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进展(续)

来源:知库网
国内外无卤阻燃剂 昀。寄麝誉寄 (续) ■ 周 勇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无卤阻燃剂的种类及阻燃机理,包括无机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一氮系阻燃 剂、硅系阻燃荆、锑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钼系阻燃剂、可膨胀石墨阻燃剂等。并对今后阻燃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卤阻燃剂;阻燃机理;研究进展 (5)硅系阻燃剂。 硅系阻燃剂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 无机硅系阻燃剂和有机硅系阻燃剂两 Kohshiroh Mizuno[ 等采用10%沸 体材料之间对流传递,认为这是层状硅 酸盐大幅度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 石来阻燃聚降冰片烯,氧指数有了一定 提高,但不明显,主要是由于以惰性气 体释放的H,0量太少。同时,也有学者l 58  l发现了它与其他阻燃剂的复配作用也 非常明显,当添加5%沸石到APP/PER/ 的主要原因所。与传统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比,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 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f如拉伸模量、断 大类。前者兼有补强和阻燃作用;而后 者因本身为高分子材料,在阻燃的同时 对制品的性能影响很小。 裂强度)、阻隔性能热稳定性、抗溶剂腐 蚀性和阻燃性能等。因此,层状硅酸盐 阻燃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较好。 ②有机硅系阻燃剂。 有机硅系阻燃剂既是一种新型无 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碳型抑烟剂。由 于硅系阻燃剂在赋予基材优异的阻燃 ①无机硅系阻燃剂。 无机硅系阻燃剂通常是指多孔类 硅酸盐阻燃剂以及层状硅酸盐阻燃剂。 PP复合材料中时,氧指数从31%猛增到 38%,效果相当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复 配将是可以发挥该类阻燃最大效用的 必然手段。 A.多孔类硅酸盐阻燃剂:常用的硅 酸盐类阻燃矿物有沸石、伊利石等。大 多数硅酸盐类矿物中都含有水f吸附水、 B.层状硅酸盐阻燃剂:自1958年 Bluxnstein及其合作者成功地使吸附在 层状硅酸盐片层间的丙烯酸甲酯聚合 结构水),在遇热时,这些水先后蒸发失 去,可以带走部分热量,又可以稀释可 性能之外,还能改善基材的其他性能 (如加工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能等), 制备了“层状聚合物”(1ayer Poylmer)以 来 91,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 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 泛关注。 燃气体,起到了阻燃抑烟作用。硅酸盐 中的Si0 在燃烧时生成的白碳黑,也是 一生态友好,阻燃材料的循环使用效果较 好,能满足人们对阻燃剂的严格要求, 所以近几年硅基阻燃剂及其阻燃技术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机硅系阻燃剂是 一种较好的无机阻燃消烟剂。其作用是 在燃烧时,在聚合物表面形成Si0,坚实 的覆盖层,起到较好的绝热屏蔽作用;此 Gilman等 系统地研究了队AP一6、 PS和聚丙烯(PP】/粘土纳米插层杂化材 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树脂 相比,仅仅2%的蒙脱土使其最大热释 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 外,燃烧时,雾状悬浮的二氧化硅与有 机物相互作用生成硅碳化合物,同时和 燃烧时生成的游离基一起阻止生成挥 发性物质而增强阻燃性。再者,这类物 质一般为多孔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 的非卤阻燃剂,能促进炭的生成,提高 炭层的稳定性和改善炭层结构,该炭层 放速率分别降低了63%、48%和70%,但 其烟密度有所增加。通过透射电镜对其 炭层分析表明,层状硅酸盐在炭层中形 成纳米级的层状阻隔层,可有效阻隔可 还具有一定的抑烟作用。据报道l6]1,加入 A1(OH) 或Si0 可提高聚丙烯膨胀体系 的绝热性能,但LOI却下降;添加一定量 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使蜂窝状炭结构更 加稳定和致密,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的 积,能够吸附高分子材料燃烧时所产生 的烟和一些有毒气体,起到抑烟作用。 燃性小分子和热,在火焰燃烧区域与本 作者简介:周勇,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改性工程塑料研发。 ApHt2012 3】『 LOI值。 有机硅系阻燃齐 可通过与互穿聚 合物网络fIPN)部分交联类似的机理与 聚合物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阻 燃剂在聚合物内的流动,因此有机硅系 阻燃剂无迁移现象。有机硅阻燃材料在 燃烧时,开始熔融的阻燃剂穿过基材的 缝隙迁移到基材表面,形成比常规炭层 更致密稳定的含硅焦化炭保护层,保护 层的结构与组成因阻燃体系的不同有 所差异 。形成的炭层结构加强了隔热, 且断绝了氧的供应,同时阻止了高聚物 热降解挥发物的逸出以及防止熔滴滴 落等,从而取得了阻燃作用。 聚硅硼氧烷阻燃剂,聚硅氧硼烷是 指分子主链上包含Si—O—Si键、Si—O—B 键和B—O—B键的聚合物。将硼元素以化 学键的形式与硅氧烷形成共聚物,可实 现B和si在同一分子链上的协同阻燃 作用。周文君例制备了一种用于PC的聚 硅硼氧烷阻燃剂。由于B和Si在同一分 子链上,解决了硼化合物与聚硅氧烷以 物理混合的形式加入到PC中时复合困 难及分散不均等问题。在PC中添加质 量分数为3~5的该阻燃剂,即能使材 料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V-O级,且得到 的阻燃PC机械性能好、透明度高、耐刷 洗、无腐蚀性、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部分硅系阻燃剂已经市场化,如美 国的GE公司SFRIO0(-种呈透明粘稠 状的硅酮聚合物)和美国道康宁公司的 D.C.R.M系列硅粉改性剂。目前已有高 聚合的颗粒状SFR一100,使其更适合于 在高聚物阻燃加工过程中应用。我国四 川I晨光化工研究院已经批量生产与美 国SFR一100相近的硅系列阻燃剂。f3本 与德国相续开发了硅系阻燃剂,广东佛 山光华填料公司也开发了用于抑烟的 有机硅粉末I641。已有报道[6s]SFR一100用 于阻燃PE、PP等聚烯烃,只需很小的用 量即可满足一般阻燃要求,并能保持基 材原有的性能,若提高用量,则可赋予 30 April 20 72 基材特别优异的阻燃性和抑烟性,使这 类阻燃材料能用于防火安全要求非常 严格而前述阻燃体系又不能适用的场 所。所以,有机硅也是很好的阻燃协效 剂和加工助剂。部分有机硅系阻燃剂因 其价格、工艺因素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只处于实验室阶段。简化合成工艺,降 低生产成本,加快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的 进程刻不容缓。 (6)锑系阻燃剂。 锑系阻燃剂是最重要的无机阻燃 剂之一,包括氧化锑、硫化锑、卤化锑、锑 酸钠、锑酸钾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三氧化二锑(Sb 03)。但是,Sb20 单独使 用不具阻燃性,通常作为辅助剂,与其 它阻燃剂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如卤一锑 并用{66-671,可大大减少阻燃剂用量。sb20 和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广泛应用 于各类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美国Laurel 公司生产的ATO阻燃母粒(牌号Ultra— fine I),平均粒径仅0.25p,m,这种超细 ATO母粒较易分散,无尘,可使阻燃基 材获得较佳的机械性能。现在,国外氧 化锑产品的细度一般都采用0.01一ll,zm。 采用氧化锑与氢氧化铝、硼酸锌、氟硼 酸盐、钼化物等复配,不仅可以减少氧 化锑用量,而且发烟量也大幅度降低嘲。 但锑价格较昂贵,发烟量大,剧毒,现正 在开展锑复合阻燃剂、超微细Sb O 阻 燃剂、锑替代阻燃剂的研究开发。 (7)硼系阻燃剂。 硼系阻燃剂是一类应用较早,常用 的无机阻燃剂,品种较多,主要有偏硼 酸铵、五硼酸铵、偏硼酸钠、氟硼酸铵、 偏硼酸钡、硼酸锌,其中以硼酸锌为主, 组成2ZnO・3B O ・3.5H O,国外80年代 末已经有了关于硼酸锌阻燃的报道 。 硼酸锌低毒、价廉、发烟少、着色强 度较低;具有较高的脱水温度(>300 ̄), 超过大多数聚合物的加工温度,其作用 机理是在3O0℃开始释放出结晶水,吸 热并释放水形成保护层,同时也能形成 玻璃态无机膨胀层;其中的产物B:O 在 325T;软化,500%开始流动,阻碍挥发 性可燃物的逸出,同时还催化聚合物脱 水炭化,形成固相覆盖层,隔绝燃烧的表 而空气。在卤化物存在下,硼锌反应生成 卤化硼、卤化锌等,它们能抑制和捕获游 离的轻基,阻止燃烧连反应,阻止火焰继 续燃烧,并能发挥消烟灭火的作用。此 外,它的折射率与多数聚合物折射率相 近,因此保留了树脂的半透明度。 Bourbigor S等 报道了硼酸锌与氢 氧化铝、氢氧化镁在阻燃EVA(EVA含 量24%)中的协同效应。相对于单独使 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将硼酸锌与它 们合并使用,能获得更高的氧指数。结 果表明,加入该并用阻燃剂后,硅橡胶 的氧指数最大可达到33%。在无卤阻燃 体系中,除常见的无机阻燃剂外,磷系 阻燃剂也是研究热门之一,林晓丹等l 71 l通过氧指数、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SEM)研究了硼酸锌在膨胀型阻 燃聚丙烯中与聚磷酸铵的协同阻燃作 用。相信随着环保要求的f3益严格以及 人们需求的提高,硼酸锌必将因其自身 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 (8)钼系阻燃剂。 钼系主要包含有三氧化钼、八钼酸 铵、八钼酸三聚氰胺、钼酸钙、钼酸锌 等。目前用量最大的是三氧化钼和八钼 酸铵,广泛应用于PVC、橡胶、纤维等的 阻燃和抑烟。但钼化物资源有限,价格 昂贵。 钼化合物的阻燃机理一般认为: 钼化合物在凝聚相中以Lewis酸以路易 斯酸机理催化聚合物形成反式多烯,使 聚合物不能环化生成芳香族环状结构, 增加成炭量,提高氧指数,减少可燃性 组分,降低生烟速度和密度,从而达到 抑烟目的。 自从1990年克莱马克斯钼公司研 制出 一三氧化钼阻燃抑烟剂后,全球 许多公司又相继研制出钼酸盐阻燃抑 烟剂。美国、日本、意大利 等国家开发 出了一系列不含铵的钼酸盐抑烟剂,能 耐200 ̄(2以上的加工温度;另外,钼化合 物与一些其他阻燃剂有协同效应,可以 复配使用173,741。目前,钼类化合物作为阻 燃剂的研究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尽管 我国钼化物阻燃抑烟剂取得了一定成 绩,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 距,为此发展新型钼化物阻燃抑烟剂已 迫在眉睫。一般来说,阻燃抑烟剂加入塑 料中,一方面要求混合均匀,呈分散态; 另一方而要求粒度小,活性高,所以其性 能与粉末的粒度关系密切,粉末粒度控 制的研究将成为改善粉末性能的关键。 (9)可膨胀石墨阻燃剂。 可膨胀石墨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一 种物理型膨胀阻燃剂,它具备适宜的初 始膨胀温度f一200 ̄(2),并能在500 前达 到最大膨胀体积,且膨胀后的石墨层具 有良好的耐热性,较低的导热系数。长期 以来,可膨胀石墨一直广泛使用在密封 材料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 阻燃领域中的应用才得到重视和研究。 其阻燃机理是通过自身体积的膨 胀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隔热、隔氧 作用的膨胀炭层。它一方面可以减少热 量对被阻燃基材的辐射,降低表面温 度,抑制或阻止基材的进一步降解或燃 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热降解产生的可 燃性气体在气相和固相扩散,抑制或阻 止火焰的进一步传播,由此达到阻燃的 目的口 。 目前,可膨胀石墨作为一种非常有 应用前景的阻燃剂,大多使用在聚氨酯 泡沫塑料[761、聚乙烯 ,781、涂料及密封材 料中,在PP中应用的文献报道还很少[791。 Reshentikov的研究表明18Ol,膨胀炭层必 须具有一定的刚性才能发挥阻燃作用。 炭层越厚,结构强度越高,炭层越紧密,炭 层的屏蔽作用和阻燃效果就越好。如果 能够说明炭层之间强度的差异,将有助 于了解造成不同配方之间阻燃效果差 异的原L大j,同时也指明了国内外学者将 来所应研究的方向。 3.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势必要 求阻燃剂向着高效、低毒、低烟及与高 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的方向发展,这为今 后阻燃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无卤化趋势。 卤素阻燃剂因其用量少、阻燃效率 高且适应性广,已发展成为阻燃剂市场 主流产品。但卤素阻燃剂的严重缺点是 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炯和有毒且具腐蚀 的气体,可导致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 属物件的腐蚀及对环境的污染;对人呼 吸道和其它器官的造成危害,甚至冈窒 息而威胁生命安全。开发无肉阻燃剂取 代卤素阻燃剂已成为世界阻燃领域的 趋势。 (2)抑烟化趋势。 正如前面所述,火灾中发生的死亡 事故80%是由于燃烧所释放的烟和有 毒气体的窒息造成的。研究开发新型阻 燃剂,降低材料燃烧时的炯量及有毒气 体量,成为近年来阻燃领域中的重点研 究课题之一。目前采用的抑烟剂主要以 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主 要有硼酸锌、钼化合物及其复配物、镁 锌复合物、二茂铁、氧化锡、氧化铜 等。此外,某些无机填料同时具有阻燃 抑炯的功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多孔炭层 也具有阻燃和抑烟的双重作用。 (3)发展超细化与表面改性趋势。 无机阻燃剂具有毒性小,安全环 保,性能稳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 点,正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尤其是随 着阻燃剂无卤化的趋势的影响,新型无 机阻燃剂的开发显得异常活跃。但无机 阻燃剂的添加量大、阻燃效率差,对制 品加丁性能和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因 此,超细化与表面改性是能发挥无机阻 燃剂自身优势的必要前提条件。 (4)开发复配协同体系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阻燃剂总存 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12,SOl,而且使用单一 的阻燃剂很难满足愈来愈高的要求。阻 燃剂复配技术可以综合两种或两种以 上阻燃剂的长处[47,551,使其性能互补,达 到降低阻燃剂用量,提高材料阻燃性能、 加工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等目的,同时 能寻求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代阻 燃技术中,阻燃剂复配技术是一个极其 重要的方面,并已成为阻燃剂发展的必 然方向。 参考文献 [57]K.Mizuno,T.Ueno,A.Hirata,T.Ishikawa, K.Takeda,Thermal degradation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polynorbornene by a zeo— lite[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7(92):2257—2263. [58]H.Demir,E.Ark 1S,D.Balk/3se,S.[Tlk n, Synergistic effect of natural zeolites on lfame retardant additives【J1.Polymer De- 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5(89):478—483. [591A.Blumstein,H.E.RiesJr.,el a1.Mono— layer properties of a crosslinked inser— tion poly(methyl methacrylate)[J].comptes rendus,1958(246):1856. 【60].1.W.Gilman,Flammability and ther— eral stability studies of polymer layered- silicate(clay)nanocomposites[J].Applied Clay Science。1999(15):31—49. [61]李风岭,张桂云.反应型聚酯复合材 料阻燃性能研究[J1.化工新型材料,1999 (27):14—17. [62]唐皓,敖曼,师恩启,等.环保型阻燃剂 的研究与应用阴.辽宁化工,2007(9):622— 624. [63]周文君.用于聚碳酸酯的聚硅硼烷阻 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1033330[P]. 2007-04-09. 【64]邹盛欧.塑料阻燃剂进展[J].现代塑料 加工应用,1998(10):49—53. (下转第49页) April20 J2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