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人对住在森林花园里的一对老夫妇羡慕不已,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和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花香。当这对老夫妇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惊异。他们认为自己的住所并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如卞之琳在他的《断章》一诗中写到的一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现在,每到“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出现了“城市人涌向郊外,乡下人扑入城市”的有趣现象。熟悉的地方究竟有没有风景?风景的含义困难是多义的。请以“熟悉的地方有(或‘没有’)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例文(1)]风景,就在熟悉的地方!高三学生 韩光皓也许,你每天要在同一时间起床,同一时间出门,坐同一路公共汽车,到同一个地方去,推开同一扇门,坐在同一个座位上,然后完成同一项工作……于是你便抱怨:“天呐,我快疯了!我要离开这里,寻找另一片风景!”然而,你到了另一个地方就可以解脱吗?如果能的话,那绝对只是暂时的。不出几日,你又会对新的地方“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不会发现风景的人,再精美的景致也会错过,再新的环境也会被他指责成“老古董”。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缺少的只是一颗敏锐的善于观察生活的心。我敢打赌,发明水壶的人要比瓦特大上千岁,当他发明完水壶后,一定以为自己对这玩意儿再熟悉不过了。于是他找不到新的风景,千百年中,万万人对这玩意儿再熟悉不过了,他们都不能在一个烧水的家伙事儿上找到什么“风景”。可瓦特发现了,他在这个水壶上发现了一个工业时代,他在这块“熟悉的地方”发现了人类最璀璨的一颗钻石!我还敢打赌,苹果绝对不是因为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才学会落地的。如果当时有人提出来:“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样的问题,被人听起来肯定会像问鸡为什么会下鸡蛋一样愚蠢。因为人们对此再熟悉不过了,觉得这就是苹果的“天性”。在牛顿发现这件事之前我想会有上亿的果农发现过,可是他们说:“这也算‘风景’吗?”可牛顿发现了,就在这个苹果身上他发现了人类的飞跃,他在这块“熟悉的地方”发现了人类最宝贵的金矿!就是在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我们对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的地方,科学家们能发现人类的宝藏,于是我们称他们为伟人。可他们做了什么吗?只是善于发现、观察、思考罢了。可以这么说,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块你完全熟悉,绝对了解的地方,只要你善于发现,放飞你那颗敏锐的心,你一定会发现一条条亮丽的风景线!今天早上我还是同一时间起床,睁开眼看见的还是同一盆放在窗台上长满杂草的月季花,我小心翼翼的拔了一根三叶草出来……天啊!你猜我发现了什么?[点评]一个与“发现探索”有关的命题,一个颇耐人寻味的话题材料。笔者在命题伊始,就有着某种期待,只是当时太忙,没有来得及“整理”一下,那使得笔者整颗心都在热切“期待”着的全部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但笔者绝对相信,当那种“期待”一旦由学生们用笔勾勒、描摹出来之后,一定认得出它们!“就是它!”二模终于结束了,讲评课上,当韩光皓用他那似乎已经“憋闷”了许久,更像是已经“修炼”了许久,而且渴望着成功也渴望了许久,连声音都有些嘶哑了的嗓音读他的这篇写于考场上的作文时,我不由得叫出了声。“掌声响起来,我心多明白……”是一句歌词,此时此刻,用来形容韩光皓的心情是很合适的。他“修炼”得多“苦”啊!一篇篇地写,不懈地写,没人欣赏不泄气接着写,好容易写出来的作文只得了一个寻常分数,整理整理心态再写,写,写,写……终于写出了个有掌声有阳光的日子!很实在,不造作;多口语,很亲切。他一定没想,一定要在字里行间“弄”出点波澜壮阔的东西来,要不就在什么地方“整”出点惊天动地的什么来……但他“弄”出来了,也“整”出来了,很自然,很平和。就像是在某个中午,吃完了午饭,和几个同学发生了点争论;大家说,他也说,说着说着,大家就都不说了,只听他一个人在那说;一句咬着一句,一句比一句说得更起劲……平和中有着某种特殊的韵味,慢条斯理中有着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在;能叫作“风格”吗?这样评价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也许不合适,但也真找不到合适的词了。尤其是结尾,一句“你猜我发现了什么”,似乎有点“煞有介事”,让我们“猜”。那还用“猜”吗,发现了“风景”呗,发
现了“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呗!可是怪就怪在这,没有悬念,心,就是放不下,被这并不怎么玄妙的文字带着领着就飘开了,就飞开了,飘飞到了一个挺美好的地方去了!(孙长江)[例文(2)]错过的风景高三学生 隋 然有很多人厌倦现实的生活,他们认为太枯燥,渴望新奇的事物。殊不知,最美的风景就在最熟悉的地方。 ——题记错过的生活美好的风景就在我们似水平淡的生活中,也许你不信。我们去泰山极顶看日出,到南海海边观日落,一定会认为那是一种浪漫,心中也会积收藏很多的罗曼蒂克。可你是否认真地看过,就在我们的校园里,那一方运动场上专为我们铺展开特为我们燃烧着的一片晚霞呢?浓重,沉静,蕴蓄,那绝对是一幅风景!我们挑选着从南方从异国空运过来的各种工艺花,康乃馨,非洲菊,郁金香,一定会认为那才叫美,心中都飘散着馥郁的芬芳啊。可你是否注意过窗台上那朵盛开的君子兰,校园里那一蓬开开谢谢的牵牛花呢?没有,我们都没有!因为我们太熟悉了。不到五分钟就能见上一次的频率,使我们忘记了它们的美,慢待了它们的盛情,错过了它们对我们的厚爱。就像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从未留恋过它一样;可当我们出门在外时,我们就会想起它翠绿的江堤、碧绿的江水,和那湛蓝的天空中高翔的白鸽……错过的爱万物生长,皆因太阳的博爱。可有谁感谢过太阳;炎黄子孙,皆因那母亲河的哺育,可有谁曾对她深情地道一声“谢谢”。身边的爱,浓浓地包裹着我们,太熟悉,太天经地义,我们已经变得迟钝,变得麻木!父母为我们累弯的腰,操劳的白发,我们楞是看不见,却常常要对陌生人递过的一块手帕,一块面包感激良久。父母做的太多,太熟悉了!熟悉得已使我们忘记那也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风景。我家对门住着一对夫妻,我想他们应该很老很老了,以至行走都要互相搀扶。每天早晚,他们都要出去散步。我曾惊叹于书上描写的无数绝美的情景,感慨颇多;猛回头,望着他们那融入朝霞,披着晚霞的身影,却发现这样的风景就在身边。如果说轰轰烈烈的“浪迹天涯”是彼岸的一个梦,那么平淡如水的“与子偕老”,就应该是我们熟悉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熟悉的生活中并非没有风景,而是我们缺少一双“热爱”的眼睛去发现。爱琴海边,阿喀硫斯说:“这是我深深热爱的一片土地。”因为他的眼中,这生活了35年的土地上尽是风景。让我们背着清空的行囊,游走于生活的大街小巷,也去发现美丽的风景吧!生活中的幽静也许在浮华后,生命中的花香也许在平淡中,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不要再错过了,转身,拥抱吧![点评]也许是我说得太多的缘故,在我的学生的笔下,议论文多于记叙文。其实,我的担心也决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一直认为,考场上,写记叙文,是很“危险”的!这是从高考阅卷点反馈回来的“消息”(这“消息”中也许有着许多不正常的东西在,但作为负责任的老师,不管内心深处有多大的“义愤”,都必须平心静气接受的一个事实)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与经验。据说,一篇记叙文,如果写得过于成熟,情节好,构思妙,文笔美,立刻就会被始终“保持”着相当“警惕性”的评卷老师判定为“抄袭”,“剽窃”的!尽管我不能知道究竟有多少才气横溢的好作文,“冤死”在这样的“枪口”下,但我却能够因此“学”得“乖点”,并且非常委屈地教育我的那些非常有才华的学生们也“学”得“乖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规规矩矩地写议论文——这几乎成了我的课堂上耳提面命般的呼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尽管我的内心深处还有着另一种呼喊,但“学乖”了我还是热情洋溢地宣讲着能够使学生们拿“高分”的议论的要领与技巧。于是,他们似乎真的“学”会了议论,“学”会了刺激评卷老师“眼球”的技巧,“学”会了“委屈”自己而不再觉得痛苦的“修养”……于是,也真写出了一篇又一篇说得过去,甚至很“好看”的议论文!隋然写得多好啊!散文化的议论文,议论文散文化——她,就是凭借着在高三一年里苦苦“修炼”出来的这点本领,成功地完成了她的高考作文。眼下,她也许正在打点行装,准备“上路”,内心里鼓荡着多少有点夸张了的喜悦;她也许顾不得了她留在我的电脑里的“劳作”今后的着落,但我要告诉她的是:她的“汗水”,是一笔财富,会给已经被推到了高考前沿正在“头不抬,眼不睁”积极备考的考生们很多很多有益的借鉴的!(孙长江)[例文(3)]熟悉的地方充满风景高三学生 宋卓我想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流浪远方的梦。骑着单车,背着吉他,去追寻一个陌生的世外桃源。
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吗?恐怕不是,只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熟悉的美丽。发现熟悉的风景,生命就变得多彩。小时侯我总是盼望长大,可慢慢长大后又开始怀念童年时光。原来我一直都错过了属于我年龄的美丽。十岁的天真,二十岁的活力,三十岁的健康,四十岁的成功,五十岁的成熟,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美,错过就不能重来。很多人都在抱怨学习的繁重,可这也是一种熟悉的美啊!你试过在化学课上观察硫酸铜溶液纯净透明的蓝吗?你试过在语文课上感受朱自清笔下小草清新脱俗的绿吗?你试过在物理课上体会彩虹折射出的眩目七彩吗?因为年轻,所以我们肩负理想,在这征程上也许会有重复和枯燥,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熟悉的地方也一样会有风景,只要你有发现美的眼睛,生命里便处处充满了多姿多彩。发现熟悉的风景,生活就变得快乐。有人说满足的人就不会进步,可我要说不满足的人也不一定就会快乐。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如果我们为了满足虚荣而不停的奔命结果只能疲惫不堪。大海的波澜壮阔,高山的宏伟雄奇我们不能同时拥有,那就不如学着去发现身边的美景。住在城市里就欣赏高楼大厦,住在乡村中就感受鸟语花香,都是一样的满足,一样的快乐。有时候和别人相比,自己可能会有些差距,不过“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羡慕别人有人也在深深的欣赏你。所以我们要学着发现自己的优点,发现熟悉的地方那独有的的风景。朋友,你还在憧憬那个流浪远方的梦吗?那里也许有大漠如金,也许有残阳如血,可那里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啊!那只是个遥远又奢华的梦。不如拿起你手中的吉他来歌唱身边的生活吧,因为熟悉的风景中也充满了美丽![点评]当老师,很有意思,更有意义。看着学生们迅速地成长、成熟、成功、成材,最后成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镶嵌在生活大机床上的某个位置,在那静静地发着光……这也许就是当老师的人,全部的生活内容!宋卓,曾经是我的学生,现在被镶嵌在了什么地方,我不得而知,但我能够知道,将来的她会发光——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的。因为,她曾经耀眼过——像一颗沐浴在朝阳下,静静地折射着一缕缕带着暖意的晨光的露珠。我,在给她和她的那个班级上课时,多少是有些紧张的;这倒并非是“底气”不足的缘故,恰恰是因为有点担心我的“主张”她们能不能听懂,听懂了之后,能否欣然“践行”……结果是她们真的很“懂”,我的一切曾经的担心在她们终于“发光”之后,显得不仅多余,而且可笑。熟悉的地方充满风景!多么旗帜鲜明啊。接下来,该论证了。总不能直着嗓子在那喊“熟悉的地方就是充满风景”,“爱咋咋的”吧!宋卓知道,那没用,喊破嗓子也没用。得“讲理”。于是用两句很有分量的话领起两段真的让人很信服的论证。“发现熟悉的风景,生命就变得多彩”,“发现熟悉的风景,生活就变得快乐”,一点不虚张声势,一点不夸大其词,平和,真诚,坦然,自然……于是,我们就被一脸稚气却有着一身本领的宋卓领着,心甘情愿地进入了她的思想境界。“蓝”、“绿”、“眩目的七彩”,你注意到了这些与色彩有关的词语了吗?小作者是在用这些普普通通的色彩,证明“发现”会使一切“生辉”的呢!别忘了,些这篇文章的时候,宋卓可是在考场中呢。考场中的她,如此镇定,如此从容,如此挥洒,得益于什么,还用明说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似乎还应该再说说,宋卓的开头和结尾。议论文呗,可你发现了吗,“首尾”却有着很巧妙的“照应”。“身在流浪”,那是人生的不幸;心在流浪,那则是有追求有抱负的明证。“志当存高远”,绝对了不起,但如果因此而错过了身边的“美”,那就很不值!宋卓写得多好啊!(孙长江)风光再畔高三学生 关乐禾想饱览名山大川,你不曾注意,有云霞微风在畔;想享受云霞微风,你不曾注意,有莲动渔舟在畔;想欣赏莲动渔舟,你不曾注意,有石径飞鸟在畔;想拥有石径飞鸟,你不曾注意,有名山大川在畔。在你熟悉的地方,你总觉无风景;在你不熟悉的地方,你总觉风景甚佳。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桂林人呢,以此为荣,却觉桂林山水特别吗?人都说冰城哈尔滨银妆素裹,人工胜于天然,可哈尔滨人呢,以此为豪,却觉冰灯特别吗?风景如画。风景是要像画一样,须隔着一层朦朦胧胧的画布,才可见一丝缥缈的美。但身边,清晰中,依然可见风景。身边的花开,是一道最温柔的风景;身边的树阴,是一道最清凉的风景;身边的鹊噪,是一道最鲜活的风景。你也许不知道家门口有棵树,一棵成长
着的风景;你也许不知道屋檐下有窝燕,一窝生长着的风景;你也许不知道,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土地,就是一片自然风景。风光在畔,它就在你身边,只是太过于亲近,反而忽略。身边的风景,你自己唾手可得,可对于别人,或许须长途跋涉,一直努力想要去争取呢。——珍惜身边的一切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楼上看你。”对了,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你的一个微笑,或许在别人眼里,是最绚烂的风景;你的一句话语,或许在别人心里是最温暖的风景;你的一个动作,或许在别人想来,是最幽雅的风景。而你,在得到别人艳羡表情时,又何尝不是得到了一个最可宝贵的风景呢——一个自己亲手制造的风景。不是众所周知的才叫著名,不是被大多数人赞同的就一定是真理。同样,不是名胜古迹和那些遥不可及的才叫风景,风景其实就在身边。正如你自己可以是别人的风景一样,风景是需要创造的。风景是一种固定的美,坚定的美,确定的美。熟悉的地方因为熟悉,才可以发现更多的美。美,就是风景。[点评]关乐禾和她的同班同学们,已经坦然地走进了高考那神圣的考场,且已经顺利地走出了那多少有些让人紧张让人兴奋的考场。“陪考”的那天,第一科考试结束后,我躲在一棵大树的阴凉里,遥望着从考场中几乎是一路小跑奔出来的关乐禾,也许是天有些热,也许是过于兴奋,她的脸红红的,红红的脸上洋溢着的满是胜利者才会有的喜悦;她就是这样带着属于她的喜悦,依偎着她的妈妈一路说笑着融入到了人流中。作为她的老师,我应该有理由相信:胜利属于他们!高三了,才与他们相识,相处,相熟……我虽觉得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欣慰。他们是多么懂事啊!“久旱逢甘霖”似的,近乎贪婪,近乎饕餮的专注,使得他们那眼睛里闪耀着的满是动人的光芒。于是,我开始了近乎“献身”般壮烈的授课,不,准确说,是开始了与他们近乎“没大没小”的交流……真的,我老在想,心与心,真的碰撞到了一块,爆发出的肯定是成功!“论证小单元”,排比举例,在“具体事例”严重不足的前提下,不妨运用一下“概括性事例”;开头——应该这样写,结尾一定要斩截有力;在思路受阻的情况下,望一眼窗外,蓝天,绿树,白云……一年里,究竟与他们“交流”了多少东西——技巧,机宜;技法,机变……算不清了。但他们进步了!他们走进考场的那一瞬,我的眼睛是湿的;也许是偏爱,我总觉得在众多的考生中,再也没有比关乐禾他们的脚步更自信更坚定的了!他们走出考场的那一瞬,我的眼睛还是湿的,也许是自信;我总相信在众多的考生中,关乐禾他们是最优秀的!(孙长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