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脑力、体力的透支,精神压力的增加是亚健康状态的
根本原因。适当地降低生活节奏,进行合理的心里调试才能真正脱离和远离该状态。
一、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一般认为亚健康的表现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信息过剩综合征、肥胖征等。其他如空调病、夜班病、离退休综合征、考试综合征等也属于亚健康的范畴。
1.慢性疲劳综合征 :是指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时间至少半年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好发于20-50岁年龄组,绝大多数为30-40岁的中青年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依次为:疲劳、认知或识别障碍、关节痛、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忧郁、发热、肌痛、头痛、肌无力、咽炎、睡眠障碍、淋巴结肿痛等。
2.信息过剩综合征 : 是指由于大脑长期大量接受和处理信息而造成大脑皮层活动抑制所致的各种病症的总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信息消化不良: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而来不及消化,时间一长,往往会出现偏头痛、头昏脑胀、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忧虑恍惚、精神抑郁、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以及神经性呕吐和厌食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表现,还会导致高血压、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引起紧张性休克。 ②信息干扰: 大脑中可能贮存着大量的同类信息,对各种信息接触过多,又不善于分析和处理,会变得思维混乱、言语迟疑、行动犹豫不决、判断力下降,同时还伴有心悸、易怒、冷漠、多疑等。 ③信息恐惧: 由于知识更新过快,众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知识。有些人因此而顾虑重重,出
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甚至会消极地躲避学习。
3.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系统虚弱而无器质性损害的功能性障碍。个体的素质和人格可能是其发病的基础。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环境使神经系统过度紧张,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等社会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情绪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及睡眠障碍等三个方面。
4.肥胖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为肥胖。肥胖早期属于亚健康状态。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史越长,成年后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5.空调病: 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里,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对于女性,可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月经失调。空调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感到疲倦,皮肤干燥,手足麻木,头痛咽痛,神经痛,胃肠道不适。女性还会出现月经提前或延迟、经量稀少、经期缩短等月经失调症状。 6.夜班病: 三班倒的职工,或长期上夜班者,由于生理节律被扰乱,体内“生物钟”与自然界昼夜周期的同步关系遭到破坏,因而出现种种不适症状,俗称“夜班病”。其主要表现为:头昏脑胀、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发生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偶而有发生低血糖休克现象。 7.离退休综合征: 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由此,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就谓“离退休综合征”。具体可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往返犹豫不决,整日不知干什么好;有时还会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做错事;性格变化明显,容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什么都不满意;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平素颇有修养的当事者,有时候也会一反常态而不能客观地评价外界事物,常有偏见。大多数当事者有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症状。
8.考试综合征 :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素质太差或考前连续“开夜车”,过度疲劳而导致考试前夕或临场考试时出现心慌意乱,烦躁不安,思维不能集中,回忆不起学过的知识;或是头晕目眩,手指震颤,无法工整地书写;或是气短、尿频、腹泻,不能自主。严重的可发生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血压下降而晕厥。这种“上场昏”现象在生理学上称为“怯场反应”,临床上称为考试综合征 。
二.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一)WHO的10条健康标准:
①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②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⑤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㈡亚健康的诊断: 亚健康成因复杂,表现形式繁多,不可能象疾病的诊断那样,找到“金标准”的诊断依据。目前主要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诊断。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WHO制定的健康标准,确定“非健康状态”(排除健康); ②出现身心情感方面健康低质量的状态及其体验(出现症状); ③通过体检及各种实验室、器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排除疾病);
④诊断亚健康。
在这四个步骤中,排除疾病最困难也最为重要。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这两极过渡谱中的一点,在接近健康和接近疾病的一极进行诊断往往是困难的,尤其是接近疾病极的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的鉴别时。将亚健康状态诊断为疾病,会使“患者”承受没有必要的压力、接受没有必要的治疗,个人及社会均将增加负担;而将疾病误诊为亚健康状态,则会延误患者的及时治疗,轻者增加了医疗费用,延长了治疗时间,重者则可能形成后遗症、造成残疾甚至引起死亡。
(三)常用的亚健康诊断方法有量化诊断法和MDI健康评估法:
1.量化诊断法: 即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量化分析。检查分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一级检查即一般的体格检查,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级检查不能查出病因时,可用二级检查。如运动实验、24小动态血压检测、脑电图、标准量表的心理状态测试,还可采用微观手段进行个体化体检,如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血液超高倍形态检查,与疾病相关的DNA和基因PCR检查等,都能发现人体微小的生理改变。如果各项检查结果基本为正常、正常高值或临界状态,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任何一种临床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而以难以确诊为某一疾病时,即应诊断为亚健康。
2.心理功能衰退指数(MDI)健康评估法 MDI是WHO用于对人类死亡危害最大的疾病所提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最后量化计分的一种健康评估方法。它包括对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及中风预报、恶性肿瘤征象提示、脏器病变提示、血液及过敏性疾病提示、体内污染测定、内分泌系统检查、肢体损害探测、服药效果探测等躯体性指标,以及近年来增加的心理、社交障碍指标等。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采取百分制,满分为一百分),其标准为: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