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 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__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cháng)的嘴。
b、尽(jìnjǐn)管小鱼只(zhǐ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huán)是难(nán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隐()疾()衬()桃()稳()病()村()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板书: 总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总起句 主要写什么 读分述部分 从哪几方面写的 课后小结:
翠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及按观察顺序描述的方法。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翠鸟的美丽、可爱、机敏,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2.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翠鸟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思考:
读了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汇报。
☆1、如果回答“我觉得翠鸟长得很漂亮,所以可爱。”,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
a、读课文,思考:你从哪感受到翠鸟长得非常漂亮?(翠鸟的外形)
b.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翠鸟的外的?边读边画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有关句子。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依次展示描写翠鸟外形的线描轮廓图,并让学生随课件的逐步演示说出翠鸟外形的描写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c.细读描写外形的各个部分,弄清各个部分的特点,通过词语深入理解翠鸟外形的可爱。
d、比较下面两组句子:(屏幕显示)或小黑板出示 ①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②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你们认为哪组句子写的好?为什么?结合比喻句谈理解。体会作者用上比喻句“……像……”的好处。
e.下面请同学具体说说翠鸟的可爱。随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将翠鸟的轮廓图相应部分出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再次让学生操作这一过程,同时随之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d.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多么可爱的翠鸟阿!
f、指导朗读,要读出喜爱之情来。 ☆2
、如果学生回答“我觉得翠鸟的动作很快,捉鱼本领强,所以我喜欢它。”,就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二、三自然段,并体会用词的准确。
a、课件出示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初读以上语段,思考翠鸟动作有什么特点。(迅速,灵敏)
b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从那里可以看出翠鸟的迅速,并在书中画出有关的句子,标出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幻灯片出示相应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幻灯片出示:①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飞。 ②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 ①翠鸟登开苇秆,很快的飞过去。 ②翠鸟登开苇秆,像箭一样射过来。 ①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 ②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除此之外,让学生结合“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理解翠鸟动作敏捷。
3、指导朗读。读二、三自然段,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注意语速稍快一些。
4、你知道为什么翠鸟的动作非常敏捷吗?(结合翠鸟的外形指导学生理解二者的关系。)身体小,嘴又尖又长,眼睛透亮灵活,身体小巧玲珑。
5、读后大家评议,指导后再读。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老渔翁怎么说的?幻灯片出示5、6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Ⅰ)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Ⅱ)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
(Ⅲ)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个念头?
3.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教师可作如下引导: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在作者失望以后,又产生了怎样的希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新的希望? 小结: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不但喜爱鸟,更要保护鸟,因为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扩展运用:
对比读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贴切。
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如:
①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②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 ①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飞。 ②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
①翠鸟登开苇秆,很快的飞过去。 ②翠鸟登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①它一动不动,看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②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指板书)
正是作者如此的喜爱翠鸟,才能细致观察,抓住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敏捷这一特点,写得这样的形象逼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仿说一种小动物。
(生练说、指说、评价,最后,写在读写本中的小练笔里) 四、积累好词佳句
1.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下来。
2、可以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都抄下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五、总结深化,课后实践。
课件出示: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是美丽的。而各种各样的鸟儿用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不仅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而且许多鸟还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课下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或资料。在下节语文实践课上,我们一起交流,并办一期以鸟类为专题的墙报。
翠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 小结过渡。
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的眼睛()的嘴()的爪子
()的头巾()的花纹()的外衣 ()的衬衫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读一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8.小结过渡。
三、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翠鸟的动作怎样?
⑵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⑶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
⑵比较句子: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⑶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⑷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⑸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⑶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⑷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⑸汇报讨论情况。 ⑹比较句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⑺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动作敏捷? 理解句子: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⑻指导朗读。
4.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
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⑴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⑵自选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⑶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翠鸟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
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知识梳理 1、词语积累:
翠鸟 苇秆 腹部 衬衫 透亮 又尖又长 清脆 一眨眼 泡泡 逃脱 饲养 渔翁 石壁 打消 念头 2、优美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 设计理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就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__的教学重点就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就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习方法 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快乐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片)
介绍: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题。 2.思考:
(1)翠鸟就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就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翠鸟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齐答:鸟的叫声。
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生1:我喜欢鹦鹉,因为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我家就养了一只,早晨,我总是对妈妈说:我上学去了。它就学着我的样子,说:我上学去了。真好玩,妈妈说,这叫鹦鹉学舌。
生2:我喜欢鸿雁,因为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生3: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
生4: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生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生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__读一读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它长得小巧玲珑。 生2: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
翠鸟很会捉鱼,眼很尖,小鱼是逃不过它的眼睛的。 生4: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生1:喜欢它漂亮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 生2:我喜欢它捉小鱼很机灵。
「以上通过谈了解,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一句同学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_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将学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学习热情之中」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这里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生评:头部羽毛是橄榄色,还应该有花纹,课文中讲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嘴画得可以,又尖又长。
师: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并给大家介绍一下。 ……
「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具体述说了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须依书靠本地落实到每句每词,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
师:请到前面操作并给大家介绍一下翠鸟的外形? (一生介绍)
「此处课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写作顺序。学生越是兴致盎然,越是聚精会神,越是与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同步,很好地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样子,练习说一说正是
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
(学生热情高涨,师生互读。)
师:我们比赛完了,各位小评委,评一评吧。 生1:我觉得__
同学把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读得快一些,很到位,说明了翠鸟捉鱼的速度很迅速。 生2:我觉得__
同学应把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读得再慢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翠鸟捉鱼的速度快。
生3:老师,我觉得您读得比较好,因为你把悄悄地读得又慢又轻,表现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很警惕的情景。
生4:老师,我觉得你有一些地方读得还不如我好,我读一遍好吗? ……
师:是呀。同学们的朗读水平真是太高了,我觉得一些同学的朗读已经超过老师了。我会向你们学习的。这么可爱的翠鸟,你们不想把它的形象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那就试着背背吧! (学生练习背诵,并指名背诵。)
「以师生竟争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师: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翠鸟这么可爱,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 师:是呀,老师也有这种想法。可是能捉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1: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生3: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
生4: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这一环节的设计,文道结合,渗透了生态环保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生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生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生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
师:是呀,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自留作业,自行设计,使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权力,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进而超越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