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574706 A(43)申请公布日 2021.03.30
(21)申请号 202011451736.2(22)申请日 2020.12.10
(71)申请人 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工
业配套区二期B-19-2号(72)发明人 刘敏 卓虎 陆南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余莹(51)Int.Cl.
C09J 163/00(2006.01)C09J 11/06(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12574706 A(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57)摘要
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所述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41.2‑68.8%双酚A型环氧树脂、10‑20%双酚F型环氧树脂、10‑15%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20%环氧树脂稀释剂、0.1‑0.5%偶联剂、0.1‑0.3%消泡剂以及1‑3%触变剂;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81‑88%胺类固化剂、10‑15%固化剂促进剂、2‑4%触变剂。本发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后有一定的刚性,同时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具有粘结力好、强度高、耐溶剂,适合流水线作业等特点,在耐溶剂渗透膜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前景。
CN 11257470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41.2‑68.8%双酚A型环氧树脂、10‑20%双酚F型环氧树脂、10‑15%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20%环氧树脂稀释剂、0.1‑0.5%偶联剂、0.1‑0.3%消泡剂以及1‑3%触变剂;所述A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81‑88%胺类固化剂、10‑15%固化剂促进剂、2‑4%触变剂;所述B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180‑230g/eq之间;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160‑180g/eq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500‑1200g/eq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NPEL‑128、YD‑127、YN1826、850S、GY6010或R‑139S的原料;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EPIKOTE 862、830S或NPEF‑165的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ALBIFLEX 296或ALBIFLEX 348的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环氧树脂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触变剂为CAB‑O‑SIL TS 720或N2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
31‑60%D230、15‑25%D400、10‑20%D2000、3‑5%T403、10‑15%固化剂促进剂、2‑4%
所述B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触变剂;
其中D‑230、D‑400、D2000、T403为所述胺类固化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固化剂促进剂为AEP;所述触变剂为Wacker N20或A20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A组分的制备: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加入反应釜中,在60‑80℃条件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偶联剂、消泡剂和触变剂,继续搅拌0.5‑1小时,随后真空脱泡15‑30分钟,分装得到成品;
(2)B组分的制备:
在30‑40℃条件下将胺类固化剂、固化剂促进剂投入反应釜中,搅拌0.5‑1小时,随后加入触变剂继续搅拌0.5‑1小时,分装得到成品;
(3)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
在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使用时,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0/(25‑40)混合均匀,常温下进行固化16‑24小时后即可。
2
CN 112574706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耐溶剂型渗透膜;
具体方法为:将步骤(1)和(2)制备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0/(25‑40)混合均匀,涂覆到渗透膜基材上,常温下进行固化16‑24小时后即可得到所述制备耐溶剂型渗透膜;
所述渗透膜基材是指具有孔洞的渗透性膜类材料。
3
CN 112574706 A
说 明 书
1/7页
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粘结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环氧树脂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功能性材料,具有粘结性好、机械强度高、耐溶剂、耐腐蚀、加工多样等特点,在化工防腐、电子设备、船舶运输、工业粘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环氧树脂的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做水处理渗透膜的原料之一。环氧树脂材料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环氧树脂和基材的粘结性很好,使用寿命长,另一方面环氧树脂可以将水渗透过去,把其他物质隔离开,有着很好的渗透效果。其中基材的选用通常是无纺布和纤维薄膜等材料。
[0004]环氧树脂作为原料之一制备渗透膜的方法是涂覆在上述基材上,固化后得到渗透膜。由于基材存在孔洞,使得环氧树脂固化后也带有孔洞,从而使得水分子可以渗透。在这个过程中,环氧树脂又被称为渗透膜的胶黏剂,更全面的称呼为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0005]在水处理渗透膜领域,除了环氧树脂胶黏剂,其他很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同样很大,比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反渗透膜、PVDF膜等,这些膜材料具有特定的性能,在不同的水处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高分子材料在水处理领域和环氧树脂胶黏剂平分秋色。[0006]随着工业的发展,渗透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宽,要求也越来越高,渗透膜的应用不仅限于水处理,采用渗透膜来处理溶剂已经成为很多溶剂回收企业迫切的渴望。
[0007]纵观国内外,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胶黏剂,溶剂回收企业只能沿用传统的蒸馏、过滤等处理方式回收溶剂。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消耗能源,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0008]从水处理渗透膜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进行预测,渗透膜同样适用于溶剂回收领域,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溶剂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可是实现流水线作业的特点,并且这种方法安全可靠,不存在燃烧和爆炸等危险,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处理溶剂方式,市场潜力巨大。
[0009]但是,已有的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反渗透膜、PVDF膜等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效果都不好,比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胺膜等会在溶剂中溶解,起不到渗透效果,PVDF膜等加工性能差,很难做成预定结构的膜材料,因此用于水渗透膜的膜材料都无法直接应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0010]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并进行配方和工艺改进,以期能够得到良好的溶剂渗透效果。
4
CN 112574706 A
说 明 书
2/7页
发明内容
[00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本发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后有一定的刚性,同时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具有粘结力好、强度高、耐溶剂,适合流水线作业等特点,在耐溶剂渗透膜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前景。[00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所述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0014]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0015]41.2‑68.8%双酚A型环氧树脂、10‑20%双酚F型环氧树脂、10‑15%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20%环氧树脂稀释剂、0.1‑0.5%偶联剂、0.1‑0.3%消泡剂以及1‑3%触变剂;所述A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
[0016]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0017]81‑88%胺类固化剂、10‑15%固化剂促进剂、2‑4%触变剂;所述B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0018]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180‑230g/eq之间;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160‑180g/eq之间。[0019]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当量介于500‑1200g/eq之间。[0020]更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NPEL‑128、YD‑127、YN1826、850S、GY 6010或R‑139S的原料;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EPIKOTE 862、830S或NPEF‑165的原料。[0021]更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选自商品牌号为ALBIFLEX 296或ALBIFLEX 348的原料。[0022]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环氧树脂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触变剂为CAB‑O‑SIL TS 720或N202。[0023]优选的,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0024]31‑60%D230、2‑15‑25%D400、10‑20%D2000、3‑5%T403、10‑15%固化剂促进剂、4%触变剂;所述B组分各原料用量相加为100%;[0025]其中D‑230、D‑400、D2000、T403为所述胺类固化剂。[0026]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固化剂促进剂为AEP;所述触变剂为Wacker N20或A200。[0027]进一步的,上面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8](1)A组分的制备:[0029]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加入反应釜中,在60‑80℃条件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偶联剂、消泡剂和触变剂,继续搅拌0.5‑1小时,随后真空脱泡15‑30分钟,分装得到成品;[0030](2)B组分的制备:
[0031]在30‑40℃条件下将胺类固化剂、固化剂促进剂投入反应釜中,搅拌0.5‑1小时,随后加入触变剂继续搅拌0.5‑1小时,分装得到成品;[0032](3)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
5
CN 112574706 A[0033]
说 明 书
3/7页
在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使用时,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0/(25‑40)混合均匀,
常温下进行固化16‑24小时后即可。[0034]更进一步的,将上面所述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用于制备耐溶剂型渗透膜的方法为:[0035]具体方法为:将步骤(1)和(2)制备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0/(25‑40)混合均匀,涂覆到渗透膜基材上,常温下进行固化16‑24小时后即可得到所述制备耐溶剂型渗透膜;
[0036]所述渗透膜基材是指具有孔洞的渗透性膜类材料。[0037]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0038]针对于市场上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胶黏剂存在空白的现实,申请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采取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环氧树脂在耐溶剂方面的表现突出。[0039]申请人筛选出最合适的环氧树脂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科学配伍,最终研制出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将环氧树脂胶黏剂的A、B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常温下固化在基材上,得到的渗透膜成品具有相当好的耐溶剂作用,同时处理溶剂的效果非常好。
[0040]本发明以环氧树脂为主体,通过添加柔性稀释剂,搭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同时选用适当的固化体系进行配伍,制备得到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胶黏剂。这款胶黏剂具有流动性好、适用于流水线作业、柔韧性优异、耐溶剂效果突出等特点。
[0041]溶剂回收处理企业选用渗透膜产品时最看重渗透膜的耐溶剂性,使用寿命,溶剂回收效率,以及渗透膜的强度等指标,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0042]相比较于传统的回收溶剂工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处理溶剂,最大的优势是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生产过程简化,安全无污染,这是一种全新的处理溶剂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丙酮、甲苯、酒精等溶剂的回收和处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43]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本发明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同时为溶剂回收处理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5]以下实施例和测试例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产品。此外,以下所述各原料的份数均是指重量份。
[0046]实施例1:[0047]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此胶水为双组份,A组分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NPEL‑128、双酚F型环氧树脂EPIKOTE 862、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ALBIFLEX 296、稀释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偶联剂KH560、消泡剂BYK‑A530、触变剂CAB‑O‑SIL TS 720;B组分包含聚醚胺固化剂D230、D400、D2000,T403,固化剂促进剂AEP,触变剂Wacker N20。[0048]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6
CN 112574706 A[0049]
说 明 书
4/7页
①A胶的制备:
[0050]在反应釜中加入56.8份NPEL‑128,15份EPIKOTE 862,15份ALBIFLEX 296,10份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80℃条件下搅拌1.5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0.1份KH560、0.1份BYK‑A530、3份TS 720,继续搅拌0.5小时,随后真空脱泡20分钟,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51]②B胶的制备:
[0052]在反应釜中加入49份D230、15份D400、20份D2000、3份T403和10份AEP,40℃条件下搅拌0.5小时,随后加入3份Wacker N20,继续搅拌1小时,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53]胶水使用时,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25混合均匀,常温下进行固化,18小时后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耐溶剂型渗透膜。[0054]实施例2:[0055]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此胶水为双组份,A组分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GY6010、双酚F型环氧树脂830S、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ALBIFLEX 348、稀释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偶联剂KH560、消泡剂BYK‑065、触变剂N202;B组分包含聚醚胺固化剂D230、D400、D2000、T403,固化剂促进剂AEP,触变剂A200。[0056]具体制备方法如下:[0057]①A胶的制备:
[0058]在反应釜中加入62.3份GY6010, 348,15份聚丙二醇二缩10份830S,10份ALBIFLEX水甘油醚,60℃条件下搅拌1.0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0.5份KH560、0.2份BYK‑065、2份N202,继续搅拌0.5小时,随后真空脱泡15分钟,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59]②B胶的制备:
[0060]在反应釜中加入42份D230、25份D400、10份D2000、4份T403和15份AEP,30℃条件下搅拌1.0小时,随后加入4份A200,继续搅拌0.5小时,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61]胶水使用时,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40混合均匀,常温下进行固化,24小时后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耐溶剂型渗透膜。[0062]实施例3:[0063]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此胶水为双组份,A组分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R‑139S、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165、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ALBIFLEX 296、稀释剂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偶联剂KH560、消泡剂Defom 5300、触变剂CAB‑O‑SIL TS 720;B组分包含聚醚胺固化剂D230、D400、D2000、T403,固化剂促进剂AEP,触变剂A200。[0064]具体制备方法如下:[0065]①A胶的制备:
[0066]在反应釜中加入46.4份R‑139S,20份NPEF‑165,12份ALBIFLEX 296,20份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60℃条件下搅拌2.0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0.3份KH560、0.3份Defom 5300、1份TS 720,继续搅拌1.0小时,随后真空脱泡30分钟,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67]②B胶的制备:
[0068]在反应釜中加入46份D230、20份D400、15份D2000、5份T403和12份AEP,30℃条件下搅拌0.5小时,随后加入2份A200,继续搅拌1小时,冷却卸料,进行分装。[0069]胶水使用时,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30混合均匀,常温下进行固化,16小时后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耐溶剂型渗透膜。
7
CN 112574706 A[0070][0071][0072][0073]
说 明 书
5/7页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固化产品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
[0074]
备注:对比例为市场上常见的用于制备水处理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基本组
成是:A胶主体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搭配稀释剂C12‑C14缩水甘油醚、消泡剂、触变剂等;B胶中的固化剂为聚酰胺,搭配少量触变剂。
[0076]上表列出了本发明提供的3个实施例的技术参数,分别对胶黏剂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漆膜硬度、漆膜附着力、漆膜柔韧性、渗透膜耐溶剂性等主要特性进行了测试,3个实施例在参数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0077]实施例1是一款柔韧性较好的胶黏剂,断裂伸长率最大,为63%,漆膜硬度最低,为2H,漆膜柔韧性最好,并且渗透膜耐溶剂性较好,可以耐丙酮185小时,耐甲苯139小时,耐酒精262小时,各项指标均满足测试要求。
[0078]实施例2是一款耐溶剂性较好的胶黏剂,漆膜硬度为4H,漆膜柔韧性为3mm,最值一提的是,使用这款胶水制得的渗透膜耐溶剂性最好,可以耐丙酮203小时,耐甲苯157小时,耐酒精295小时,渗透膜的耐溶剂性突出。[0079]实施例3的断裂伸长率、漆膜硬度、漆膜附着力、漆膜柔韧性等指标都能满足实际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胶水在耐丙酮和甲苯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耐丙酮可以达到222小时,耐甲苯可以达到180小时,因此这款胶黏剂尤其适用于制备回收丙酮和甲苯的渗透膜。
[0080]对比例是市场上常见的用于制备水处理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这款胶黏剂的韧性不好,断裂伸长率只有39%。漆膜性能也很差,漆膜硬度偏高,为5H,漆膜附着力偏大,为2级,期末柔韧性不足,为4mm。这款胶黏剂在耐溶剂方面表现更差,耐丙酮仅为105小时,耐甲苯为63小时,耐酒精为137小时,与本发明提供的3款胶黏剂相差甚远。[0081]需要指出的是,这款胶黏剂主要应用于水处理渗透膜,它在水处理渗透膜领域应用广泛,胶黏剂的性能被业界公认。本发明提供的胶黏剂应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这两款产品的应用领域不同,产品的性能侧重点自然也有差别,选择对比例作为参考物,是因为市场上没有同类型的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对比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环氧
[0075]
8
CN 112574706 A
说 明 书
6/7页
树脂胶黏剂在耐溶剂性能方面的确表现突出,这个结果也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解决渗透膜耐溶剂性不好的难题。
[0082]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应用于溶剂回收领域,因而对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耐溶剂性能尤为重视,同时要兼顾漆膜柔韧性、漆膜附着力、漆膜硬度等指标。[0083]从上述3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到的3款胶黏剂的耐溶剂性都能达到预定要求,具有相当好的耐溶剂效果,同时漆膜的柔韧性都小于3mm,漆膜软硬适中,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因为外力产生断裂情况。另外漆膜的附着力小于1级,这说明胶黏剂对基材的粘结力相当好,不会产生胶黏剂与基材脱落等不良现象。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术参数选择不同的实施例。[0084]测试例2:
[0085]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的胶黏剂涂覆到基材表面,常温下固化,得到耐溶剂型渗透膜,然后进行溶剂渗透试验。基材为尼龙,涂覆厚度为0.2‑0.3mm。[0086]其中实施例1为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25混合均匀、涂覆到基材后,常温下进行固化18小时;实施例2为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40混合均匀、涂覆到基材后,常温下进行固化24小时;实施例3为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30混合均匀、涂覆到基材后,常温下进行固化16小时;对比例是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100/30的比例混合均匀,涂覆到基材上,常温下固化24小时成型。
[0087]将上述制备好的渗透膜制成规则的圆形膜片,在膜片上滴加10克质量比为50%丙酮水溶液,在封闭环境下静置24小时,实验结束后分析渗透膜对丙酮和水的通过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0088]表2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丙酮通过率,%65.170.368.913.6水通过率,%10.67.38.252.7
[0090]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制备的渗透膜,对丙酮都有很好的渗透效果,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渗透膜对丙酮通过率都可以达到60%以上,并且渗透膜对溶剂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水通过率基本上维持在10%以下。[0091]相比较而言,对比例的情况差别较大。对比例的丙酮通过率只有13.6%,水通过率比较大,为52.7%。
[0092]表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具有很好的溶剂渗透效果,对水的渗透效果一般,借助于这一特性这款胶黏剂有望在耐溶剂型渗透膜领域大有作为。[0093]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原材料进行优选,经过配方的科学组合,研制出用于耐溶剂型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使用这款胶黏剂制备的渗透膜,耐溶剂性可以满足预定要求,最优配方的耐溶剂性能更好。另外漆膜柔韧性、漆膜附着力、漆膜硬度等指标都也不错,能满足工业生产对胶黏剂的所有要求。
[0094]通过和市场上常见的用于制备水处理渗透膜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做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在耐溶剂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使用这款环氧树脂胶黏剂制备的渗透膜回收处理溶剂,具有回收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安全无污染,并且适用于流水线作业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丙酮、甲苯、酒精等溶剂的回收和处理,在溶剂回收领域具
9
[0089]
CN 112574706 A
说 明 书
7/7页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发展空间。
[0095]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