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汇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汇总

来源:知库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资料

一、百草园部分

1、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相隔时间长,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儿童生活的景象历历在目。 2、 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作者写了哪三件趣事? 趣事: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3、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 4、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5、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组关联语句,有什么表达作用?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的总体印象,“单是”详写泥墙根一带,两者相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6、概括课文第二段内容:百草园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带给“我”无穷的趣味。

7、百草园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有美景,有趣事。体现了作者对于百草园的喜爱。 8、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9、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10、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慵懒、肥胖的情态,表达了“我”的艳羡之情;“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写出了叫天子轻捷机灵的特点。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1、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表现出百草园生活充满乐趣;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1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1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颜色、声音、形状、姿态。 14、“雪地捕鸟”:开头为什么先强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突出捕鸟带来的乐趣。

15、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扫 支 撒 系 牵 看 拉 ;准确地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我”童年捕鸟时的兴奋突出百草园带给我的无穷乐趣。

16、长妈妈的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二、第9自然段

1.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段文字是全文的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3、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排比、拟人 4.删掉句中的“也许”好不好的,为什么?

不好。因为也许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

5、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上两个德语单词“Ade”?读起来有趣味,表现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三、三味书屋部分: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1、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哪三个片段? ①提问“怪哉” ②同窗们到后园自寻乐趣 ③师生读书场面 2、“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时的专注、投入。 3、学生读书没有标点,老师读书有标点,你对此如何理解?

学生:是因为所读内容艰涩难懂,不能理解,所以没有停顿,有口无心。 老师:能理解其中意思,所以能吟诵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4、鲁迅在回忆这段私塾生活是流露出怎样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流露出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之情。“怪哉”虫、后园玩耍和读书场面,都充满了欢乐和趣味。

5、童年鲁迅对自己的启蒙老师的情感态度:①敬仰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②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只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6、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他写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