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来源:知库网


山东大学 基础医学院

《 医学分子生物学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人:陈蔚文 审定人:张莲英 编制时间:2017. 审定时间:2017.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医学分子生物学 英文名称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码 sd02332550 开设单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分子生物学课程组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选修 学分 1 学时 24 适应专业 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课程网站 二、课程描述

分子生物学是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该学科的进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快,并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本课程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主要是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与临床相关疾病的联系、以及新进展。其内容包括六个专题讲座——DNA的损伤与修复、端粒与端粒酶、蛋

白质构象与构象病、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肿瘤相关基因与分子靶向治疗、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着力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core of current biology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of life science. The subject is progressing rapidly, updating knowledge and integrating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clinical medicine. It is mainly a further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related to clinical disease, and new progress. Its contents include six special lectures——DNA damage and repair,telomeres and telomerase,protein conformation and conformational diseases,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tumor,tumor related genes and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the technique of metabol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we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basic quality, raises the student good self-study ability and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 and the strict truth-seeking scientific attitude, to make the students open thinking, expanding horizon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三、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在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深入。吸收

先进研究成果,开设六个主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在分子水平分析和探讨生命科学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我们将科研意识贯穿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理解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概念、明确引起DNA的损伤的因素、机体DNA损伤修复异常导致的后果。2.在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了解蛋白质构象病及预防3.掌握端粒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端粒酶活性测定方法,了解为何端粒酶作为衰老和肿瘤的靶点。4. 熟悉细胞周期的各元素及其相互作用、了解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的关系。5. 熟悉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了解肿瘤相关基因和肿瘤异质性的关系、了解肿瘤分子靶向治疗6. 熟悉代谢组学分析实验设计及样品制备,了解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了解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 【教学安排与方式】:

本课程共24学时,每个专题讲座4学时共六个专题,每个专题安排一次测验(20分钟,开卷,笔试);专题以PPT课件、多媒体动画配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随机提问进行教学。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讲座一DNA的损伤与修复(4学时)

1.DNA损伤

(1)DNA损伤/基因突变的原因

(2)DNA损伤的后果(基因突变的分类) (3)基因突变的后果 (4)基因突变的检测 2.DNA损伤的修复 (1)光复活修复 (2)切除修复 (3)重组修复 (4)SOS修复 3.DNA损伤与细胞衰老 (1)细胞核DNA损伤与衰老 (2)线粒体DNA的损伤与衰老

讲座二 蛋白质构象与构象病(4学时) 1.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基因突变导致的合成的异常蛋白 3.蛋白质构象病 4.蛋白质构象病的预防

讲座三、端粒与端粒酶 1.端粒的发现 2.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3.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4.端粒酶的活性测定

5.端粒端粒酶与衰老肿瘤的关系

讲座四、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4学时)

1.细胞周期概述

2.细胞周期的各元素及其相互作用 3.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

讲座五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4学时) 1.代谢组学分析实验设计及样品制备 2.代谢组学化学分析技术 3.代谢组学数据采集与分析 4.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

讲座六:肿瘤相关基因与分子靶向治疗 (4学时) 1.肿瘤背景知识简介:一类疾病、细胞水平、基因水平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史 3.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4.肿瘤相关基因和肿瘤异质性的关系 5.分子靶向治疗

五、教学要求对应关系

科研的思维能力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子水平上分析和探讨生命科学及疾病的发病机制 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讲座一 讲座二 讲座三 讲座四 讲座五 讲座六

* * * * * * * * * * * * * * * * *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章节考试6次,每次15分(笔试,开卷)、考勤10分

【成绩评定】:章节考试90%,考勤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