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育着火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1、大班安全教育着火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遇事不要紧张。
2、 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 让幼儿初步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灭火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 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 相关 VCD 一盘。
3、 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 机一部、湿毛巾若干。
119” ,相关字卡、电话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火灾录像,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火灾会带来什么后果?
3、消防员叔叔用什么来灭火? 是怎样灭高楼上的大火的?(云梯、高压水龙头、空气呼吸器。)
(三)着火了,怎么办?
1、火烧得很大,自己没办法扑灭怎么办?(打电话报火警)你知道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吗?(119)
2、如果小朋友家里着火了,屋里很多烟怎样逃出来呢?(观看录像后得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往楼下跑)
3、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烧着的许多物体冒出浓烟,人们呼吸困难,容易窒息死亡)
4、为什么要弯着腰往外跑呢?(烟火上升导致上层空气更加缺氧,尽量降低身体,呼吸近地面的氧气)
(四)模拟打火警电话。
教师演示拨打“119” 名及电话号码。
电话的方法,提示幼儿说清楚着火物、着火地点和自己的姓
引导幼儿模拟打火警电话。(五)预防火灾。
出示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 119”,讲解其含义。
观看录像,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活动反思
因为选材是幼儿熟悉的行业,所以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活动过程流畅,也突出了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
2、大班安全教育活动着火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遇事不要紧张。
2、 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 让幼儿初步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灭火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 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 相关 VCD 一盘。
3、 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 机一部、湿毛巾若干。
119” ,相关字卡、电话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火灾录像,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火灾会带来什么后果?
3、消防员叔叔用什么来灭火? 是怎样灭高楼上的大火的?(云梯、高压水龙头、空气呼吸器。)
(三)着火了,怎么办?
1、火烧得很大,自己没办法扑灭怎么办?(打电话报火警)你知道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吗?(119)
2、如果小朋友家里着火了,屋里很多烟怎样逃出来呢?(观看录像后得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往楼下跑)
3、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烧着的许多物体冒出浓烟,人们呼吸困难,容易窒息死亡)
4、为什么要弯着腰往外跑呢?(烟火上升导致上层空气更加缺氧,尽量降低身体,呼吸近地面的氧气)
(四)模拟打火警电话。
教师演示拨打“119” 名及电话号码。
电话的方法,提示幼儿说清楚着火物、着火地点和自己的姓
引导幼儿模拟打火警电话。(五)预防火灾。
出示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 119”,讲解其含义。
观看录像,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活动反思
因为选材是幼儿熟悉的行业,所以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活动过程流畅,也突出了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
3、大班安全活动“着火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 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3.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避免火灾的发生
活动难点: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活动准备:
1. 幼儿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2. 对错、1 和 2 的牌子;红、黄、蓝色的小旗子各 8 面;白纸,记号笔每组
一份;大班所在楼面的平面图 3 份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夏老师在以前正好录过一场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像)
(幼儿观看录
3. 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1. 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拨打火警电话
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 走安全出口等)
2. 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把你们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画下来。(小组合作,有一个幼儿画)
3. 请每组的派一名幼儿上来把他们画的方法讲给其他幼儿听。
4. 刚才我们每组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现在夏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
呢?(幼儿试打电话)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 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
活动反思:
近期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孩子比起成人来说,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对付危险的能力大大不足。火灾是幼儿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由为重要。,有必要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学习拔打 119 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及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有意义非常重。就如:
《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
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小朋友对 119 火警电话都比较熟悉,但有的号码就不是很熟,今后要多向他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4、大班下学期安全教育被蜜蜂蛰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被蜜蜂蜇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2、养成遇事勇敢镇定、想办法解决的习惯。活动准备
1、镊子、肥皂水、湿毛巾等每两人一份。
2、教学挂图(将小图部分先用白纸盖住)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背景图。
(1) 教师:看,这是什么昆虫?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2) 教师:被蜜蜂蜇后,蜜蜂有毒的尾针会留在皮肤里,造成皮肤红肿发痒,非常痛苦。那么被蜜蜂蜇后该怎么办呢?
(3) 引导幼儿自由回答并讨论。
2、活动展开:逐幅讨论挂图上小图内容。
(1) 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小图。
①教师:妈妈在帮助小朋友做什么?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妈妈在用镊子小心地把刺拔出来。处理被蜜蜂蜇伤的第一步是小心地把刺拔出。
(2) 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幅小图。
①教师:接下来要做什么?要用什么水清洗是伤口呢?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将手臂放在水盆里,妈妈用稀释的肥皂水替小朋友冲洗。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抑制蜂毒。所以,处理被蜜蜂蜇伤的第二部是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3) 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小图。
①教师:第三步是做什么?湿毛巾沁的是冷水还是热水呢?有什么作用?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处理被蜜蜂蜇伤的第三步是把用冷水沁透的湿毛巾敷在受蜇部位,可消肿止痛。
(4) 引导幼儿观察第四幅小图。
①教师:如果被蜇伤的情况很严重,该怎么办?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如果反应严重,要立刻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如果情况紧急可以拨打急救电话 120 叫救护车。
(5)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32 第页,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被蜜蜂蜇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3、活动总结:处理蜜蜂蜇伤的方法。
教师边总结边手指挂图上相应的小图,教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处理蜜蜂蜇伤的方法,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被蜜蜂蛰了,一定很疼,不过一定不要慌张,要勇敢、正确地处理,才能减轻疼痛。首先请妈妈或其他人帮你小心地把刺拔出
来,然后用稀释的肥皂水冲洗伤口,接着用冷水沁透的湿毛巾敷住伤口。如果反应很严重,就要立即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1、活动延伸:练习处理方法。
两两结伴。练习简单处理蜜蜂蜇伤的方法。
(1)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怎样处理蜜蜂蜇伤的方法,你们愿意来试试怎么处理吗?去那个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旁边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互相练习一下!要商量好谁先谁后。如果你的伙伴做错了,请你帮他改正。
(2) 幼儿两两结伴,互相练习简单处理蜜蜂蜇伤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被蜜蜂蜇伤可能很痛苦,但千万不要紧张,照着我们学的方法去
做,很快就能减轻痛苦,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节活动课我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其中,并结合挂图集中幼儿注意力。通过看课件了解其它常见危险的小虫子,加深幼儿对本节活动内容的印象。在最后,我选了和本节活动季节有关的表演来结束活动,使本节活动课更加丰富多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