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教案与教学反思

来源:知库网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发挥想象,将人物的动作、语言描述具体。【语文要素】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重点)

2.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发挥想象,将人物的动作、语言描述具体。(重难点)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你放过风筝吗?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指名说)

2.导入课题: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有关放风筝的文章。(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二、确定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看图的方法。

(1)有序观察,把握图意。(由远及近,从天空到地面,从景到人)

(2)从图上可以看出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等。

(3)在仔细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2.指导看图。

(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例文片段: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老鹰风筝、蝴蝶风筝、金鱼风筝……

(2)他们放风筝时的动作是怎样的?(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例文片段:小方也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带来的风筝,请小强帮忙一起放。只见小强双手托举起风筝,小方右手拿着线轴,向前小跑着,等到放出一米来长的线时,小方喊了声“放”。小强立刻松开双手,风筝便乘风而上,慢慢地,小方越跑越快,风筝也越升越高。

(3)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具体而又形象生动。

明确:看图作文的重点应是写看到的,三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这一点,把想象部分写得很多,偏离主题,图画上的内容很少,从而导致习作重点不突出。提醒学生把观察到的写清楚之后,适当加入一些想象即可。

(4)想一想,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三、明确要求,内容具体

1.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板书:明确要求)

(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提示语。(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情、语言)结合提示语,把图画里的内容介绍给家。

(2)说之前,仔细观察图画(板书:观察图画),想一想:

①这是什么季节?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②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2.指名讲述,师生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丰富内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同学们围绕图画进行了探究交流,并完成了习作构思。这节课我们来全班交流学习,完成习作。

二、指导写作,落实表达

1.拟定题目,一个的题目能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大家想给自己的习作拟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2.确定重点:在写放风筝的过程中,要想一想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想些什么。

3.动笔写作:先理清自己的思路,再写下来。

三、独立修改,展示习作

1.自读修改。(自己读自己的作文,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

2.品读欣赏,师生互评。

3.誊抄习作: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修改一边誊抄

4.佳作展示:选出优秀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将其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板书]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时间 地点 人物

动作 心情 语言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通过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接着,我根据图画的内容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再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构成一段话。最后,我组织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并选出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