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实行精品工程的首要措施重点对分包的培训。针对工程特点及员工情况,项目部应认真组织施工操作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学习领会公司的质量方针,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层层制订创优计划及具体措施。掌握有关的技术法规、工艺和质量验评标准等。通过教育提高各类管理人员、分包单位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对分包队伍的培训教育按技术、工艺、质量综合培训,未经培训的不能上岗,使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落实到施工一线。 5.2加强对图纸规范的学习
项目部定期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分包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图纸和规范的学习,做到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施工,在学习和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建设、设计及监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5.3 严把材料关
对进场材料执行严格检验制度,对材料的检查包括材料的规格、名称、型号、数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对于特殊材料,项目经理或主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共同验收,按技术管理规定需复试的材料经复试后方可使用。 5.4施工过程质量预控 5.4.1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复试合格后,方可加工,加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对加工好的半成品、成品进行预检,合格后方可施工使用。钢筋的间距用梯子筋控制,保护层用塑料垫块替代混凝土垫块。顶板绑扎前在板模上弹线。
2、钢筋绑扎执行\"七不准\"和\"五不验\" 七不准:
a、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扎钢筋; b、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 c、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
d、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扎钢筋; e、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扎钢筋; f、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扎钢筋; g、钢筋加工未通过车间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
a、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b、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c、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d、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e、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5.4.2模板工程
1、严格按图纸尺寸加工,板面平整,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新产生的荷载。
2、模板加工安装时,阴阳角接口,楼层过渡节点,底部节点,门窗洞口,电梯井等处重点控制,确保模板安装使用后,不变形、不跑位,不涨模、不漏浆。
3、进场前,严格检查加工模板。施工时模板下加垫海绵条,处理好模板拼缝,防止柱子、墙烂根现象出现。
4、模板使用一次维护一次,不合格的模板不再投入使用。
5、施工中重点控制好阴阳角、梁柱接头及有关施工缝模板接头做法。 5.4.3砼工程控制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工程的隐蔽,模板预检,安装工程等相关验收完成,作业面清理干净。 2、检查模板接缝,阴阳角平整度和支撑情况,保证混凝土浇筑效果。
3、混凝土施工时,设专人检查现场混凝土搅拌质量,要求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与现场混凝土浇筑管理协调一致。
4、加工浇筑混凝土厚度的控制标尺杆。
5、墙体混凝土浇筑:先浇30mm-50mm厚同配合比减石子砂浆,再均匀地浇筑混凝土。 6、控制好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7、楼板混凝土施工:拉十字控制线,用4m刮杠找平,木摸三遍摸压成活;墙体模板根部铁抹子收光前,在4m刮杠放水平尺找平。
8、控制好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不小于1.2N/mm²时,弹线、切割后,剔凿浮浆层并清理干净;浇筑减石子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9、设专人按要求养护。
6、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6.1加强对分包的管理
分包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把分包管理融入总承包管理中去,和总承包的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分包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施工技术力量;且能有效的执行总包方的各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整改通知指令等,同时总承包应多与分包主要管理人员沟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其好的做法、建议应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在工程质量上严格要求,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查明原因不放过,没有处理措施不放过,没有责任到人不放过。 6.2加强技术管理
坚持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增强技术交底的可操作性,以保证工程整体部署的实现。编制的施工方案必须切实可行、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技术交底,确保工程质量。
不断开展科技开发工作,项目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6.3不断完善过程控制的有效制度
6.3.1实行质量讲评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 a、每周生产例会质量讲评
项目经理部每周一召开生产例会,针对上周工地质量动态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形成会议记要,在下周召开例会时逐项检查执行情况。对执行好的分包单位进行表彰,对执行不力者提出警告并给与处罚,限期整改,责任到人。 b、每周质量例会
参与项目施工的总包及分包行政领导及技术质量负责人参加。首先由参与项目施工的工长或分承包方汇报上周施工的质量情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质量上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需要项目经理部协助配合事宜。
共同分析上周质量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并和与会者共同商讨解决质量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每次作好例会纪要,并分发与会者,作为下周例会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 c、质量会诊制度
每月底由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组织总包、分包及各专业施工有关人员,对在施工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就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会诊,能在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然后认真查找原因、分类整理,并以书面形式发放给分包施工管理人员,明确整改负责人,并限期整改,在下周质量例会逐项检查是否得以解决,以杜绝重复出现类似问题。
6.3.2 实行样板制度
在各栋号施工中,组织进行分项(工序)样板施工,在施工部位挂牌标识。注明工序名称、施工责任人、技术交底人、操作班长、施工日期等,请监理及有关部门验收后再进行下步施工,如墙体、顶板钢筋及施工缝的留置、梁柱接模板等均实行“样板制”引路,加强过程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6.3.3 落实“三检制”
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完后,施工班组进行自检查,班组长填写记录。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栋号负责人的组织工长及质量员参加,进行施工班组之间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合格后,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经过互检,确认该分项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上下道工序的负责人在交接检记录上签字,经工长或栋号长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创优资料管理 7.1技术质量资料
7.1.1 根据工程需要分阶段、定期制定自查计划,进行自查,组织项目工程、技术、材料等部门,对主要责任人工作及项目所有施工技术资料、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1.2 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整理,应按专业系统归类,认真进行填写,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记录准确、真实,按要求整理好各项技术资料。 7.2影像资料录拍及制作计划
序号 工程部位 照相或录像 时间 负责人 1 场地平整 照相 2 土方施工 照相 3 边坡支护 照相
4 地基桩施工 照相或录像 5 基础验槽 照相
6 基础结构 钢筋 照相 模板 照相 砼 照相
7 主体结构 钢筋 照相 模板 照相 砼 照相
8、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及质量控制节点图示 8.1消除质量通病计划及主要对策
序号 项目问题 改进对策 奖罚措施 负责人 实施人 完成时间
1 钢筋位移 见附图 发现一根钢筋位移、超标,罚款50元
2 楼板施工缝墙体施工缝 见附图 发现一处通病,罚款200元
3 后浇带处理及防水 见附图 发现一处通病,罚款200元
4 顶板模板安装 见附图 发现一处通病,罚款200元 5 成品保护(门、窗、柱、踏步) 见附图 破坏一处,罚款50元
6 顶板钢筋定位 见附图 发现一根钢筋位移、超标,罚款50元
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详见施工方案 不符合质量要求,罚款5000元
8 外墙水平施工缝 见附图 发现一处通病,罚款200元 9 阳台、雨罩、窗上口、漏水线 安装定型PVC条 发现一处通病,罚款10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