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小石子、橡皮擦、信封)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地游戏,想玩吗? 生:想玩。
师:老师手里有东西,猜一猜是什么? 生:乱猜。
师:到底是什么呢?能确定吗? 生:不能确定。
师:给个提示:“我拿的是小石子和橡皮擦”,能猜出来吗?
1
生1:左手是石子 右手是橡皮擦。 生2:左手是橡皮擦 右手是石子。
师:还有两种答案,再给提示:右手不是橡皮擦。 生猜:右手是石子,左手是橡皮擦。
师:恭喜你们,答对了,你是怎样猜出结果的! 生:老师说“右手不是橡皮擦”,右手不是橡皮擦,可以肯定左手拿的就是橡皮擦。
师:同学们讲的真有道理,其实同学们刚才在玩游戏时,根据老师的提示,经过分析猜出了结果,这样的过程在数学中叫做推理。板书:提示、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理(板书)。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侦探家,看看他是谁? 生:黑猫警长。
师:你们想成为侦探家吗? 生:想。
师:警长到了学校,看看学校给警长出了什么难题? 二、 探究新知
师:出示例1文字和人物。观察屏幕,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生:有3个人,和三本书,还知道了他们每个拿一本书。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是哪三个人呢?哪三本书呢? 生:语文 数学 品德与生活 小红 小刚 小丽
2
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三个人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人只能拿一本书。
师:小红拿什么?小丽拿什么?小刚拿什么?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看看两位同学的提示。(课件出示提示) 师:现在你能推理出他们到底拿了什么书吗?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合作要求: (1)小组讨论,猜一猜。 (2)说说你是怎样推理的?
(3)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推理的过程记录下来,并选派一个人汇报。
(4)活动时间5分钟
生:进行推理活动。
师:请一个小组上来展示你们的结果和想法?法1 法2(展示完作对比)
我们看,第一小组用文字记录了推理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文字记录法。
第二小组通过连线帮助我们推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连线法。
比较这两个小组的方法,谁能清晰地看出推理的过程。 生:连线法。
3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推理出了结果,老师有几个疑问想问问大家?刚才你们推理时都是从那条提示开始思考的呢?为什么要从这条信息开始?
生:因为容易得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学会在推理中找关键,推理时一般先找到关键提示,根据关键提示得出一个结果,然后推理就变得简单了。
师: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可以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你是怎样想的?
生:小红拿了语文书,剩下两本就是小丽和小刚拿,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她肯定拿了品德,所以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学生边说边连线)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推理时要找到关键提示,然后一步一步分析得到结果,并且可以选择连线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推力,黑猫警长非常满意大家的表现,他准备带我们去森林运动场去看一看。
师:看 乌龟 蚂蚁 蜗牛正在进行马拉松比赛,谁是冠军呢?我们跟警长一起去调查吧!
课件出示:
兔子说:乌龟不是最快的。
熊说:看,最后一名选手蜗牛到达终点了。
师:你们能根据提示,推出他们的名次吗?
4
好,我们小组合作,看看活动要求? 1.小组讨论,推理出比赛的名次; 2.用简洁的方法记录下来; 3.汇报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推理的。
师:你们小组的结果是?说一说,是怎样推理的? 生:。。。。。。。。。。 生:上台展示。 三、练习应用
经过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推理了,黑猫警长,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挑战1.猜图形 挑战2.猜小狗 挑战3.玩推理游戏 四、课堂总结
恭喜你通过了挑战,从今天的挑战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推理
提示 结论 找关键提示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