于这种动机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表现为极度个人主义的色彩较浓、求新求变、情绪化冲动和重情绪体验。从调查情况看,基于这类动机的大学生大多属于家庭背景和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在性别上男性大学生居多,而且大多数家庭住在城市和近郊,他们认为分散实习方式更能满足这种要求,在长期安排和指导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中发现,他们选择的实习方式绝大多数是分散实习,而家庭条件差的大学毕业实习生则选择集中实习方式比较多。

3.追求时尚的动机

它是指大学生以追求实习过程的时尚、新颖、奇特为主导倾向的实习动机。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大学生选择实习方式时,特别注意实习过程中的单位是不是朝阳产业,这个单位和企业是不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实习的这个城市或地区是不是在这个区域里处于优势,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否处于快速发展的特征。相对而言,发展处于保守、落后的地区,属于夕阳产业,观念传统的单位和企业将成为大学毕业实习生次要的考虑因素。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收入水平比较高、长期生活在比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的大学生中,求时尚的动机比较常见,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并从中进行分类也发现,大学毕业实习生以选择分散实习方式占绝对多数,在分析中提出,这主要原因是分散实习更能最大限度地让他们追求时尚动机得以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男生比女生占的比重大,这种动机类型的大多数大学生,其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表现出雄心勃勃、好炫耀、重地位和身份、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强。因此,他们选择实习方式时更倾向于分散实习而不是集中实习。在他们看来,集中实习方式不能满足他们追求时尚、模仿、流行的需要。

4.追求便利的动机

它是指大学毕业生以追求在实习过程中的省时、便利为主导倾向的动机。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大学毕业实习生对实习的时间、实习效率特别重视,尤其是对哪种实习方式更能给他们节约时间、费用和提MANAGEMENT管理教育

115高效率。调查中发现,他们关心的是哪种方式比较快的实习的经验,比较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在高效率的状态下完成实习任务。同时也看出,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大学生并不太多关心实习过程本身与自身未来发展是否相关。

以上对当代大学毕业实习生在选择实习方式时呈现的一些主要动机作了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动机决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错、相互制约的。在有些情况下,一种动机居支配地位,其他动机起辅助作用,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另外的动机起主导作用,或几种动机共同作用。因此,在研究大学生毕业实习方式的选择时,对其切忌作静态和简单分析。

四、结论

总之,以上的分析是从大学生的内部因素来考虑的,事实上大学生在选择实习方式时除了受到内因制约之外,还受到外在诱因的影响与制约。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实习方式时,尽管倾向于某一动机,而这种动机的指向是某一种实习方式,但并非最终选择这种实习方式,比如某大学生基于某一动机选择的实习方式是分散实习,但最终选择的实习方式却是集中实习,究其原因是外在的诱因引起的,比如通过自己努力很难找到实习单位。这是由于当前外部环境呈现一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现状,因此,大学生在寻找实习单位时处于比较艰难的困境。究其原因,寻找实习单位难是发生在整个社会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并且,从1999年扩大招生后,大量大学生已经陆续进入了就业期。在此背景下,大家纷纷选择实习来做就业缓冲。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找实习单位时,女生比男生要难找;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落后地区要容易一些;传统的医学类、师范类专业的实习问题比较好解决;会计类等专业就很难解决。如此等等,可以看出是外在的诱因导致的。但是,在分析中也不难发现,大学生实习难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比如:一些大学生实习时态度比较孤傲,工作态度不佳,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效率,也使得单位不再相信实习生,断了后来者的实习路;很多实习生连待人接物都不懂,业务上又有很多事情要教,结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忠诚度也是实习生的问题;实习生的索取欲望太强,心态不正确,从来不去想

我可以为企业做什么,就会想企业要给我

什么;以及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等等。这些内部动因和外在诱因说明,学校在大学生选择实习方式前,一定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外部实习环境和学生内在要求是否统一,最重要的是必须对

管理观察·2008.08

116管理教育MANAGEMENT

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

□杨胜勇曹秀芬赵刚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辅导员工作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其广泛应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新对策进行探索,举例说明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方法。关键词:网络技术;辅导员;机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已广泛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大学生中掀起了网络热,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2.1亿人,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34.8%,其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

[1]

28.8%。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辅导员工作要保持先导性和针对性,就必须科学地分析时代特征,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宏观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新思路与新对策。

一、网络技术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中的覆盖率不断提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2008年四月份发布的最新互联网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95%是网[1]

民。从上网的年限看,大部分大学生网民的网龄在1-2年(占56.9%)。90%以上的同学懂得运用聊天室等网络空间聊天,85%以上的同学懂得收发电子邮件,60%以上的同学懂得在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文件、电影、程序等,40%的人懂得在网上查询各种自己需

[2]

要的资料。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电脑普及情况做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电脑的普及率达35%,个别专业普及率高达85%,基本保证了每个宿舍至少有两台电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大学生中拥有自己的QQ号,email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左右,这样也为学生工作者通过网络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二)网络技术引入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师和挚友,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积极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对策,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信息时代辅导员工作环境的最大变革就是虚拟化和扩大化,转变以往旧的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大学生管理,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外的许多高校早已实行了这一先进的管理方式,国内的不少高校也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大学生管理的现代化已势在必行。

二、网络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利用网络资源,便于辅导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状况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双向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方式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面对语言交流。目前大部分高校一个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350余名同学,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辅导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熟悉每一位同学的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为学生服务都是通过学生干部进行的,因此就产生了有些同学一学期甚至几个学期也没有和辅导员老师面对面谈心交流的现象,致使辅导员和大多数学生之间沟通不畅,降低了学生工作的质量[3]。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不同、角色不同,就容易产生“代沟”,使很多同学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意愿无保留地和老师进行交流,随着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样的状况会越来越明显。

将网络技术引入大学生管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使用QQ、MSN等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流,同学们在老师面前难以敞开心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只要有需要,学生都能够通过预约辅导员解决许多的难题,实现了辅导员对学生的直接服务,有利于辅导员老师全面、及时的掌握学生状况。

(二)网络实现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传统辅导员工作方式是金字塔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而在网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完全平等的,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见字不见人。一些性格孤僻内向、参加校园公共活动较少、或因种种原因心态失衡的大学生,往往会依靠网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为学生释疑解惑。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学生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人际心理距离缩到最短,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4]。网络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促进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联动和沟通,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5]。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思

大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心理和业务培训,使其在选择实习方式时达到比较满意状态,

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顺利进

行和学生的实习课程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BerkowitzL.SocialMotivation.In:LindszeyGandAronsonEed.TheHandBookofSocialPsychology.Reading.Mass:Addison-Wesley,1969.81-178

[2]奚春荣等,《试论集中教育实习与分散教育实习之效果的优劣》,长春师院学报,长春,1996(2)

[3]王立新等著,《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8月

[4]黄希庭等著,《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8年2月

[5]薜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7年2月

[6]蒋建荣、詹启生主编,《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05年9月

[7]侯良木著,《大学生成才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88年8月

作者简介:

吴明革(1968—),男,仫佬族,广西忻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国际企业管理、区域经济研究。

管理观察·2008.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