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对体育新课标“目标引领内容”的再认识

谈对体育新课标“目标引领内容”的再认识

来源:知库网
2009牟第12醐 课改导航。 谈对体育新课标“目标引领内容"的再认识 李 颖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 约着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又是为实 现“健康第一”的总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课程Lj标与课程内 容之问的关系。 一、“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划分特点 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按运 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素质教 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适 应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 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并结合体育 活动内容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 以往执行“体育教学大纲”时,是根据教学内容定教学 目标和任务,而现在则是依据课程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过去是以运动项目来确定学习领域,现在是以体育的功能 来确定学习领域,这就是“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存在的不同点和主要区别。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考虑将其选人教学内容 能否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至于各地各校选择哪一 个球类项目以及选择该项目中的哪些技战术,学校教师可 根据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师资、场地、器 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此外,“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 目标,并相应地提出了达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建议, 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比重,具体的评价内容和 方法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这既可以从宏观上规范、指 导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又能够给各地各校留有较大的选 择余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课标”的实施给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带来的变化 “课程标准”以水平来划分学段,给体育教师一个理性 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各校体育教师可以根 据学生不同水平阶段身心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促 使学生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这里还会牵涉到两个问 题:一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即哪些教学内容最能促进学生 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二是在优化的同时,还要根据 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凶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例 如,在“课程标准”水平四阶段有发展有氧耐力的学习曰 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条件(如有田径场)的学校,可以 鼓励学生进行耐力跑的练习,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J fj越 野跑、跳绳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课程标准”采用目标统领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正是 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差异性和适应性。这就是要求教师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要考虑学生水平阶段的身心特征, 以及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并达到相应水平的学习目标;二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条件选 择教学内容。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何种 教学方法,只要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达到相应水 平的学习目标就行。 三、基于“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 1.健身性与科学性 以往在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没有考虑“以人为本. 人人受益”的教学原则,而是采用了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来 实施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超量恢复”、“心脏功能节省 化”等竞技体育运动理论,在体育教学中极尽灌输,过早的 专业化训练,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 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以往许多学校在小学低年级就非 常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并强化训练,其理由在 于这一阶段是学生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从生理学的角 度来看,学生的运动器官和系统中发育得最迟的就是心血 管系统,过早地让儿童的心脏承受巨大的负担,对心脏的 发育显然是有害无益的。“课程标准”从“健康第一,区别对 待,人人受益”的原则出发,拟定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框架思 路,给一线教师对教学内容留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 间,从健身的需要和目标出发,就要对竞技项目类教材从 规则、场地、器材等进行改造,降低技术难度与要求,改变 竞争的根本性质,创造一种新的健身方式和比赛形式,使 其适应广大学生健身锻炼的需求。 教学内容的健身性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紧密相联 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时,教学 内容的科学性还应该表现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 需求上,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往往体现在体能素质 上、技术方法上、喜趣爱好上和身体形态上,因而,教师选 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 生留有自我发展和拓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有助于调动 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人人 受益的目的。由此可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要认真考 虑其是否有利于提高相应水平学段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兴趣性和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 ii 。课改导航 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运动 趣干¨爱好,形成 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而运动兴 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 提,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参与活动过程巾逐渐形成 的。所谓实效性,就是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效,教师 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 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有些枯燥的教学内 容教“活”,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他们喜欢和参与 这些运动项目。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达到 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实效。因此,教师要树旁“以学生 发展为本”的思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改进和丰 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地域性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课程资源的改革 存我国,由于 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城市、城镇、乡村学校的办学 条件悬殊,体育教学条件的差异性尤其明 。体育课程在 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丁不同地 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f{{选择,使课程更 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 际上只确立了 一个内容框架,确定了不同的学习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 目标,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 些目标,各地、各校有充分的开发空间。这就使课程结构具 有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I×=、不同学校的需嗄。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片{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丁作,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发挥地方教学内容的特色, l、勾我国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许多体 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精华为我们所川。按照新的课程理 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而: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保健教帅、班主任、学 生、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他们都 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 存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叶l,应挖 掘他们的潜能,调动各方面的人员关心和参与体育健康课 程建设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益。使学牛更好 地达成学习目标。 (2)体育设施资源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办学 条件差异很大,体育没施的情况也大不十H同。 此,一方面 各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 目录,尽量配齐所规定的体育器材设备;另一方面各校(尤 其是经济薄弱、条件较差的学校)要努力利用和开发现有 的体育设施资源,因陋就简、 地制宜,制作简易的体育器 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做到一物多J【手j、一物巧 用、一物妙用,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 育活动。同时,对竞技运动项日、场地和器材进行改造,以 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还可以利用公共体育设施来进 困 新校园下旬 憩第166苴月 行体育锻炼,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价值。 (3)课程内容资源 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有助于学校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 多彩.宵助于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有助 于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新的体育课程除继续重视一些传 统的运动项f1内容外,鼓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运 动项日进行改造,降低技术难度、简化比赛规则、改造场地 器材等, 大力开发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滚铁环、抽陀螺、 荡秋千、玩飞蝶、放风筝、攀岩、蹦极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运动项}]等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内容。这类课程内容既有 娱乐的成份,也含有竞赛的内容,是一种以竞赛、体力、技 巧、技能为内容的娱乐健身体育活动。 (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课外体育资源主要包括早晨上课前的体育活动、课间 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校外体育资源 主要包括家庭体育活动、丰十区体育活动、少年宫体育活动、 业余体校训练和各级体育活动和竞赛等。这些延伸性的体 育活动,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学习之不足,对于促进学生获 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好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5)自然地理资源 自然地理资源是最经济、最简便的体育课程绿色资 源,主要包括利用空气、阳光、水、季节、气候、地理条件(如 江、河、湖、海、荒原、雪原、草原、森林、山地、丘陵、沟渠、田 野、海滩、沙地、沙丘等)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因地 制宜、 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在 大自然中陶冶身心、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挑战自我。 (6)体育信息资源 体育信息资源具有时代气息,主要是利用和通过广 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观赏体育比赛等各种媒体和渠 道来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电 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使知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日新 月异、丰富多彩的体育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显现出来,吸引 着学生去阅读和观看?例如,NBA篮球赛事、世界杯足球 比赛、哭运会等,把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拼搏精神通过电 视、网络和报刊杂志充分展现出来,运动员们出色的表现 往往使学生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同时也激励着他们的 爱罔热情和对运动的渴望,思想品德教育也就会渗透其 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中也有大量科学锻炼与健康的 知识可供学生阅渎和学习,因此,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充 分利用信息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 达成学)J目际。 总之,目标决定内容有着以往大纲无可比拟的优势与 科学性。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其内涵,选择最合适 的内容来完成“新课标”要求的目标。如果广大体育教师都 能真真正 地做到以目标决定内容,转变教学观念,体育 教学的春天就已经到来了?fe1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3250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