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180期) 2006年6月 山西交通科技 SHANXI SCIENCE&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S 八盘山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监理与监控量测 魏瑞芬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以离军高速公路八盘山公路隧道为实例,从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安全评估等方面论 述了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监理、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法、步骤及效果。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监理;监控;量测 中图分类号:U4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28(2006)03—0059—03 O 弓I-g 八盘山公路隧道是离(石)军(渡)高速公路建设 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双洞四车道,全长4 l17 m (右洞)+4 12l m(左洞),其中Ⅱ类围岩总长l l17 m, Ⅲ类总长4 552 m,1V类围岩总长2 352 m,明洞总 长72 m.隧道净宽10.25 m,行车道宽度7.5 m,限 高5 m.隧道穿越地段地质情况基本为砂岩和泥岩, 局部有裂隙水渗出,平时水量较小,雨季水量较大, 题,为今后现场监理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1 监控量测 1.1 地层一支护反应曲线 新奥法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允许围岩变形同时应采取措施抑制其有害变形。地 层一支护曲线(图1)可以恰当地解释这一原理。在 隧道开挖后,根据支护的施做时机,支护的方式一般 可以划分为3种,即:立即支护、适时支护和延迟支 护。立即支护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适时支护接近最 呈线状、点状分布,施工中顶板有漏水、渗水现象;岩 层基本上为水平岩层。 小的围岩压力;延迟支护承受松散压力,但这时围岩 已经失稳,支护往往需要更大的刚性,因而承受的围 岩压力比适时支护的更大。 沿隧道全长采用新奥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 洞内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由于隧道绝大多数地段 位于水平岩层中,设计采用了超前支护,洞口地段设 计了大管棚支护。初期支护采用湿喷砼+钢拱架(花 拱架)+挂网;二衬根据围岩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 钢筋砼和素砼,厚度为35 cm和45 cm;排水采用直 径50 mm弹簧波纹管作横向排水,纵向采用直径 100 mm弹簧波纹管通过三通连接横向排水系统和 洞内排水,防水结构采用EVA复合防水板+S8防 水砼。 蓄 田 依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的 位移发展趋势,决定二衬施做的最佳时机对隧道施 工安全和二衬的长期安全承载是重要的。监理的任 图1 地层一支护曲线 监控量测的关键在于判定围岩的最终稳定状态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在何时出现?理论上的适时 支护时机受到施工工序安排的影响,一般找不到围 务之一,是根据初支或围岩的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 的收敛或发散情况,决定是否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支 护,是否允许其进行二衬施工,因此,正确判读前述 位移的性质是隧道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根据八盘山公路隧道的监控量测实践,从 监理的角度介绍了监控量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 收稿日期:2006—01—25;修回日期:2006—04—24 岩压力的最小值点,而是由围岩和初支共同承担围 岩压力,实际测到的拱顶下沉和收敛值是围岩和支 护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一般情况下,通过调整支 护强度和加固围岩来达到围岩+初支联合支护的最 终稳定状态。 作者简介:魏瑞芬(1969_-),女,山西武乡人,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0- 山西交通科技 2006年第3期 根据地层一支护反应曲线,可以根据地层和支 护睛况,及时、安全地调整施工开挖进度,保证合同 工期。 1.2位移监测布置图 根据隧道断面的大小和地质情况,位移监测断 面一般有3点式和5点式2种。监测的内容主要有 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和水平收敛。 监测断面沿隧道长度的布置密度按照规范要 求¨l,在不同级别的围岩中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 情况下,由于围岩中节理、裂隙、地下水和岩性等因素 的不确定性,使得监测断面沿隧道长度方向的布置密 度随前述因素必须有所调整,以反映围岩的真实状 况。此外,也应考虑到设计对于位移监测的要求。 对于八盘山公路隧道项目,设计的监测频率和 密度见表1。 袁1 八盘山公路隧道设计的监测频搴和密度‘ 量测时段 量测断面设置间隔 周边收敛 拱顶下沉 l d—l5 d 每10m一5Om一 1次/d 2次/d 1次/d一2次/(1 16 d—1个月 个断面.测点应在l挖面2 m范围内尽 珏 一 1次/2 d 1次/2(1 1个月一3个月 快设置,在爆破后 1次/周 2次/周 1次/周 2次/周 3个月以后 前测读初次读数 24 h内或下次爆破 1次/月 3次/月 1次/月 2次/月 八盘山公路隧道的地质基本为平层,从开挖暴 露的地质情况来看,毛洞边墙的稳定性较好,需要进 行密切监控的部位在于拱顶和起拱线部位。施工过 程中发现,拱顶的水平岩层受到爆破振动和冲击的作 用,往往裂缝较多,潜在的浮石也较多;而起拱线部位 是隧道轮廓曲线的变化处,超挖和破碎岩块较多,因 此,在此隧道中,测点布置形式采用3点式(图2)。 \ C 图2 三点式布置示意圈 圉3 五点式布置示意图 2 数据处理 2.1 回归分析方法 目前公路隧道施工规范推荐以下一组曲线作为 回归分析的备选曲线: u=Aln(1+t)+B, (1) t , (2) “ Ae一 . (3) u=A(e卅 一e一矾), (4) “= )2一( , (5) ¨=Aln( ), (6) 1_to 式中: ——测点的累计位移(包括拱顶下沉位移、 周边和水平收敛位移等); t——第一次读数开始计算的时间,d; 幻——开挖结束到第一个读数经历的时间; , ——回归系数。 式(1)~式(3)通过适当的变换,可以化为线性 方程,使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式(4)~ 式(6)则需要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处理。 目前可以选用进行数据处理的工具较多,对于 数据量较少的监测,也可以手工进行计算。但要在 以上6条曲线中选出与监测数据相关系数最大的一 条,最好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2.2 最终收敛趋势的确定 由于围岩性质的高度不确定性,动态施工在隧 道工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不断揭露的新的地 质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是动态施工的一个重要 的内容。是否需要调整支护参数,则是用上述回归 分析所得到的那条最优曲线,以它的发展趋势判断 最终位移是否趋于收敛而定。 目前,多数情况下,围岩的最终位移值是取最优 曲线的收敛值。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围岩的位 移值变化较小时,一般可以认为它已经处于稳定状 态。但是,在位移变化较大,支护参数调整频繁的情 况下,简单地使用最优曲线的收敛值并不可靠。限 =F篇幅,这一点不在本文讨论。 3 安全评估 ’ 隧道位移监测的目的有二,其一,评估新近开挖 地段围岩的短期稳定性,在不利情况下,及时采取加 固措施;其二,判断围岩和初支的最终稳定状态,决 定进行二衬的最佳时机,使二衬承受的长期荷载为 最小。 安全评估主要依据洞内监测所获得的、随时间 变化拱顶下沉值、周边位移收敛值和水平收敛值。 评估的准确性依赖于上述数据的第一次读数的及时 性,因此,要求这个数据必须在撬顶和初喷砼完成后 马上进行测读。同时,要结合前方掌子面的开挖支 护情况观察数据的波动规律,通过回归分析,使曲线 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施T进展情况,反映围岩内部的 变形情况。 评估标准依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规 定,如表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魏瑞芬:八盘山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监理与监控量测 表2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式中:a,b,c,d为待定系数。 围岩类别 覆盖层厚度/m 式(8)则存在最大值y =o. 小于50 50~300 大于300 Ⅳ 0.10~0.30 0.20—0.50 0.40—1.20 回归的结果显示,双曲线模型也可以很好地反 Ⅲ 0.15 0.50 0.40~1.20 0.80—2.00 映水平收敛的变化趋势,其最终收敛值为29 mm. Ⅱ 0.20~0.80 0.60~1.60 1.00—3.00 由于二者的结果比较接近,这里只根据HILI 回归 4 八盘山公路隧道位移监测实例分析 曲线来进行判断。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判定: 洞门、Ⅱ类软弱围岩、Ⅱ类和Ⅲ类浅埋地段是八 a)虽然观测数据有限,但此段的拱顶下沉和水 盘山公路隧道的监测重点。在这些地段,洞顶和侧 平收敛将会趋于稳定。拱顶下沉值最大不超过4l mm, 壁稳定性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点监测内容,因此,位 水平收敛最大值不超过29 mm. 移断面监测的距离较密,安全评估过程具有一定的 b)在同一分类的地层中,本次监测分析结果验 代表性。 ’证了平层会在拱顶产生较大的下沉,边墙相对之下 根据八盘山公路隧道的地质情况,确定上述位 则比较稳定,因此,后续施工仍然要加强超前预支 移监测的形式采用三点式。测试内容包括拱顶下 护,减少拱顶下沉。 沉、水平收敛和周边收敛。表3为里程LK37+900 C)由于目前的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数值上已 的实际监测原始数据。 经接近最大值,因此,此时可以进行二衬的施工。 表3 里程LK37 4-900监测原始数据表 d)从长期的观点看,由于初支和围岩联合支护的 测读时间 累计拱顶下沉 累计水平收敛 d mm mm 最终位移尚未完成,二衬将会承担一定的形变压力。 l 0 0 2 7 8.O6 5 结语 3 13 15.17 4 19 21.16 ・ 通过监测隧道周边位移来判断围岩是否处于稳 5 24 23.99 定状态,以适时安排二衬施工是新奥法的内容之 6 28 25.96 7 31 27.16 一。本文介绍了位移监控量测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八 8 34 27.83 9 36 28.13 盘山公路隧道的位移监控量测和安全监理实践,讨 10 37 28.23 论了如何根据位移监测数据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安全 l】 37 28.28 12 37 28.30 评估以及进行二衬施工时机的确定。遵照文中的方 13 37 28.31 14 37 28+31 法和过程,八盘山公路隧道的洞内施工安全评估及 考虑到规范推荐的6条曲线的局限性,本文的分 监理工作进展良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析采用广泛性更好的非线性回归方法,使用分析软件 参考文献: Origin进行数据处理,所得的最佳回归曲线如下: 【1】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JTJ O42—94 公路隧道 ), m啄 , (7) 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21关宝树.隧道力学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 式中: …为曲线的最大值;k,g/,为待定系数;t为时 社,1993. 间;y为位移值(拱顶下沉值或水平收敛值)。 【3】孙军,侯学渊.地下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_Ⅱ一南, (8) Th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Bapanshan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WEI Rui.fen (Shan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mpany of Communications,Taiyuan,Shanxi 030012,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Bapanshan highway tunnel,from monitoring measurement,data processing,safety evaluation etc.,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ethods,process,effect of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ment. Key words:tunnel;construction;safety;supervision;monitoring;measure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