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实践报告
《荷叶圆圆》一诗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它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盛夏季节,河里那圆圆的荷叶给小动物和小朋友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文章各小节结构相同,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因此,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教学,因为我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很美、很实用,它不仅使我的课堂更生动,也让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给孩子们带来从未有过的感受。
一、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
新课标强调:低年级的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谐的教学情境是生成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孩子们的情绪最容易被鲜明的形象、美妙的声音、丰富的色彩所感染。本课的语言活泼清新,逼真的形象呼之欲出。根据这一点,我运用了跟文本内容相似的二维动画课件、荷塘景色的真实视频,使学生陶醉其中,反复涵咏,用心灵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等角色的快乐心情,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在多媒体课件的激发、渲染下,他们的感情就会自然流露,感悟语言、感受快乐、积累语言,将会水到渠成。
二、教学实践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一遍,然后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学生们听后评议。
3、明确要求:放声读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学生将课文自由读一遍。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教师首先出示12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的课件,要求学生自主认读一遍。而后分发字卡,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2、小组自学生字的字音,并共同给生字组好词。 3、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情况。 (四)研读课文,感悟表达
1、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让小水珠快乐极了,小水珠高兴地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想一想:它为什么会这样说呀?
2、想象画面:妈妈用手轻轻地摇着摇篮,小宝宝在摇篮里甜甜地睡了。指名说说。 3、感悟。(播放课件)你们看:快乐的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多舒服呀。 4、识字:“晶”,说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
5、表达。闭眼想象,情境朗读小水珠的话。如果你是小水珠,会怎么样做?怎么样说呢?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情。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创设说活情境:“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和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了快乐。请小朋友们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
(六)作业:巩固字词、书写生字、拓展阅读
1、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在四人小组里检查学习。 2、游戏:把生字按老师说的顺序摆成圆形。 3、猜字谜
(1) 人在小亭边 (2)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都有红太阳 (3)月亮在旁边 (4)看动作猜字:摇、蹲 3、书写指导:我 三、教学实践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灵活设计,因生而异,顺学而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学习心理特征。他们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听表扬的话,喜欢表现自我,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枯燥单调学习容易厌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我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游戏情境突出了识字教学这个重点。本课识字任务非常重,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要求会写的有6个。认读的次数少了,学生记不住;认读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一点,我把儿童熟悉的找朋友游戏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并且采取指名读、齐读、介绍课外认会的生字、小老师教读等形式,不经
意间提高了认读的难度,使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生字。学生学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有时在课文中认识,换一个环境就不认识了。所以,在新课即将结束,我又设计了“用生字卡片摆图形”的活动,使学生再次巩固了生字。实践证明,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字,学生学得踏实、认字量多、记得牢固。
(二)借助动画情境培养了朗读、阅读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个性鲜明的形象。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了和谐的情境,塑造了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等色彩、动作、声音各具特色的形象,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他们学着小宝宝睡在摇篮里的样子;他们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呱呱”地叫着;他们张开透明的翅膀自由飞翔着;他们摆动着尾巴,在“水”里欢快地游着……他们已经和可爱的小伙伴融为了一体,在这种积极情感的趋动下,学生自觉走进文本,揣摩语言。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之中,把自己幻化成书中的角色,想角色之所想,做角色之所做,说角色之所说,感受到角色心中的快乐,逐渐把书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借助视频情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生正处于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荷叶圆圆》第一段时,荷叶圆圆的,绿绿的,通过多媒体展示荷叶的图片,抓住荷叶圆圆的是写它的形状,绿绿的是写它的颜色的特点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模仿书中的句子练习说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语言想像力都很丰富,说出了很多好句子。如太阳红红的,圆圆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土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拓展思维,激发想像
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创设了情境,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教学小水珠一段时,理解“小水珠把荷叶比作摇篮”是一个教学难点。所以,在这段的教学中,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动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微风吹来,荷叶轻轻摆动。学生一边看一边学着小宝宝躺在摇篮里,摇篮轻轻摇动的样子;在学生饶有兴趣的表演中,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多媒体的使用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