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和公式

来源:知库网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和公式

第一部分:常用的计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千米(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公里=2里 1里=500米 二、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四、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五、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公斤) 1千克(公斤)=1000克

1公斤=2斤 1斤=10两=500克 1两=50克

六、时间单位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年份÷4得到整除是闰年,整百年份÷400得到整除是闰年。不能得到整除的都是平年。)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季 1季=3个月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1周=7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0.5小时(半小时)=30分 注:(1)大的单位(高级单位)改写成小的单位(低级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2)小的单位(低级单位)改写成大的单位(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二部分:各种图形的计算公式

一、长方形

1、⑴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 a+b )×2 ⑵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a=C÷2-b ⑶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b=C÷2-a 2、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⑵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a=S÷b ⑶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b=S÷a 二、正方形

1、⑴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 ⑵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a=C÷4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

三、平行四边形

1、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2、平形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h=S÷a 3、平形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a=S÷h 四、三角形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2S÷h 3、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2S÷a 五、梯形

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2S÷(a+b)

3、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a=2S÷h-b 4、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b=2S÷h-a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1)分割法:先把它分割成几个已学的图形,求出各图形的面积,再把各图形的面积加起来。 (2)补缺法:先把它补成一个已学的图形,分别求出图形和残缺部分的面积,再把图形的面积减去残缺部分的面积。 七、长方体:

1、⑴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C=4(a+b+h) ⑵长=棱长和÷4-宽-高 a=C÷4-b-h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2+长×高×2+宽×高×2 S=2(ab+ah+bh)=2ab+2ah+2bh 3、⑴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 V=abh

⑵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 h=V÷(ab) 八、正方体:

1、⑴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C=12a ⑵棱长=棱长和÷12 a=C÷12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3、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注:长、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底面积×高 V=Sh

长、正方体的高=体积(容积)÷底面积 h=V÷S 九、圆:

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 C=πd=2πr 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3、圆环的面积=圆周率×(外圆半径的平方-内圆半径的平方) S=π(R-r) 4、外方内圆的面积=0.86×半径的平方 S=0.86r 5、外圆内方的面积=1.14×半径的平方 S=1.14r 十、圆柱:

1、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S(柱)=S(侧)+2S(底)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周率×半径×半径×高 V=S×h=πr2h 十一、圆锥:

222211=圆周率×半径×半径×高× 3311 V=S×h×=πr2h

33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第三部分: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名称

8 + 7 =15 17 - 9 = 8 13 × 6 =78 63 ÷ 7 = 9 ↘ ↙ ↓ ↓ ↓ ↓ ↘ ↙ ↓ ↓ ↓ ↓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因数 积 被除数 除数 商 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3、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第四部分: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一、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三、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四、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第五部分:问题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二、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三、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四、成活棵数 ÷ 总棵数×100%=成活率成活率 总棵数×成活率=成活棵数 成活棵数÷成活率=总棵数

发芽数 ÷ 种子数×100% =发芽率 种子数×发芽率=发芽数

发芽数÷发芽率=种子数

实到人数÷总人数×100% =出勤率 总人数×出勤率= 实到人数 实到人数÷出勤率=总人数

油的质量÷菜籽的质量×100% =出油率 菜籽的质量×出油率=油的质量 油的质量÷出油率=菜籽的质量

五、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相距÷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六、本金 ×利率 ×时间 =利息

七、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应纳税额÷税率=总收入 总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