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彤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30期
王海彤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国外传入的一种外来疾病。我国将其归为一类重大动物疾病,一旦牛被感染,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对整个牛群养殖造成危害,感染后的牛会出现皮肤溃疡、淋巴结肿大,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死亡,养殖效益大大降低。对于该病的诊断需要把握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好日常防控,切断传染途径,为牛群养殖创造健康环境。
一、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下,固原市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原州区按照“先干后补、以奖代补”原则,建设标准化牛舍有32665座,肉牛规模养殖场有19个,2018年年底,肉牛存栏量达到11.88万头,肉产量1.55万t,人均养殖收入达7200元,牛养殖占到了60%。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叫做牛疙瘩皮肤病,主要诱发病毒是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具有传染性广、病害性强等特点,在感染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肤出现结节病变,临床症状以全身发热为主,皮肤出现水肿,淋巴结异常肿大,对牛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此病的潜伏期也较长,接近一个月,死亡率在10%左右。从该病所造成的后果来看,牛在感染后,皮质变差,产奶量下降,也会造成繁殖问题,公牛出现不育问题,而且也会影响到肉质,导致深加工的附加值下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主要以牛为主,根据牛的生长情况和品种类型,感染程度有一定差异,主要是通过蚊虫等节肢动物进行传播,也有动物间接触式传播,包括喂养饲料、饮用水等,需要养殖场所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二、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症状和具体诊断
1、症状表现
牛在感染此病后,临床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两者程度不同,各有差异。急性主要是牛的皮肤皮下出现水肿,血管发生病变出现血管炎、淋巴管炎;慢性则较为严重,牛的表皮皮肤所有层、皮下组织等都出现结节,甚至是坏死性结节。牛在感染初期,会出现精神萎靡,流鼻涕,在肩胛和股前部位淋巴结出现异常,身体温度也会持续升高,持续时间在一周左右,最高达41℃,食欲下降,唾液分泌量增加,一周左右皮下水肿明显。这种疾病主要集中出现在牛的头部、颈部、生殖部位等,也可能导致全身皮肤出现问题,结节随时间而加重,典型病变结节大小为直径11mm~16mm,在半月左右的时间会出现皮肤坏死,在此过程中,牛的身体内部也会出现异常,黏膜出现发炎症状,甚至会导致角膜溃疡造成失明,在感染后期阶段,发炎程度加深,极易诱发肺炎,如果的哺育期的母牛被感染,会造成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流产,公牛则会出现不育。
2、疾病诊断
目前我国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和实验室两种为主。临床诊断主要是对病情程度较严重来说的,病情较重的可以直接观测出症状,实验室诊断则是包含有病原学法、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法。病原学法可以在感染一周左右后,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涂片进行全面检查,可以观测出该疾病的病毒是以砖块状或短管状分布的,但是这种方法难以准确确定病原体
属于何种属;血清学方法又包含有三种,即病毒中和、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病毒中和实验的特异性高达100%,较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核心是PCR检测法,它可以直接从已感染牛的鼻涕、唾液、血液中进行取样测定,得到检测数据。
三、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在当前已成为我国动物疾病防控的重点,除了要积极做好疾病诊断工作,提高诊治水平外,还需要采取各种防控措施,及时消除疾病源,做到防范于未然。
1、做好养殖中的排查和监测工作
动物疾病防控部门要加强日常排查工作,对大型牛养殖场所进行定期监测,要求养殖人员做好日常防控,对养殖环境进行清理打扫,保持空气畅通,定期对喂养工具进行消毒,对发现的病例要及时进行确诊,严重的话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面彻底消除残余病源。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尤其是有发热、皮肤出现结节的牛,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避免大范围传染,同时养殖户还要按照动物疾病防控部门的建议,做好其他方面的防控。
2、消灭节肢虫类,切断传染途径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蚊虫等节肢类动物,蚊虫会吸附在牛的皮肤上,将含有结节性皮肤病的病源体在牛群中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牛被感染,对此就需要养殖户采用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进行蚊虫消杀,例如灯光诱捕消灭,化学药物喷洒消灭。通过消灭节肢类动物,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大大降低群体大面积染病的风险,在日常也要进行养殖环境消毒,将可能滋生虫害的地方彻底消毒,严格控制节肢虫类大面积出现,有效阻断传播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各种诊断方法的运用。
3、及时接种,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
地区动物疾病防控部门要根据形势实行多种防控措施,建立完整的应急体系,包括排查检测、免疫接种、无害化处理、消毒、杀虫等内容,实现全过程的疾病防控,与此同时,还要对山羊痘疫苗、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物资储备等做好应急准备,有足够的储备量,可以在疾病集中爆发时第一时间进行应对防控,及时控制病情,方便后续各项防控措施的顺利开展。
4、加大防控宣传力度
动物疾病防控部门要在意识上形成重视,对牛养殖户进行宣导,将该种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危害及其防控等内容向人们普及,加深养殖户对该疾病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喂养中规范操作,并定期观察牛的生长状态,做好记录,对于已感染的牛群,也要有快速的正确处理方式,及时控制传播,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效果,将可能出现的传播途径进行阻断,降低疾病发生率。
(作者单位:756000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