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 JOURNAL 0F NEUIANG N0RMAL UNIVERslTY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93・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邓 英 (内江市第三职业中学, 四川 内江641100) 摘要: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索质的倾向。本文仅以作者多年的工作体会,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 谈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中学;旅游专业;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785(zoog}S1一O493一O2 内江市第三职业中学是内江市开办旅游专业最早的中 业素质。众所周知.旅游业是窗口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职学校。办学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从业人员的行为和 旅游专业人才。但是,随着近年来职高生源由以前的竞争就 品德也被视为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因此,教学中对 读转变为“开放式”就读模式,导致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 旅游专业的学生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优质的 素质下降。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人才市场的激烈 服务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品德、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 竞争,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专业毕业生时,不仅重视学 协作的工作精神,最终养成良好的旅游职业行为和习惯。 生的外在形象和技能,更是把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录用的重 二、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将职业素质培养渗透到学习 要条件。面对企业新的用人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十分重视旅 生活的方方面面 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 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从思想、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加强 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 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旅游专业 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对职业素质的 教学及管理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培养,光靠抽象的教育是完成不了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大家。 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即养成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 教育.才可完成。 德和服务意识 1.把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人 中职学生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够成熟,很多学 格魅力作为养成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平台 生选择旅游专业是因为受老师和家长的左右,而非出于对该 首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让学生明白,学校的管理是 专业的了解和喜爱,再加之社会上一些人的偏见,认为旅游 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而提出具体措施来 业是“伺候人”、吃“青春饭”的行业,因此,很多学生缺乏职业 管理的。我们通常用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学 自豪感,没有远大的职业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在学生进校 生的行为,并结合酒店和旅行社的要求制定出有关仪容仪 之初,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教育。 表、个人卫生等具体的行为准则,要求学生执行.并制定出行 1.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的情感 之有效的检查措施。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有意 在专业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旅游和旅游专业在 识地创建一些涵养德行、开阔胸襟、启发智慧、提高情趣、健 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其次让学生认识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 康身心的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最后,要求教师 其发展前景。前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说:“到2020年,中国 加强自身修养,要敬业乐业,积极进取,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 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届时将有l_37亿人去那里参观、 质、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师”。 访问和游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并就近 2.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 取材,把内江——我们的家乡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规 生的职业素质 划蓝图告知学生,以此教育学生对我国旅游业充满信心.对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 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将从 够的,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辅以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应 事的事业的情感。 用、巩固、深化,才能成为学生的素养。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的服务意识 用第二课堂,如专业技能大赛中。专门对旅游类的学生开展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而树立优质的服务意 导游、餐饮、客房服务等多项技能比武活动和旅游专业学生 识是旅游工作者的从业前提,也是旅游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 个人风采展示、文明礼仪知识问答等竞赛活动,还举办演讲 收稿日期:2009—04—23 作者简介:邓英,女,四JiI内江人,内江市第三职业中学一级教师。 ・494・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4卷 比赛、辩论赛等,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语言表达 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此外,通过参加义务导游、社区 和政府的礼仪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 职业自豪感。 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 知识、陶冶情操的需求,对增强自信心,促进今后的进一步成 长有很大作用。 2.加强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与内在精神气质的综 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现代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共识,考大学成了一个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行万里路(旅游)在 中国古代是与读书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 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对这些知识当然 不可能要求学生都能精通,但要做到“博”和“杂”。为解决中 职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少等问题。我们致力于探索课程改 革。 重要目标,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人文教育课程则显得非常薄 弱。无独有偶,如今我们也很习惯从产业的角度理解旅游, 往往将旅游理解为一种赢利的行为。所以,在培养旅游从业 者时,往往只注重培养其商业技能,而忽视其人文素养。其 结果。直接导致了旅游从业者素质生态的失衡。因此.我们 1.完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文化课教学中,遵循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适用性 认为。现代社会的学校。要树立智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全面发 展的教育理念。在保持原有的注重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的职 教特色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在校内成为 一的原则,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必要准 备。对专业课,适当将一些与旅游相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整 合和优化,增加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例如,演讲与口才、旅 游心理学、礼节礼貌、公共关系等。还结合内江旅游资源特 色,补充讲解相关知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自然在工作中 名合格的学生,踏入社会成为一名良好的职业者。应该 说,只有重视了人文教育,重视了职校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 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 时,也更能适应企业、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通过旅游寻求 (责任编辑:李伟男) (上接第489页)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中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更高的要求。但目 的不够明确而影响教学效果。中学生对教学测试的理解存 在偏差,现行测试的不健全使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3.2对策 一E1]BB华.几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E23刘春艳.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分析EJ].中国学校体育。2006 (3). 1-33陶西平.素质教育与当前的教育发展和改革EJ].中国学校体育。 2006(4). 是调整课程设置,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学生年 [4]李微.真正的素质教育课[N].中国教育报,2006—07—15. [5]王宗平.体育教学内容实用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3), 2006. 龄、心理特点使体育教材、课程设置合理化,满足现代中学生 的体育需求。二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为 教学发展方向。从学生心理特征和需求出发,全面调动学生 [6]王宗平.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EJ].体育与科学,2006 (3). 体育运动兴趣。三是改变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素质教育 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用多种手段、方法相结合的教学 形式,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四是,改革体育测试标准。 测试必须承认学生差异,制定体现主、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 标准。 参考文献i ET]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83蔡宝忠.中国学标体育的未来I-M1.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Eg]马启伟.体育心理学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ElO]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