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标准体系,以确保化工厂信息数据与 GIS的无缝连接。如元数据标准、功能与接口标准、数据集 与数据格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系统集成、工程与安全标准 以及数据分类与编码体系标准等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标准 体系。 对数据库做如下设计:①行政区划数据库,图形信息:各 事故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 义。 参考文献 [1]徐志胜,冯凯,白国强,等.关于城市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 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oo4,14(1):3—6. [2]冯宝红。高俊强,余学祥.基于GPS/G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的研 行政村的位置及分布,属性:村委会名称、负责人、电话、面 积、人口等;②道路网络数据库,图形信息:小城镇道路网络 的分布,属性:路段名称、宽度、长度、建造时间、最高通车速 度等;③消防中队数据库,图形信息:各个消防力量的位置, 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OO6,28(6):43—46. [3]吴超,吴宗之.公共安全知识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4]王丽,李耀庄.基于GIS的城市危险源管理以及应急救援技术的 属性:消防中队名称、负责人、电话、灭火队员人数、指挥员人 数、后勤人员数、各种类型消防车辆数,消防装备情况等;④ 易燃、易爆贮罐区数据库,属性:数量、危险源分级等;⑤有毒 物质数据库,属性:数量、危险源分级等;⑥压力容器数据库, 属性:数量、危险源分级等;⑦医疗机构数据库,图形信息:医 疗单位的位置分布,属性:机构名称、负责人、电话、医生人 数、救护车辆、血量等;⑧环境机构数据库,图形信息:机构的 位置分布,属性:机构名称、负责人、电话等。 4.3主要功能 (1)信息数据输入、存储、管理。输入、存储、管理&reGIS 支持的各种图形、图像数据文件。如ArcView SHP文件, ArcInfo Coverage文件、ArcInfo Grid文件、CAD文件等。结合 SQL输入、存储并管理各种以表格形式存在的属性数据等。 以多种方式录入的化工厂有害物质数据,以有效的数据 组织形式进行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进行快速查询检索, 以多种方式输出决策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这使得GIS在对 空间数据管理上的应用日趋活跃。 (2)查询功能。危险源空间数据用Super Map控件将其 显示在地图窗口中,并与SuperGridVie ̄,"控件建立联系,将其 相关属性显示在属性窗口中,利用GIS的查询功能,实现了 由空间数据到属性数据和由属性数据到空问数据的查询,用 户可以在菜单中选择某一类型的危险源,通过点击特定的危 险源,SuperGfidView将会显示其相关属性信息。 (3)统计功能。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叠 加分析,可以实现对死亡区、重伤区以及轻伤区人口财产的 统计,有利于决策者加强各重大危险源的宏观调控,进行死 亡区和重伤区的人口搬迁或重大危险源搬迁工作,从而有效 减少灾害事故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5结语 公共安全危险源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高危险性生产 场所,城市中含有隐患因素的高层建筑物等公共设施也应在 公共安全危险源管理范围之内。通过城市公共安全危险源 的表述,可明确城市危险源的监控范围,为安全管理工作提 供了科学指导。 GIS既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也是一种安全综合管理的 技术平台。GIS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区域的整体监控工作提 供了科学依据。通过GIS在化工厂危险源和隐患控制中实 际应用的研究,确立了GIS在城市公共安全危险源管理中的 重要地位。GIS的应用能有效地防止特、重大事故发生,将 应用研究[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O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o5.5:202—207. [5]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2001. [6]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曹修定,阮俊,郑宝锋,等.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 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3):112—115. 作者简介李亚威,男,1984年生,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9—10—14) 夏季注意防暑防湿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 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旺盛起来,并 且活跃于肌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 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夏 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温邪;同时,又 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体 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署邪侵入人体,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 必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阳气外越 的症状,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导致死亡。因此,夏季防 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 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 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气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 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 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 道黏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 不仅如此,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 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 穿着反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 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 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 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 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摘自<冶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