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济 纵 横 詈●—一蠢 皇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 李克荣王淳赵凤华郝丽琴姜静 建 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出发,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与时俱进地 解决“ 农”问题、造福亿万农民群众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 举措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 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 务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模式各 异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水平不 平衡.新农村建设又有其特殊性.任务十分艰巨 科学确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是制定新农村发 展战略,指导新农村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行政村是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单元.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 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 问题.有效监控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于推进河北省新农村 建设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评价体系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 便于农村组织和广大群众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攻 方向.增强信心和决心 笔者基于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主 义新农村评价标准研究”.从省情和发展需要出发.在深入开 展农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行政村为对象的新农 村建设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在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建立考核评价 指标体系的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项基本原 则,以中央确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基本框架,将其分解成若干具体 项目作为初选指标.结合开展农村实际调查对初选指标进行 筛选和优化.最终构建了包括以下五大项26个指标的新农 村建设村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生产发展 共5个指标 其中“年人均农村经济总产值”“非农产业 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等3个指标 主要反映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 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状况以及农业生产经营 组织化程度:“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和“机械化 生产率”两个指标是用以反映农业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水 40隧 圜2009 ̄5 平、水利条件和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生活宽裕 共7项指标。其中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 “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农村家庭电话拥有率”4个指标 的测评内容是农民的富裕程度、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生 活质量:“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指 标测评的内容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程度:而“村 贫困人口发生率”指标的测评内容则是农村的贫富差距状 况.通过设置这一指标体现了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这一新农 村建设核心目标的强化 (三)乡村文明 共6个指标 其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民技能 培训覆盖率”是用以衡量新农村建设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方面成效的指标, “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家庭有线电视拥有率”和“农村家 庭电脑普及率”则是反映农村文化娱乐方式改变和信息化程 度的指标.而“村民对村治安满意度”则是反映农村法律意 识、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程度的指标。体现促进农村教育、卫 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状况 (四)村容整洁 共7个指标 包括“有无房屋建设规划”“村内道路硬化 率 ‘村庄自来水人户率”“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户使用清洁 能源比重 ‘农户使用卫生厕所比重”以及“村庄绿化率”.用 以综合反映村容村貌的规划与改观状况、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的完善程度、农村人居条件与生活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等方面的状况 f五1管理民主 共两个指标 用“一事一议制度村民参与率”和“村民对 村务公开满意度”两个指标来反映政务公开和村民自治的实 现程度.是衡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和基 层管理是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指标。 二、目标值的确定 对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评价.需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和问题 的应对之策,更是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 之计:不仅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而且贯穿于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在目标值的确定过程 中.我们参照了以下两方面的依据。一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内 在逻辑 新农村指标体系是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各指 标之间是互相制约、协调一致的。因此,目标值的界定要考虑 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期望与可能。社 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未来农村的美好向往.又必须是经过努 力所能达到的 因此。确定目标值要同时考虑到前瞻性和可 行性 我们结合国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十一五”规 划.同时考虑了与河北省的规划目标相衔接.经过实际调研 和测算.并借鉴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评价体系涉及 各项指标的具体目标值见(表1)。 表1 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标体系 项目 指标 目标值 权重 备注 人均农村经济总产值 2万元 6 生 非农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70% 4 产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 ≥9O% 5 发 积比重 展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 >5O% 4 机械化生产率 ≥85% 6 农民人均纯收入 ≥8000兀 4 恩格尔系数 ≤39% 4 负向指标 生 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 ≥40m 3 活 宽 家庭电话拥有率(%) ≥9O% 3 裕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 4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 ≥8O% 4 村贫困人口发生率 O 3 负向指标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9年 4 乡 农民技能培训覆盖率 50 4 村 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 7 4 文 家庭有线电视拥有率 ≥90 3 明 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 )20% 3 村民对村治安满意度 ≥9O% 4 有无统一房屋建设规划 1 3 有为1. 无为0 村 村内道路硬化率 ≥95% 4 容 村庄自来水人户率 ≥9O% 4 整 垃圾集中处理率 ≥8O% 3 洁 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比重 ≥80% 2 使用卫生厕所比重 ≥80% 3 村庄绿化率 ≥40% 3 管理 一事一议制度村民参与率 ≥95% 3 民主 村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 ≥95% 3 经 济 纵横 詈 三、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 新农村评价体系是集合了多项指标的复杂系统.指标的 权重是对于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权衡和评价。通过权重分 配。体现出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在重要性和难易度上的差 别 我们在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 询法即德尔斐 ̄(Delphi)确定了各项具体指标的相对权重, 赋权结果见表1 四、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本研究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实际测算.以单 向指标达标程度和各项指标的综合实现程度来衡量新农村 建设的建设水平和成效 第一步:首先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f无量刚化)处 理.并通过指标同趋势化.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测算 出单个指标的达标程度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单项指标达标程度: [ 该指(正标向的指实标际,值即/该指指标标取值的越目标大值越好×1) 0% y ll ∑ p X 该指标的目标值/该指标的实际值×100% ll (逆向指标,即指标取值越小越好) 2 单个指标达标程度最大值为100%(如果超过100%.取 n 值100%),达到100%表明该指标已经达到新农村建设水平。 第二步: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模型. 依据各单项指标的实际得分和权重系数计算出新农村建设 综合实现程度。 式中:Y为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实现程度),Pi为 第i项指标的权重系数.Xi为第i项指标的达标程度.n为指 标总个数。 注:本研究为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课题名称: 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编号:074572010—4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隧卿囝2帅9年第5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