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我校生源来自于各个地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存各不相同,加之在一些乡村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到了新的学校后,组成新的班级,学生的起点就各不相同,日常的教学就会有许多的问题,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无法消化,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两头兼顾,注重分层教学,争取不让一个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高二学生好动,喜玩游戏,对一些基本操作还不是很熟悉,特别是一些从乡村转来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操作都存在困难,可一些学生动掌握了很多,因而要把握每节的授课量、及难度。 二、教材的特点: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高中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这套教材正是这种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吸取以往教材的特点,遵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渗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新编写而成的。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在高一、高二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性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来说:
1、 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 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 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 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措施:
1.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契机抓好学习的入门。 2.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3.以抓好课堂教学良好纪律为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以教学实践为主,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5.切实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认真进行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题研究,向教研要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6、 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7、 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8、 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如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用VB进行了解什么是编程,用VJC进行机器人编程电路控制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四.教学进度、内容及目标: 周次 1 内容 网络知识 1、掌握几个基本概念 2、学会浏览网页 2-3 搜索、下载 1、掌握搜索信息的基本技巧 2、学会分类搜索和目录搜索 3、学会图片、网页、文字、站点的下载 4-5 收发E-mail 1、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免费信箱 2、能利用信箱发送信件、附件 3、会设置outlook 6 走进FrontPage 1、认识FrontPage 目标 2、FrontPage窗口的组成 7-15 制作网页 1、学会创建站点 2、学会新建网页 3、掌握框架的使用 4、字幕、悬停按钮、表格的使用 16-18 完全作品 1、学生选择题目(给定或自选,要求健康向上,切合中学生的实际,具有一定的时效) 2、根据所选题目提高自已的站点。 19
评价 1.考核评定学生成绩,扶优拔尖,鼓励后进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