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5期 2015年10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1.28 No.5 Oct.2015 由《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宗室的婚姻 郑 娉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北魏杨街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如实记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婚姻关系,对北魏宗室的婚姻记载尤多,有元氏与少 数民族内部的婚姻,有与汉化的胡族的婚姻,也有与江南世家大族的婚姻。展示了北魏中后期北魏宗室的婚姻关系的演变轨迹。 而北魏宗室的婚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均以皇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造成夫妻感情的不稳定。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北魏宗室;婚姻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5)05—0032—03 《洛阳伽蓝记》为北魏杨街之所撰,是一部集历 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体的别史杂记,它以良史的 由宾附之国的婚姻到与北逃到洛阳地区的南朝皇室 后裔或是江南世家大族联姻这一嬗变期。如庄帝元 实录精神记述了洛阳地区佛教寺庙的兴衰,而“其兼 叙尔朱荣等变乱之事,委曲详尽,多足与史传参证”[11(87), 上至皇戚贵族、军政大事.下至乐伎屠夫、民间异闻 等,都有记述,是当时北魏社会的一个缩影。 20世纪,对《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多集中于作 子攸与皇后尔朱氏、尔朱荣与其妻北乡郡长公主、胡 太后、胡太后妹婿元叉、帝舅李延定、萧宝夤与其妻 南阳长公主、萧综与妻寿阳公主、王肃与妻陈留长公 主、驸马都尉司马恍等都在此书中有记载④,但无不 与北魏宗室有关。而在这一嬗变期中,有胡胡联姻、 胡与汉化的胡族联姻、胡汉联姻三种婚姻方式,前一 种婚姻大体代表北魏宗室与宾附之国的少数民族联 姻,第二种是处于少数民族内部婚媾到与汉族大族 联姻这一过渡时期,第三种对应的是与汉族世族通 婚。 一者、创作主旨与文体、史学价值、城建规划、建筑与艺 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等方面圜(7 。进入21世纪.研 究思路和领域不断拓宽,涉及到了对中古佛教、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对女性婚姻的研究也开始 出现,如《(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3】( )。 对于北朝婚姻研究的论著有《汉魏晋婚姻形态研究》 、胡胡之间的婚姻关系 《嬗变中的婚姻一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等,对 北朝婚姻研究的论文有《北朝婚姻考》《北朝的再嫁、 胡胡之间的婚姻关系是指鲜卑拓跋族内部或与 其他少数民族结成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一直 存在于整个北魏宗室,如道武帝皇后慕容氏。明元帝 后娶与妾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魏书所见鲜卑拓 跋部妇女婚姻关系研究》《从文献记载看北魏公主婚 姻特点》等。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对_J匕魏宗室婚姻的研 皇后姚氏,太武帝皇后赫连氏、贺氏,文成帝皇后冯 氏,孝文帝冯皇后(废后冯清、幽皇后冯润),宣武帝 皇后于氏、高氏,文明帝皇后冯氏,以及孝明帝的侧 妃尔朱氏等。都是胡胡联姻.有着很浓烈的政治色 彩。北魏建朝立国,得到了周边部族的支持,而且太 武帝在兼并华北的时候,先后吞并了夏、北燕、北凉 等政权,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归并到鲜卑拓跋政权中。 拓跋部为了巩固其与周边诸部的关系,形成永久的 究。清人吴若准在《洛阳伽蓝记集证》中评价此书说: “足以补魏收所未备,为拓跋之别史。”…s)如若进一 步说,《洛阳伽蓝记》乃为北魏宗室婚姻的一部简史。 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少数民族建立的旧王朝。入 主中原后,开启了封建化进程.其婚姻也由原先较为 原始的与鲜卑本族通婚到与宾附之国的少数民族联 姻,再到与汉族世族婚媾。《洛阳伽蓝记》记载的就是 收稿日期:2015—05—15 同盟.以缔结婚姻关系而对他们进行笼络.修两姓之 作者简介:郑娉(1989一),女,湖南省永州市人,中国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好。尔朱荣为契胡,先祖均有军功,为北魏宗室所敬, 其“家世豪擅,财货丰赢”,“朝廷每有征讨,辄献私 马。兼备资粮,助裨军用。” 644)可见其家族为北魏王 朝的建国立业创下汗马功劳.故能娶文成帝弟南安 王拓跋桢女北乡郡长公主为妻。汉朝规定“皇女皆封 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 蕃王。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嘲(45 。 北魏遵循汉制,也制定了公主制。按常制,诸王之女 不得以长公主、郡公主称之。长公主都是对皇女的称 呼。而尔朱荣妻却以诸王之女加封为长公主,郡公 主,位同诸侯,“领县二,户二百九,口七百五十”[5](249o), 可想见尔朱家族的势力有多么隆盛。“那些被称为 ‘郡公主’者多是由于其父祖或者丈夫的功绩使得其 食邑较大,为了表明这些人的身份.统治者多会在其 封号中加食邑所在的郡,以此彰显他们在公主群体 中的特殊地位。”用尔朱荣在北魏后期政权中凭借其 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征讨叛乱,对北魏 皇室可谓是勋功卓著。故其妻以宗王之女的身份擢 升为郡长公主,也是合情合理的。河阴之变后,尔朱 荣拥戴庄帝有功.“诏以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 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兼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 太原王,食邑二万户。”_51 (由上可以得知.胡胡之间的联姻多是为了巩固 其同盟关系,共同作战,巩固北魏政权。同时,与之通 婚的部族也得到较大的利益。如“荣身虽居外。恒遥 制朝廷,广布亲戚,列为左右,伺察动静,小大必知。 或有侥幸求官者,皆诣荣承候,得其启请,无不遂 之”【5l( )。显然,尔朱荣已经控制朝廷,有皇帝的实 权.而其女尔朱皇后因为其父亲的原因.并不把庄帝 放在眼里,专横跋扈。 除去政治因素,我们还可以看到北魏宗室存有 收继婚俗。北魏宗室虽接受汉制。但其从原始社会脱 胎而来的婚姻制度并未完全汉化,仍在一定程度上 保留着原始遗风。不仅如此,尔朱皇后在庄帝被尔朱 兆弑杀后.寡居不久。又变成了高欢的妃子。这也表 明北魏宗室贞洁观念不强,存有后妃再嫁的现象,寡 妇再嫁是自由的。 二、胡与汉化的胡族之间的婚姻关系 北魏在北方建立政权后,就不断学习汉族礼仪、 典章制度,包括婚姻制度。为北魏政权服务的汉族地 主高允也建议,婚姻应当遵礼而行,重门第声望,他 上书高宗拓跋溶说:“古之婚者,皆拣择德义之门,妙 选贞闲之女,先之以媒娉,继之以礼物,集僚友以重 其别,亲御轮以崇其敬。” o74)随着汉化的不断深入, 倡导门阀等级内婚制,要“尊卑高下,宜令区别”,若 “贵贱不分,巨细同贯”,则“尘秽清化,亏损人伦”。而 且统治者还用法律强制实行门阀等级内婚制,令“皇 族、师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 卑姓为婚,犯着加罪”_5j(1 。而到高祖孝文帝迁都洛 阳后,拓跋部的封建化进程已经完成,门阀等级内婚 制也已经成熟。鲜卑拓跋与胡氏成婚也正是这一汉 化的结果。胡氏虽称不上是有名的门阀世族。但胡氏 先祖均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做官,颇有政绩与声望.且 其父胡国珍为河州刺史.掌一地方之军权.当为有地 位的世族。而且胡氏的容貌经入宫讲经的姑姑的宣 传,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故被选人宫中为充华。可是 自宣武帝死后,她虽没有下嫁.但却与宗室元怿、臣 子徐纥、宦官刘腾等淫乱,不守妇节,故虽未再嫁,实 与再嫁无异。元叉为江阳王元继的长子,后袭父爵, 元胡联姻也是门第相当。李延定是陇西贵族,其姊妹 是庄帝父亲元勰的妃子。孝文帝在为其六个弟弟选 妃子的时候.无不注重门第,而陇西李氏就是其中一 选。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有门第,又为当朝权贵,不 仅皇帝帮自己的弟弟始平王元勰娶陇西李冲女.而 且自己也纳李氏女为夫人.当朝权贵也莫不以与陇 西李氏结婚为荣。据史书记载,其他高门望族,如荥 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均与陇西李氏有婚姻 关系,可见陇西李氏是多么炙手可热的结婚对象。以 上三例说明了北魏宗室实行严格的门阀等级内婚 制.与自己门第不当的世族联姻是引以为耻的.会得 到法律的制裁。若皇族所娶的女子是寒门庶族,要么 其妻子被降为媵妾,未娶则勒令放弃。而“自灵太后 预政,淫风稍行;及元叉擅权,公为奸秽。自此素族名 家,遂多乱杂,法官不加纠治,婚宦无贬于世,有识咸 以叹息矣”f51( 243)。北魏后期,门阀等级内婚制走向衰 落。 三、胡汉之间的婚姻关系 北魏建国伊始就开始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向 汉族学习.实行门阀等级内婚制.注意笼络北朝的汉 族世家大族,不仅予他们官职,参加政务,而且与他 们结成儿女亲家。对被北魏宗室一直认为是华夏正 统的南朝世族,更是优厚备至。王肃是东晋王导的后 裔,其父王奂为尚书左仆射,因其父兄被萧赜杀害, 故逃难到邺城.受到北魏高祖的优待。“时高祖新营 洛邑,多所造制,肃博识旧事,大有裨益。高祖甚重 之,常呼王生。延贤之名,因肃立之。”…㈣王肃在江 南时,曾妻陈郡谢氏,后因政治变乱,夫妻被迫离散, 复娶公主为妻,虽有二妻之名却无二妻之实。而且北 魏妇女剽悍刚烈,不允许两女共夫,故王肃也只能对 前妻陈郡谢氏表示愧疚。有时人评论当时婚姻风气 说:“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 为常。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 一妻。”【s(423)陈留长公主本是刘昶儿子刘承绪的妻 子。“昶适子承绪.主所生也。少而虺疾。尚高祖妹 彭城长公主,为驸马都尉。”f51( “ 公主孀居,为方便再 嫁,而改封为陈留长公主。虽然当时皇室公主有改嫁 的自由,但在选择上还是不自由的,只是作为礼品. 赐赠给当时的汉族世族,从而羁绊为其效劳,也为撑 点门面,让皇室有光,谈不上感情。所以当陈郡谢氏 来北魏写了一首诗给王肃时,公主代王肃回信说: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 时。”『41(1钾’萧宝夤与萧世务皆是萧齐皇室后裔,也因 政治变故,导致国破家亡,北逃到洛阳,在洛阳备受 北魏宗室崇敬和优待。“景明初。伪齐建安王萧宝寅 来降,封会稽公,为筑宅于归正里。后进爵为齐王.尚 南阳长公主。”… 而后萧宝寅自称为帝,与北魏宗室 决裂,而“公主携男女就宝寅诀别,恸哭极哀” 324)。 其侄萧综乃南齐昏主萧宝卷遗腹子,南齐灭后投奔 北魏,北魏“明帝拜综太尉公,封丹阳王。永安年中. 尚庄帝姊寿阳公主,……及京师倾覆,综弃州北走。 时尔朱世隆专权,遣取公主至洛阳,世隆逼之。…… 遂缢杀之”l 4l(75 )。可以看出,北魏宗室与南朝萧氏之 间的婚姻关系不是很稳固,真谓是“夫妻本是同林 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司马恍是晋朝的皇室后裔,也 算是世家大族,其同族有司马楚之尚诸王女河内公 主,司马跃尚赵郡公主.司马月出尚世宗妹华阳公主。 从北魏宗室与汉族缔结的婚姻我们可以得出. “北魏选驸马都尉,政治目的是主导因素,家世门第 是必备条件。个人素养是重要参考。民族成分.对于 拓跋部统治者而言都是无足轻重的。”[8](50-56)上述五 个人中,除司马恍尚主不详之外.其余四位都是尚长 公主,足以见得北魏宗室对南朝皇室后裔与江南世 家大族的重视。而这些都是出于政治原因的考虑。借 以标榜北魏宗室撇开民族成见.主动与汉族联姻,接 受汉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政权自卑的表现,在吸取 汉文化时不加选择地接受,从而导致一个生机勃勃 的少数民族政权走向衰落。对于江南世族而言,娶皇 室女不仅可以得到较为丰厚的资财.如萧宝夤娶公 主时候,“赐帛一千匹,并给礼具”【5】(” )。而且可以加 官进爵,拜将封侯。但夫妻关系不是很稳固。大多没 有感情可言。正如恩格斯所言:“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 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努力的机会;起决 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N(74) 总而言之,《洛阳伽蓝记》为我们真实地展示了 北魏中后期北魏宗室的婚姻关系的变化,反映出北 魏皇室的婚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婚姻成为政治的 牺牲品。同时,皇室的婚姻也存有收继、再嫁等现象, 保留着原始遗风。除此之外,《洛阳伽蓝记》还记载了 后妃人寺庙为尼、宦官娶妻、世族女子未嫁而人尼 道、民间妇女再嫁等社会现象.涉及社会各个阶层. 实为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注释: ①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作“司马悦”。 参考文献: 【1】王云五,永瘩,等.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14)[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 【2】王建国.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田.武 汉大学学报.2008,21(06). [31.L¥Jl,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Ⅱ].阿坝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14]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李德山.从文献记载看北魏公主的婚姻特点[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2009. 【8]刘军.北魏驸马都 ̄tc*-eelJ].史学集币】,2010(05). 【9]L5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