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障碍跑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水平二《 障碍跑》教学设计

喻宗碧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体育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教学,面向全体,把“障碍跑”这一有难度的教材变为学生喜欢的参与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得到提高,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三、学情分析

1、本年级学生从生理发展来看: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处于“匀速增长”的阶段。 2、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腰腹肌力量和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耐力发展相对较慢。

3、从心理发展来看,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感兴趣,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

4、参加活动的社会性动机开始萌生,尤其偏爱集体游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巧、协调地跨、钻、爬、绕过单个障碍物,并能掌握过障碍物的正确方法。

难点:能灵活运用跨、钻、爬、绕的方法连续过多个障碍物,并能做到动作准、速度快。

五、教学模式

情景导入——模仿热身——演练提高——拓展延伸——恢复评价

六、教学过程说明

本课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各种动作作为课的开始部分,达到热知激趣的目的。同时利用寻找小纸条的游戏来引导“小动物”分组逐一单项进行练习,分别有跨过“小溪”、钻过“山洞”、爬过“高山”、绕过“树林”四项练习,再进行分组轮换,以提高跨、钻、爬、绕的能力,再以《动物王国运动会》来作为“动物们”表演及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以欢快的放松活动来庆祝我们都有好本领,愉快地结束本堂课的教学

教案设计

教学 内容 1、障碍跑 2、游戏:动物王国运动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教学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目标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录音机1台 头饰41个 盒子4个 小黑板4块 器材 救生圈4个 大体操垫4床 路标8个 栏架4个 过程 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队形与要求 时间 强度 1 一、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1、教师用语言导入本学生站四列横队 课教学内容 小 2、提出本课要求 情 境 二、准备活动 2、跟老师一起做动 物模仿活动:兔子 1、教师情景导入,语 导 1、引入故事情境 跳、猴子爬、青蛙跳、言引导,带领学生 一起进行模仿练习 小熊走、袋鼠跳,大 2、慢跑——动物5 入 要求: 模仿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灰狼爬、小松鼠跑、 阶 做热身操 1、活而不乱 3、热身操 老鹰飞; 段 2、精力集中,认 真听、看; 3、配合音乐做热身 运动 3、教导有方、模仿形象 4、模仿时注意安全 1、游戏:食物大搜 1、创设情景,让“小动组织:分小组同时22 物”循环练习本领, 练习。 2、教师巡视并引导评议 自主、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提示改进 中 1、跨(小溪) 索 2、小组长带领组员 1 跨 2 钻 3 爬 情 2、钻(山洞) 到指定场地进行自 境 4 绕 由练习——单项练 展 3、爬(高山) 习 开 要求:1、积极练习,积极评价,注意安全 2、小组长负责本组纪律 阶 4、绕(树林) 段 3、小组逐一展示——学生点评— —师评 4、分组轮换练习 过程 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队形与要求 时间 强度 游戏: 分小组进行 1、学生既是参与者,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组织:又是评价者。 比赛; 情 境 拓 展 阶 段 《动物王国运动会》 2、了解比赛的方法及2、强调比赛方法及规规则; 则; 3、积极参与比赛、灵3、组织比赛并为学生活运用技术、团结合作加油 竞争。 4、延伸部分:语言引导 规则: 1、依次过障碍,回到位置轻拍第二个同学的手; 2、每位同学都要 大 7 绕过路标。 情 1、情景结束:吃1、学生分发糖果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组织:四列横队 糖果 活动内容: 境 2、自评、互评、小组 2、归纳评价 评相结合。 2、安排学生分发糖果 舒 3、宣布下课 缓 4、收拾器材 阶 3、引导学生小结评价; 4、归纳评价。 段 5、课堂延伸:德育教育 ( 课 后 延 伸 )

要求: 1、动作柔和、舒展、大方; 2、身心放松; 3、归纳评价以发现优点为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