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免费)
一、 课外阅读
心灵创可贴 佚名
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妈妈回答。
“为什么呢?”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关照___1___照顾)她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妈妈?”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
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嗨,苏茜。”苏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ào tiá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因为 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 而且)④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史密斯太太问。“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
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
__________聪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伤心(____________)
1 / 20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非常感动,感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可贴”本来是指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为史密斯太太做了什么事?( ) A.送去了创可贴
B.送去了镜框
C.送去了钥匙环
5.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外貌描写:______ 语言描写: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 心理描写:______
6.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文第①段写得真清楚,我知道了图(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画“_____”部分的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贴 巴 拉 触
(1)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20
(2)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从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爬山虎的攀爬过程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仔细。 3.画“﹏﹏”的句子中的“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圣陶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比喻的写法,“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都是弯曲而尖细的,有相似点
B.因为爬山虎是向上爬的,所以作者把它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就比作了“蛟龙的爪子”
5.读了选文,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学锻炼身体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
②锻炼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阴雨天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溜冰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 = 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 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
1.关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介绍的。
3 / 20
2.雾天不适宜锻炼身体的原因是( ) A.雾天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好。
B.雾会带走人体的热量,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C.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D.雾天能见度低,锻炼身体太危险。
3.下列运动项目中不适合老年人的是( ) A.慢走
B.蹦极
C.打太极拳
D.跳广场舞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举例子
C.作比较
D.下定义
5.下面关于锻炼身体的做法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晚都到公园打半小时太极拳。 B.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C.李叔叔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D.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四、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园丁的称赞。//
一天这位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
4 / 20
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再挑(tiāo tiǎo)选颜色浅的花的种(zhǒng zhóng)子栽种(zhǒng zhó...ng)。
2.写出近义词。
怀疑——______ 漫长——______ 3.理解文中的两个“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短文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请用2—3个词语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
5 / 20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这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_______(起因 经过 结果),主要讲述__________。
2.对“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麻雀的外形像一块石头。
B.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突出了老麻雀保护幼儿的坚决态度。 C.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是为了表现老麻雀落地时声音很大。
3.从老麻雀刚开始“绝望地尖叫着”和后来的“准备着一场搏斗”,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4.“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一句话赞美这种“伟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啸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
6 / 20
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人们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救(zhěn zhěng) 闷热(mēn mèn) 即将(jì jí) ...2.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铺天盖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4.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提升。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来到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xiāo),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lán)。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
7 / 20
作“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línɡ)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就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jǔ)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填空。
(1)文章第3自然段依次介绍了九寨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原始的自然风光图。
(2)第4自然段写的是九寨沟的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2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的关系是( )。 A.前因后果
B.前后照应
5.作者在感受九寨沟的美景时,不仅用眼睛看,还用心来想象。请一边想象第4自然段中作者所描绘的与动物有关的四幅画面,一边给这几幅画取名。 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
6.九寨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
黄帝的传说 8 / 20
①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②黄帝生性爱民,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若我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③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他心中焦虑不安。为了振奋军心,黄帝派人去东海的流波山捉来一只叫“夔(kuí)”的怪兽,把它的皮剥下来做了鼓面。然后,黄帝又派人将雷泽湾中的怪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了鼓槌。另外,黄帝还准备了八十面上等的牛皮鼓。再次与蚩尤作战时,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夔”皮鼓和八十面牛皮鼓一起响了起来,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勇气倍增,蚩尤的兵丧魂失魄,最终蚩尤大败而逃。
④蚩尤平时把铁块石头当饭吃,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他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于是,黄帝命人把“夔”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黄帝给蚩尤戴上枷锁,杀了他,然后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了以后,他身上的枷锁被抛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每一片枫叶上,都有蚩尤枷锁上的斑斑血迹。
⑤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1.这个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帝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是因为蚩尤非常勇猛,黄帝怕打不过他
B.黄帝最后用“夔”皮鼓制伏了蚩尤,“夔”是雷泽湾中的怪兽 C.诸侯都尊奉黄帝为天子是因为他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 D.看到“铜头铁额”这个词语,就能想到蚩尤
3.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黄帝具有
9 / 20
_________的品质。
4.说说这个故事的神奇之处。(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的内容,给这个故事再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____) (2)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_____________) 2.“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4.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 / 20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11 / 20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100——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 )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 )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 )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石林(节选)
吴然 12 / 20
游人散尽了,夕阳的风吹(拂 佛)石林。
此刻,一切都安静了,安静了,石头们呼吸着晚霞里(闪动 闪烁)的星光的气息,沉默如石雕的哲学家。月亮出来的时候,它们扬起的脸庞光(茫 芒)四射。
据说月亮上有许多永远冰冷的石头。是月亮上的石头向地上的石头问好吗?月光冷凉,落在一柱一柱的石头上,弹跳一下,碎了,溅成满地银花。
石林浸在月光里。
(突然 悠然)想起一个小姑娘,想起小姑娘这样问妈妈:“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石林好玩吗?”
石林忍不住笑了,可爱的小姑娘哟!
这时候,虫儿们出来了。母蛐蛐叫,公蛐蛐叫。蜘蛛在月光下织网,蛛网一闪一晃地亮。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又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石头们痒酥酥地,想笑,月光颤颤如花瓣。鳞甲绿亮的秤杆蛇游过来了。青蛙、癞蛤蟆、田鼠、竹鼠和松鼠,还有穿山甲、蛤蚧,还有一只灰兔跑了过去。噪鹃鸣叫起来,山斑鸠拍着翅膀。打屁虫、大刀螂、蝎蛉、金龟子们复眼(闪动 闪烁),彼此用触须、长足和气味互致晚安。跳舞的跳舞,弹唱的弹唱,每一块石头,每一茎草叶,都是虫儿们的婚床和乐池。月光的瀑布(泻 泄)在石壁上。石头们身披新装,满怀(欢喜 喜悦)地让(浸透 渗透)月光的木香花、紫藤、皂(夹 荚)树、白蜡条、金竹、野玫瑰和洋槐的清香,从自己的缝隙和皱褶里流过。
呵,小姑娘!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你说,夜里,石林好玩吗? (选自《吴然经典美文 洱海大耳朵》) 1.选出括号中正确的字。 2.选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3.仿写词语。
痒酥酥(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颤颤(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20
5.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石林好玩吗?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陈旧—(__________) 难受—(__________) 杂乱—(__________) 忽略—(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仔细观察了爬山虎叶子的_____ 和______ ,既写了叶子的静态,又写了叶子的________ 。
3.第二自然段中①~④句的顺序混乱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选段中的比喻句,句中将 比作 。
十四、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14 / 20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加点字“贴”和“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过孔隙时的_______和_________,“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写出了___________的感觉。 2.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泉水是从右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B.画线句是一个设问句,具体说明了船的小,也给人新奇的感觉。 C.写船小主要是为了突出内洞的小。
3.“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中的“挤压”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达游览完孔隙后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课外阅读。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想往 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 神奇)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 希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树。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 )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15 / 20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因为我离你们38万公里,所以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 )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热忱(盼望 渴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词语巧搭配。
实现( ) 创造( ) ( )地等 ( )的现象
4.什么是月食现象?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读了本文,你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登上了月球,你想对月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6 / 20
1.照顾 diào 而且 因为
2. 聪慧 愚笨 悲伤 高兴
3. 心都碎了 流下了眼泪 包扎伤口的药物胶布 治疗心灵创伤的一个象征 4.A
5. ④ ① ② ③
6.因为创可贴代表了一个孩子稚嫩而纯真的爱心,让史密斯太太感受到邻居的关爱。 2、 1.B 2. 触
(1)向上爬的过程。
(2)样子 动作 示例: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 拉 贴
3.不能。用“一脚一脚”更加形象,更能突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艰难和努力,用“一步一步”没有这种效果。 4.A
5.示例:观察时要仔细,从各个角度细心观察,同时要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看到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3、
1. 选择地点、天气 注意适度、适量 2.C 3.B 4.B 5.A 4、
1.tiāo zhǒng zhòng 2. 疑惑 悠长
3. 那位培育出纯白金盏花的老奶奶 持之以恒的精神 4.老奶奶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照料
17 / 20
5.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她这么大年纪了,是不能做到的
6.老奶奶靠坚定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5、
1. 经过 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2.B
3.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
4. 母爱的力量 这种伟大的力量像是一个避风港,为我们遮风挡雨 6、
1.zhěng√ mēn√ jí√
2. 示例: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欢天喜地 声东击西 3.示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4.他想把村民都引到山上,使他们躲过海啸的袭击。
5.示例:我觉得文中的老爷爷那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7、
1.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2.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3. 雪峰 湖泊 瀑布 珍稀动物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4.B
5. 金丝猴攀吊 羚羊出没 大熊猫进食 小熊猫照镜子 6.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8、 1.A 2.D
3. 蚩尤不行仁义,祸害百姓,黄帝要为民除害 仁义、爱民 4.黄帝用怪兽的皮做鼓面,用怪兽的骨头做鼓槌;蚩尤平时把铁块石头当饭
18 / 20
吃,他死后,身上的枷锁变成了枫树林。 5.黄帝擒蚩尤 9、
1. 循循善诱 神采飞扬 2.C 3.C
4.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老师 园丁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5.老师上课十分认真,对我们非常和蔼,说话很温柔。 10、
1. 成功 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 2.如果……就; 可是; 与其……不如。 3.C
4.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奋斗努力的过程,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成功背后都有无尽的汗水。在成功面前我们要摆好心态,有时候即使非常努力,但是也未必能成功,也不要因此灰心丧气,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知道成功的宝贵,体验成功的喜悦 11、
1.凛冽 慈祥 详细
2.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3.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4.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 12、
1.正确的是:拂 芒 泻 荚 2.闪烁 悠然 闪动 喜悦 浸透
3.暖洋洋 亮晶晶 绿油油 喜气洋洋 白发苍苍 千里迢迢 4.作者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里的石林,使夜石林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使描写的物体显得更加活泼、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充满美感。
5.夜里的石林不睡觉,夜里的石林非常好玩。夜里的石林,虫儿们、小动物们
19 / 20
都出来了, 唱着歌、跳着舞,非常热闹,非常好玩。 13、
1. 新鲜 舒服 均匀 注意 2. 颜色 形态 动态 3. ④ ③ ② ① 4.生长位置 颜色 形状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 触角 14、
1. 姿势 紧张的心理 紧张、担忧 2.B
3.不能,“挤压”一词写出了孔隙给“我”的感觉,进一步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4.我会说:“大家一定要坐船来感受孔隙的黑、小、险,领略奇特风光。” 15、
1.画掉:想往 神奇 希望 渴望 2.即使……也…… 因为 3.理想 奇迹 焦急 奇妙
4.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
5.月球上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直径3476公里,因离地球38万公里,看上去显得很小;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亮的旋转周期等同于地球,所以,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见不到反面。 6.我想对月球说:“希望我能在这里探索更多你的秘密!”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