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

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 秦兵马俑 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交流。

2、自读课文:

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 可联系上下文,也可。 3、指名试读课文: 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⑴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⑵ 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 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综观全文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无穷。

4、利用网络开展拓展阅读,增加对兵马俑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了解,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以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2、读题。 二、教学第二段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通过那两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 生回答,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2、课文那段话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突出了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3、己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生交流。

要读好这句化,突出那些词?

4、作者还用1号坑来举例。指明读 。

5、还有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突出了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6、规模宏大,唯物雄壮,想不详看一看?播放录象、图片。 7、齐读。 三、教学第三段

1、过度句导入,课文介绍了兵马俑那些类型? 快速读课文、画出来、指名答。 2、出示图片:

从图上观察,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佣吗? 学生观察。 3、交流:

说出是的理由,指名读课文。

说出不是的理由 那些描写和和他不符和? 4、要区分任务,主要丛那些方面? (动作、服装、生态、位置)

5、其实,我们平时描写人物,也可以从这己方面落笔。 6、你比较喜欢将军俑,还是武士俑?为什么?

那请你来读一度,通过你的朗读,使更多同学喜欢将军俑(或武士俑)。 7、课文还有许多兵马俑写的形胜兼备,惟妙惟肖,想不想看? 8、看完,请你对照课文读好,选择一个同桌介绍,可以感情朗读,也可以复述,还能自由发挥介绍。

9、指明1~2人介绍。 四、教学第八段 1、引读8段:

读完着段,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交流:

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 3、省略号表示什么?

看着这些兵马俑,你还能发挥想象,仿写一个句子吗? 4、交流。

5、是啊,他们神态个仪,多么生动传神,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在近距离的感受一下这些艺术珍品。

齐读

五、教学第九段

1、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想到了谁呢?你想对他说什么? 2、交流。

3、他的背后,蕴涵者中华民族的精神,浓缩了劳动任命的智慧,展示了华夏文明的原远流畅。

4、朗读课文。 六、写话 【教后小记】

对兵马俑大家都不陌生,它显示了秦国时的强大,更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开始教的时候,我们师生都屏着一股子劲──自豪,为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而自豪。因此,我抓住一个情字来促学。 课题的是否能读出气势对下文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于是让学生用各具特色的语调来大声地朗读秦兵马俑,结果,一个比一个读得字正腔圆,饱含深情。我一看,情已酝酿得差不多了。于是让学生到文中去找情──感受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珍贵、文物、绝无仅有。更从兵马俑的规模及形态万千来具体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