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2014年中考化学科总结

来源:知库网



龙车中学2014中考化学科总结

李品光

2014年中考已落下帷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中考取得可喜的成绩。2014年中考我校化学科也取得新的突破。2014年我校参考人数91人,化学科A+4人,A7 人,B+18人,B35 人,C+19C3 人,D4 人,E1 人。化学科在全县综合排名第二,取得可喜的成绩。以下是我校化学科教育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一、学校管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法。中考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和窗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誊和发展。因此,历来学校领导都很高度重视中考,从校长到副校长及各主任、教研组长都很重视教学,并且化学科是校长亲自挂帅上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化学科教学质量。

2、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

3、施行两个六点半,早上6点半和傍晚6点半让学生主动进教室自主学习。

4、跟学生多交流沟通,谈心,加强尖子生的辅导,施行老师一对一的跟踪辅导,努力扭转差生,突破临界生。

5、集体协作精神,共凝聚智慧,老师集体备课。

6、加强作业量布置和批改。每周化学作业量必须达到三次,并且要全部批改,定期检察。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7、定期召开尖子生和差生会议,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激情。

二、在具体化学教育教学中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要做到以下几点: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的优秀素质激发学生兴趣



3)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2、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3)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3、抓好复习工作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常见题型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试题特点综合专题可分为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基本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溶液pH值的确定,守恒思想的应用,常见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图象、图表专题。

2)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



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20149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