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飞天梦想》说课稿

来源:知库网


《飞天梦想》说课稿

第一课时 “神舟五号”/他们无愧于祖国

我说课的课题是《飞天梦想》,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飞天梦想》是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说教学目标

掌握两项知识:1、知道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重大的科技成就;

2、理解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

锻炼三种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归纳能力、感悟能力和当众演讲能力 提升两种情感:1、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科技创新、增强为科技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乐于参与,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今天的青少年必将成为明天祖国的建设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从小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和教育意识,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讲授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 阅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小结、延伸。在新课教学中我又设计了实现梦想、成就梦想、创造梦想三个步骤,其中,创造梦想是开展的学生活动,也是本堂课的精华部分。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幻灯片展示:古代飞天梦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飞天梦想的执着追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共同来追寻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足迹。 导入环节 (“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视频展示:我国实现飞天梦想的发展历程 设问1:“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返回为什么让中国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以视频这种直观的形式,再现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和返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状况,增强民族自豪感。 实现梦想 设问2:我国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由科技成就引出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他们成就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从对袁隆平和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介绍到美国“挑战一、幻灯片展示:科学家袁隆平、邓稼先 者”号发生爆炸,再一次让学设问1:这两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生感悟: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设问2:这种高贵品质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什么联系? 开科学家的开拓创新和献身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到青藏铁路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宏伟和壮观,让学生明确,正努力,才创造了中国的壮举,奋斗的激情 而放弃对科技的追求?这说明了什么? 是千千万万个科学家的不懈 三、展示青藏铁路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图片,激发了学生为国家的建设而并介绍相关的知识。 成就梦想 二、图片展示: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设问:美国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有没有因此

(由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引出学生去梦想,创造自我价值)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创造了他们学生的创作的过程也是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价,比老师的主观评价更为客观,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增强了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当众演讲放飞自己的梦想,既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当众演讲的胆量,也激发了在坐各位同学的展示热情。这一环节让学生将知识目标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科学家的精神为榜样,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课堂的延伸和情感的升华。 的梦想,我们也要像那样去创造自己的梦想!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活动分三个小环节,创作、评价和展示 创作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将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实现梦想的过程写在手抄本上。学生在写的同时,老师将制作精美地“神舟”号飞船模板贴到黑板上去, 评价过程:学生写完后,各小组进行评比,选出本组最优秀的梦想创作到台前来展示。 展示过程:各组被选出的同学走上讲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然后将自己的梦想贴在“神舟”号飞船模板上。 各组同学展示完后,老师也将自己的梦想放飞,同样贴在飞船上,和同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团队。最后老师将“神舟”号飞船模板取下,送给全班同学作个纪念。让学生回去后将模板挂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做为自己今后学习的鞭策和动力, 放飞梦想 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 知道了我国科技上的重大成就,理解了我国的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我们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努力。 虽然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但要顺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回味,把知识转化为行为,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繁荣昌盛而贡献。

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整个社会掀起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潮,为国家的也是为下一课时科教兴国战略埋下了伏笔。 课外延伸应时代潮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我们在生活中做科技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科技活动中来,让中国的科技更发达,科技发展和繁荣昌盛而贡献,国家更强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