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知库网


做最好的自己

9.3李子璇

演讲台下,十位老师列台前座,后面的校友已经落定,席间以为自己仍是看客,恍然,这次我是演讲者。当主持人宣读完自己的演讲题目时,我已在台上了。记忆犹新,开场白后第一句演讲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时光穿梭到几星期之前。校园的小路旁,我与朋友正在树下看着书。细碎的光斑打到米黄色的书页上,流动,跳跃。我揉揉眼睛,老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她告诉我,学校要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演讲的内容是“经典诗文品读”,我欣然点头。老师告诉我,这次比赛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天,这不仅是对我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更是对自己勇气的挑战。

星光照亮夜幕,我抱着一本“经典诗文收录”坐在桌前,一页页翻看着,目光猛然停留在“行路难”这首诗文上,脑中的词汇如江水般连绵不绝地涌出——雄关险塞,龙楼凤阁,阿房宫冷,铜雀台荒„我随着思绪记下了这篇文章。

第二天,我满心欢喜地把这篇演讲稿交给老师。本想博得老师的夸奖,却没想老师告诉我:这篇文章字数太少,没有实际内容,只有华丽辞藻的叠加,根本不能夺得名次。我失望极了,难道一个晚上的努力就只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就在失望之际,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何不用更多的诗句将你所想象的内容串联起来呢?”我恍然明白了,心中瞬间经营起另外一番景象。我迅速跑回了教室。

我上下思量着,这样写道:“正如辛弃疾所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正是诗人有意与精忠报国的精神所在。”就这样,每当我的眼中映入一个成语,心中便浮现一句诗文,一幕幕景象被我写进纸张中。稿子通过了。

那个安然下午,我踱步在一间空旷的房间当中,大声地朗读着这篇文章。我以为天生的记忆力可以帮助我很快背过它,果然,一节课后,老师走进房间。我放下演讲稿,如同正式登台一般:“金樽清酒——”还没等我说完,老师就告诉我:“要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想象一下,作者在金樽清酒、玉盘珍馐面前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失落的心情。诵读时不仅要抑扬顿挫,还要有表情,有手势。”

我不解地望着老师,迟疑了一会,开口背诵。似乎总是没有先前那样顺利:我需要时间来思考语气,表情,字里行间充满着磕磕绊绊,甚至有好几次忘记了背诵的内容。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口气越来越生硬,面对眼前皱起眉头的老师与空白的大脑,想到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开始的演讲比赛,我的身体开始发软。

老师不焦不急,拿起演讲稿,为我读了一遍。这一次,我深深地沉浸在诗文的魅力当中,仿佛这并不是一次刻意的赞美,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欣赏。话音落定,我接过演讲稿,尝试着用心去诵读。刚开始,我的声音很不自然,仿佛是在刻意地控制语气声调。随着文章的一遍一遍朗读,熟悉,我真正发现了诗文的精髓所在。我展开声音,高声诵读,那是属于我的语言!伴随着窗外鼓动的云朵,我一遍遍练习。直到清脆的下课铃把我从朗读声中惊醒,环顾四周,老师早已离

去。我整理好衣服,清清嗓子,向着我的演讲室信然走去。 当我回到现实,已不觉走上讲台。台下的一切没有一丝知觉,只听见我的呼吸声。放眼望去,眼中一片空白,只觉得视线模糊。我首先做了介绍,然后像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样的声调,同样的语气,文字越来越轻快地脱口而出。心中无杂念,耳旁无音声。骤然,全场寂静,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我不断提示自己去说些什么,但是紧张的气氛遏制着我的想法,一心只想去回忆原文。就在这时,眼前突然呈现出清晰的景象:台下和蔼的老师和真诚的同学们,无哗然,只有耐心的等待。内心深处告诉我,要做最好的自己!“骊山四顾,阿房一炬„”我的演讲继续,台下掌声轰鸣。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回忆起今天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不必拥有敏捷的头脑,不必拥有惊人的智慧,只要在最重要的时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做最好的自己,能够造就一个奇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