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来源:知库网
商 务 BUSINESS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 刘雯(武汉工商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

摘要:金融学课程几乎已经成为每个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因此金融学课程并不是金融学专业的特设课程,金融学课程的综合性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针对我国高校在金融学课程开设上的不足,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金融学课程的优化方向。

关键词:本科;金融学;教学

对金融领域的研究当中,再加上金融创新的速度逐渐加剧,社会上也出现大量的金融有关的就业岗位,这导致目前国内的高校对于金融学课程的开设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视。结合目前我国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所提出人才培养需要转向应用型的最新要求,为了能够顺应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金融领域人才应用技能的更高要求,大量的高校也逐渐加入到对金融学课程进行实践方向改革的队伍当中,这促使着高校包括教师、课堂、实习和实践都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金融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一)课堂教学容易忽视实践实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甚至有相当数量的

高校的金融学是纯理论教学,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非常小,学生在听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难以对实际的金融活动进行接触,这无疑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金融是一个与数字打交道、注重实际效果的课程,金融学所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光有书本的知识实际上难以应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学生如果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使用的经验,那么在工作岗位中就会缺乏操作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金融学课程几乎已经成为每个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因此金融学课程并不是金融学专业的特设课程。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会涉及到会计、财务、经济、管理、证券、银行、投资、保险等等,那么想要上好这样一门课程,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操经验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多数本科院校当中,尤其是对于非金融专业的金融学课程的排课上,安排的教师并不能够保证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即使是教师本身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也会受限于实操经验的不足而导致授课的效果不佳。

(三)大班教学,学生参与度不够

如上文所述,金融学课程几乎已经成为每个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因此金融学课程并不是金融学专业的特设课程,会计、财务、经济、管理、证券、银行、投资、保险等等相关专业也会开设金融学课程,那么在学生专业较多,学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开设大班的课堂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也会导致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参与程度下降,学生心理上不重视,教师管理上会存在漏洞的各类情况,从而影响了本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各类高校过于注重金融学课堂的理论教学,轻视了金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因此在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上容易过于单一。我国高校的金融学课堂教学手段往往都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要授课的内容,利用电子课件和黑板板书作为辅助,以教师口头描述为主要的途径来传授知识点,长久以往就会导致金融学课程与实际的金融动态脱节,学生会忽视金融市场的现状而只关心书本上的核心

246

2019年8月 营销界(第4周)

商 务 BUSINESS

原理。此外,在课程结束也就是期末的考核上,由于长期没有与金融市场产生联系,不得已而只能够以日常讲授的知识点作为考点,通过纸面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这门课程的成绩,其手段和方式过于单一。

三、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金融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行业,由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对金融领域的研究当中,这也是时代赋予金融工作者的一个历史使命和客观要求。金融学不是独立的一门学科,其综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其要求从业者能够具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如财务、会计和经济,同时金融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有要求从业者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金融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如保险、证券、银行和投资,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学习者本身在学习金融学这门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需要做足功课,打好金融学基础,并将其理论和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因此可以说金融学的课程在发展趋势上将会更加国际化和综合性,复杂程度会日益加深,所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这将会成为各个高校开设金融学课程时制定其教学目标上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发展趋势。

此外,在实操方面,由于社会性人才往往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方面也应该逐渐往应用型方面转移。国际金融将成为主流趋势,这也是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大背景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那么在金融学这门课程中,也将会融入更多的关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收支和国际货币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时量上和课程内容上将会更加的注重实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政策的现状。

四、金融学课程的优化探讨

综上所述,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甚至有相当数量的高校的金融学是纯理论教学,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非常小,学生在听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难以对实际的金融活动进行接触,这导致了金融学课程教学成果不佳,无法与社会岗位需要对接,那么就必须基于这些缺陷来改善金融学课程的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世界金融一体化程度加快,这也是源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金融行业变化很快,不关注市场就无法掌握金融的规

律也无法对金融活动进行操作,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因此,在教学上应该要完善内容,从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入手,优化上课时所授课的重难点和侧重点。笔者认为,首先要增加对金融市场的授课,尤其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现状、特征和变化发展趋势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的认识和兴趣。在金融学的课程内容设计上要更多地补充现阶段金融市场的行情,结合最新最及时的金融动向,同时和国际贸易、货币基金、保险投资、证券理财等等内容相互结合。

(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更要对教师本身的社会经验和从业历史提出高要求。教学要能够深入浅出,要能够举一反三,尤其是在金融学这门对实操要求极高的课程中,要想培养出高素质高情商的本科毕业生,就必须言传身教,因校制宜,选拔合适的学科带头人,利用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又懂金融又懂教学,知识丰富基础宽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三)改革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它培养出的金融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快速的学习能力,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培养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杰出金融人才,那么就需要重新审视培养的目标,总结起来就是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李翠萍.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OL].金融理论与教学:1-4.

[2]胡成卉.非金融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课程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99-100.

[3]王球琳,付磊,王镜然.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9):34-35.

[4]邓旭霞.应用型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09):129-131.

[5]吴萌.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09):262+264.

2019年8月 营销界(第4周)

2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