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科学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学风。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2、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3、独立自主。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3.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社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1982,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1987,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2.10月,十四大对特色主义理论系统概括,
初步回答如何建设巩固发展,97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99写入宪法。内容: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分析和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当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2002,十六大,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把毛邓三写进党章。04写进宪法。
5.科学发展观背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社会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特征是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重要借鉴。07年十七大进一步阐述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指导意义:是同马列邓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特色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实事求是路线:38年,毛提出实事求是提倡马克思主义同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是毛泽东思想精髓。92,十四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建设特色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马义在中国化实践过程中运用丰富和发展;2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我批评的作风乘坐三大作风。
新民主义歌迷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农村。。政权道路依据及内容:有国情;近代农民占人口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同盟军和革命主力尽;末年该村是薄弱环节;有实现可能性(经济正在发展不平衡,军阀割据;
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可以广泛动员组织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扩大根据地;武装斗争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强有力工具和根本保障;根据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道路意义:①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②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③这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④这条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重要意义:第一、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第二、结束了封建统治,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第三、增强了世界维护和平的力7.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当长时期,逐步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义改造。经验:工业化建设与改造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确立社义制度意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8简要回答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内涵和意义。内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第二:突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重要意义:第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第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9.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由执政地位决定,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变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需要
10.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义的起始,特指我国生辰里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下建设的特定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根本任务问题,体现生产力发展本质要求(3坚持改革开放(回答发展动力外部条件问题,体现解放生产力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基本制度要求(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5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内涵?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它的全部发展过程要经历几百年。因此,作为它的起始阶段的初级阶段也必须是很长的。第二,我们原来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很长
的时间
11.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对我国发展提出5个方面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生活
12.改革判断,三个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生活水平。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3把不断
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