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_1000003924559811

来源:知库网
产业

探讨CHANYE●TANTAO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AStudyontheCurrentOperating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SmallandMedium-sizedFitnessClubsinChina

陶李军,李海

TAOLi-jun,LIHai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几所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影响健身俱乐部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现状;对策

Abstract:Thispapersurveysandanalyzesthecurrentoperatingstatusofsmallandmedium-sizedfitnessclubsinHunanProvincevialiteraturereview,questionnaire,fieldwork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Thenthepaperana-lyzes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thefitnessclubs,andaccordingly,itputsforwardthetheoreti-calguidanceonit.

Keywords:fitnessclub;currentstatu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56(2012)12-0113-01doi:10.3969/j.issn.1005-0256.2012.12.05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大大推动了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各种档次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也迅速发展起来。根据湖南省几所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寻求解决方法,为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湖南省几所健身俱乐部教练、管理者、会员共发问卷200份,收回189份,回收率为94.5%,同时收集有关信息、资料,通过比较、演绎、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2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分析

湖南省几所健身俱乐部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跟沿海城市相比较而言,起步比较晚,健身内容比较单一,男性以器械练习为主,女性以有氧健身操、肚皮舞、有氧拉丁、瑜伽为主的健身运动.在其他健身方面只有一家设有专业拳击台。还有几家是专门的女子健身会所,且健身俱乐部均是私人经营、规

很少有配套的服务设施。最大的面积也只有1600平模不大、

方米,里面的硬件设施也比较陈旧,数量极其有限,跟发达城市相比较,健身俱乐部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管理模式上也比较单一,主要以会员制管理模式为主。此外,从调查中还了解到,各俱乐部当中,经营情况好的为数不多,60%的俱乐部经营惨淡,其收入只能勉强支持场地租金和教练工资,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发展。3影响中小型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3.1市民对健康生活意识的认识

根据问卷调查,到健身俱乐部参加锻炼的92.3%是20—30岁这阶段的青年,5.4%是30—35岁的中青年,而只有2.1%的人是属于35—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老年人几乎为1%以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太过于单一,没有真正的向全市市民开放,应针对不同的年龄开设各种专场,以达到充分吸引各类消费者,使经营内容多样化。

虽然,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人们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提高,但真正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把休闲时间充分利用的人还是不多。根据调查显示,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扩大社交圈或是其他方面的利益的只有42.8%,而剩下的57.2%都处于一般或消极状态,他们认为打牌、唱歌、喝茶同样可以放松心情。因而,在这种情况

下发展健身俱乐部产业市场还比较狭窄,但假如能把剩下的

57.2%的市民调动起来,我市的健身俱乐部产业的市场还是有着广阔的空间和较大潜力的。

3.2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缺少专业人才

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管理人员、教练

他和普通维护人员。管理人员主要指投资人和各行政管理者,

们是俱乐部的核心。教练和普通维护人员对健身俱乐部的正常运作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练员应该熟悉相应运动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消费者提供正确有效的运动方案和日程安排。目前中国的教练员认证制度已经基本完善,所以,在聘用教练员的时候要有标准和尺度,根据俱乐部的定位选择合适的教练人员。而我市的各俱乐部对这两方面的人才要求都不高,有的俱乐部为了减少员工工资,对教练员的要求低之又低,只要有个人在前面带就可以了,而不知教练员的水平将直

一个会接影响到会员的选择意向。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

员离开俱乐部的理由很大部分是由于教练的水平。3.3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策略尚需完善

健身俱乐部90%属于场地租赁和承包经营。租赁费用的

经营成本就低,俱乐高低直接影响到经营情况。租赁费用低,

部收取会员费就会降低。反之租赁费用高,经营成本就高,俱乐部收取会员的会费就会增高。根据有关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研究理论,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价格是最具刺激性和敏感的因素之一。因此,会费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会员的吸收情况,在场地、设备、服务相差不多的情况

费用低的场地一下,价格稍低一点对会员更有吸引力。同时,

般比较小或位置偏远,吸引客源比较困难。而场地比较大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如体育馆、舞厅、会堂等一般租金都很高,这就给俱乐部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对一些健身俱乐部的收入支出

(下转第115页)

第一作者简介:陶李军(1972-),女,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

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ofPhysicalScienceEducation,Yueyang414006,China.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第20卷第12期

2012年12月

113

产业

苏州进一步开展体育舞蹈的可行性资源比较充分,接受性也较强。体育舞蹈的草根性特征不需要大规模的技术与场地要求,可以为各阶层所接受。此外,一些传统的民俗体育资源,如龙舟竞渡、舞龙舞狮等,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整合创新,丰富市民的日常体育健身运动。

4加大开发自然地理资源

结合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是当今体育锻炼全民健身的必然要求,苏州具“东方水城”美誉,其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有着丰富的水文化旅游资源,从而衍生出了一些水文化体%,

育旅游资源。目前,苏州开发水文化体育旅游的精品个案有:水乡特色民间体育活动船拳、太湖的龙舟竞渡、苏州乐园水上世界等项目已渐进成熟,是苏州精品的典型。因此我们应结合苏州特色文化,挖掘山水文化创造的多种形态的旅游文化,打

花样游泳、跳造更多地适合各阶层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游泳、

水和水球运动等。苏州市区分为平江区、金阊区、新区、园区、吴中区等几部分,各地占有自然资源有所不同,应该因地制宜。例如结合区域内自然资源开展攀岩、竞渡、游泳等比赛项目,同时结合园区独墅湖体育中心、吴中区国际教育园体育中心等设施资源,进一步开发体育生态资源,如在保护体育生态的前提下,引入一些定向越野、野外生存、高尔夫、水上运动等项目的野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为全民健身开拓新的体育资源。

5积极利用体育竞赛资源

体育运动具有竞技性,全民健身除了可以使人强身健体外,更重要的是享受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竞争协作的精神面貌。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承办一些较高层次的体育竞技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民(上接第113页)调查发现,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的会费、运动服装、健身营养品、小型器械的销售等,其中,会费占主要部分。而支出

教练和员工工资、水电、税收等,其中场费用主要包括场租费、

租费占很大比重。许多健身俱乐部的收入除去支出部分已经所剩无几,很难再有资金去做其他项目的开发。使得这部分业主对俱乐部的发展和将来很担忧。

3.4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管理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健身俱乐部主要提供的消费方式分为:会员制消费、各种培训课程和普通的日消费。据调查访问,各俱乐部都以会员制为主,会员制的健身俱乐部是通过引导健身消费者进行长期的健身消费,而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保证的一种普通的营销方式。目前,我国的健身俱乐部推行的会员制,主要涉及会员级别,按照服务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限度,将会员分为几个级别,比如:金卡、银卡、铜卡会员等等,越是高级别的会员,越是可以享受更高和更全方位的健身服务和更长时间的消费权利,同时,也要支付更高的费用。而根据调查访问,大部分俱乐部所推行的会员制只是在价格上得到一定的优惠而已。这种把会员卡看做是公交系统的月票,认为会员制的单位消费额比日消费额要低是对会员制的一种误解。因此,在会员制度中做好会员的信息反馈管理同时,以问卷或口头调查的方式,建成俱乐部与会员之间的双向信息联系在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4建议

1.引入先进的多种经营模式

健身俱乐部不仅只是开展健身训练这一种项目,还能够举办表演、比赛,训练自己的代表队参赛争取赞助广告费,经营体育用品服装器械,举办各种针对性的长、短期培训,出租场地

探讨CHANYE●TANTAO众的体育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

备一定的可行性。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市区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除政府补贴外,还可以争取企业资助,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运动,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加,使各区体育中心真正开放出来,降低其空置率,更好地为中下层居民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就在身边,全民参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育让城市更健康。只有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城市体育资源,才能使体育真正意义上更人性化、更生活化地改善市民生活、完善城市健康。参考文献:

[1]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话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

(1):5-6.

[2]谢英.我国大城市体育资源综合问题的开发研究[J].武汉体育

2009(7):24-28.学院学报,

[3]李建国.《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的城市体育服务变革[J].体育

2010(4):3-4,67.科研,

[4]钟华.开发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

2007(6):62-64.

[5]王美,董新光.苏州社区体育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

(2):17-23.

[6]张宏伟,虞荣娟.苏州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辽宁

体育科技,2008,(6):19-21.

[7]陈耀东,等.苏州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体育

2005,(2):48-51.与科学,

[8]王美.苏州市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哈尔滨

2006,(6):30-32.体育学院学报,

[9]袁君秀.苏州市社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调查[J].辽宁体育

2008,(6):19-21.科技,

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多种渠道搞活经营,增设备等等。各俱乐部从实际情况出发,加收入才能有能力提高员工工资,吸收高水平,高素质的指导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更新设施,为俱乐部的发展创造条件。

2.各个俱乐部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应加强相互间的来往,建立行业协会,相互之间举办比赛交流活动,互通信息,共享资讯,共同参与一些咨询、赞助等社会活动,树立健身俱乐部的良好形象,促进健身行业和健美、健身运动的整体发展,排除俱乐部之间的盲目排挤,无序竞争状态,使行业更加规范,携手培育市场,共同进步。

3.强化科学管理

各俱乐部应根据本地具名要求制定适合自己俱乐部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训练体制和管理体制。坚持科学管理,针对不同个体,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制定一系列的健身计划,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力争达到人们预期的训练目的。真正使每一个到过健身俱乐部的人身心更加健康,形体更加健美,把他们变为终身会员,使俱乐部会员的队伍更加壮大!参考文献:

[1]卓志伟.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及未来管理模式的探讨

[J].南京体育学院,2005,(2).[2]潘苑.对我省健身俱乐部产业现状的评析[J].南京体育学院,

2003,(7).[3]谢丽娜,胡泓.宁波市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

体育学院,2002,(3).[4]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名[M].上海:复旦大学出

版社.[5]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第20卷第12期

2012年12月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