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学生工作页
项 目 任 务 书
一、项目描述
二、材料清单
项目 3.2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 班级: 提出维生素C颗粒剂如何制备 问题 1. 能对制粒所用辅料能初步进行筛选与取舍 2. 能按生产指令进行制粒操作 任务 3. 能进行制粒设备的清洁与维护 分析 4. 能对制粒过程中出现不合格颗粒进行判断并能找出原因同时提出解决方法 1. 颗粒制剂: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相关粒状制剂;粉末状或细粒状称细粒剂。颗粒剂系口服剂型,既可吞服,知识又可分散于水中服用。 及资2.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料 粒→分级或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3. 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各种材料清单 研钵 药筛(100目) 维生素C 糊精 糖粉 酒石酸 50%(体积分数)乙醇 数量 1 1 备注 1.5g 15.0g 13.5g 0.15g 适量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任务分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明确
(1)VC颗粒的生产的操作规程和步骤及其稳定性 (2)药剂生产中处方筛选的方法
(3)各仪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要求及使用。 (二)任务实施要求
1. 查找资料,了解VC的药理作用,VC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并在课业报告中加以描述。
1
药物制剂及其分析技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学生工作页
2. 设计药剂处方,其内容包括:确定VC的浓度;选择附加剂,并确定比例和附加剂的使用量。药剂处方和处方说明为课业报告内容。 3. 思考并设计配制方法,并预先考虑应该注意的事项。
4. 在药物制剂技术实验室完成药剂的配制。在课业报告中详细描述配制过程。 5. 选择包装容器,并设计药品标签。
6. 将颗粒剂包装,并贴上自己手工绘制的药品标签。
7. 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代表将本组的工作情况向其他小组同学介绍。 8、本小组同学集体给本组工作评分,并给其他小组评分。 (三)具体项目任务实施
任务一:详述维生素C性质特点以及药理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 熔点:190 - 192℃ 沸点:(无)
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化学性质: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2u CAS号:50-81-7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组成:维生素C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检验维生素C
C6H8O6+2I=C6H6O6+2HI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 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 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 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 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 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 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药物作用 :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通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渊源。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到坏血病的人。他描述当时士兵牙床溃烂、牙齿脱落。。。;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因此患上坏血病,人们开始发现这是由于海上旅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又叫
2
药物制剂及其分析技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学生工作页
做抗坏血酸。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6.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畅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
8.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琉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9.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次过程需要VC的参与。
3
药物制剂及其分析技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学生工作页
任务二:组内讨论,制订维生素C颗粒制剂实验处方。 [处方] 维生素C 1.5g 糊精 15.0g 乳糖 13.5g 酒石酸 0.15g
50%(体积分数)乙醇 适量 共制成15包 制法
将维生素C、糊精、糖粉分别过100目筛,按等体积递增配研法将维生素C与辅料混匀,再将酒石酸溶于50%(体积分数)乙醇中,一次加入上述混合物中,混匀,至软材,过16目尼龙筛制粒,60℃以下干燥,整粒后用塑料袋包装,每袋2g,含维生素C100mg。
任务三:.按处方要求任务实施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HOHOHOOOOHHOHOHOOOO-+CaCO3Ca2+2
技术路线为:发酵液→超滤或絮凝→浓缩→结晶→分离→干燥→2-酮基-L-古龙酸钠→酯化→内酯化→过滤→L-抗坏血酸→酸化→过滤→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维生素C(L-抗坏血酸)。
四、课后任务
1.制备维生素C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维生素C用量较小,故混合时应采用等体积递增配研法,以保证混合均匀。 (2)维生素C易氧化分解变色,制粒时间应尽量缩短,并用稀乙醇作润湿剂制粒,较低温度下干燥,并应避免与金属器皿接触,加入酒石酸(或用枸橼酸代替)作为金属离子螯合剂。
2.试写出颗粒的制备主要设备名称并能指出其位置
4
药物制剂及其分析技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颗粒剂的制备与分析——学生工作页
3.试写出颗粒制备工艺流程及中间工艺控制点
粉碎 → 过筛 → 混合 → 制软材 → 制粒 → 干燥 → 整粒 → 分级 → 分剂量 → 包装
制备工艺流程 处方拟定—原、辅料的处理—制颗粒一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五、自我评价 成员合作: 好 一 般 较差(理由): 整体方案设全 计 熟不太熟 操作方法 胜不太熟 任务 不太熟 面 练 任 不全面 不太熟 不胜任 资料查熟练 找 处方制熟练 任务完订 成情况 工艺流熟练 程 其他(包括对学习过程、老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意见,对同组同学评价等各方面):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