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淄博七中11月地理试题

来源:知库网



2015—2016学年高三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题 2015.10

下面世界某区域图中,纬线L1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

1300 千米/小时,纬线L2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

1320 千米/小时,读图回答12 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 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 A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 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 点地形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3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赤道上

C.北半球

D.回归线上

我国某教育考察团从中国上海乘坐飞机到美国纽约(40°43’0”N,74°0’0”W )开始为期10

天的考查,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 7 19 30 分,15 个小时后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航线

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5 题。

4.飞机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时,纽约当地区时是A9 8 19 30 B9 7 21 30 C9 8 6 30 D9 7 12 30 5.考查期间( )

A.上海比纽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上海比纽约白昼长

C.纽约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D.纽约正午直立物体的影

子越来越长
下图中,虚线ACB 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6--7 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A7 6 12

B7 7 12

C7 6 24

D7 5 24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1 / 11



AC 为晨线

B、②③

BC 为晨线

D、②④

A、①④

C、①③

8.右图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该日

A.全球昼长从70°S 向北递增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一定逐渐加快
D.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右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

/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910 题。

9.若图中的斜线为晨昏线中的晨线,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
B.晨线上各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C.晨线上的太阳高度不同
D.②地白昼长于③地
10.导致①、③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副热带高压 D.西南季风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

11.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①②同在北半球 D.①②同在南半球12.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①>② B. >①>北京
C.>②=北京 D. <②=北京

右面某城市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示意图,完成13-14 13.该城市可能是
A.孟买 B.开普敦
C.北京 D.悉尼
14.当该城市盛吹偏南风的时候
A.非洲南部草原一片葱绿B.我国北方地区寒潮频发C.美国东南部河流普遍涨水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

2 / 11



右图为威海(37.5°N,122°E6 5 日的日出景观,图中最近一列建筑物为东西走向。据此回答1516题。

15 该日威海海边日落方位和日落地方时可能为

A.西北

17:20

B.西南

18:50

C.西北

18:50

D.西南

17:20

16. 下次在同一位置看到太阳升起的日期最接近的是A.7 8 B.6 22 C.9 6 D.5 19

17 右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1—3 题图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右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判断18

19 题。

18.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

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CO2 气体

C.臭氧吸收紫外线

D.人类活动

我市某中学生计划于11 29 日至12 2 日前往国外

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下面左图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截图(图中11

29 日最低温为—12,最高温为—7),下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2021 题。

20.该学生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其最可能是

3 / 11





A11 29

B11 30

C12 1

D12 2

2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该学生最可能前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济南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22~23题。

22.此时段

A.济南正午太阳高角逐渐增大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导致天气变晴
C.大气对流旺盛形成对流雨

B.济南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16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最弱
D18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下图为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2425 题。24 影响MR 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土壤 D. 热量

25. N 地与R 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

素组合正确的是

A. R 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B. R 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C. R 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D. R 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读右下图等压面分布图,回答26-27

26 比较图中各点气压的高低,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①④⑤
D.⑤④③②
27.此季节,①所在的大陆该纬度东海岸的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炎热干燥
C.温和少雨
D.高温多雨

4/ 11



下左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下右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

28-29

28.该岛甲、乙两地
A.乙处冬季低温干燥 B.甲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 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29.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C.乙侧山坡地处暖湿信风的迎风坡 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30.读右图,判读图中()
A.晴朗天气,a 大部分为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 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CO2 增多,c 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 的转化率增加

霾是—种大量极细微的千尘粒等均匀地浮

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0 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大气运动越弱,越容易出现霾。据此完成31-32 题。

31 下图是雾霾当日该城市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则该日最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 / 11



32.我国北方地区,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其原因有
夏季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②夏季风速大,污染物扩散快③夏季降水多,有利于干尘粒

沉降④夏季气压高,多晴朗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3334题。

33.该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日出东南 B.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C.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D.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3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4-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4-2为图4-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

图回答3536题。

35.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36.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6/ 11



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3738题.

3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8.对于甲气候类型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35 月光照强烈②69 月云量多

1012 月湿度大④12 月西南季风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

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

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3940 题。

39.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40.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7/ 11



第二卷(共4大题,40分)41.读“2013527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回答⑴~⑶题。(12分)

图示时刻B 地的风向为

ABCF 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原因

3 分)



图中ABCD 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1 分)



从气流状况看,控制C 地的天气系统是

3 分)


CDE三地中可能以阴雨天气为主的

甲锋面过境时,天气特点是


,受其影响可能带来的灾害天气

3 分)



,成因是

(2 )

F 地的气候类型为



42.(5 )该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 / 11





1)画出图中①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②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2分)

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3分)

43.9分)据美联社201422日报道,连日寒潮给欧洲大部分地区带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

天气,白天气温降至零下1020左右,到晚上气温可低至零下2030欧洲许多国家的

交通运输陷入停顿和瘫痪状态。读(图8)回答。

1)有人说:“西欧似乎对冬季寒潮和冰雪完全准备不足”?试从气候的角度加以解释。(2 分)

2)分析导致图中甲处一月0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两个主导因素是什么(2 分)

32012 12 月底,一艘油轮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前往美国,这艘油轮预计航行一个月时间,试述当航行至地中海时常见的天气状况。(2 分)

4)分析图中A 地年降水量多于B 地的原因。(3 分)

9 / 11



44.14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城的位置及降水统计图 材料二杭州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甲城与杭州的气温资料统计表

城市

年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杭州

16.2

28.6

3.8

16.6

23.6

10.8


比较甲城与杭州两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异同。(6 分)

分析杭州最冷月气温低于甲城的原因。(2 分)

据图描述甲城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10/ 11



高三阶段性检测地理参考答案 201510选择题

AACBD

DBADA

DAACC

ADACB

AADDB CDBCB

CDDDA

BDCAA

41

西北风

B

该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A>B>D > C
气旋 CD
大风、阴雨、降温 寒潮、沙尘暴等

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2.1)(西北风,画图略) 极夜;极光。(说出其中一种即可)

2)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纬70以北地区出现极夜。43.1)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通常不会出现如此天气状况。

2)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海陆位置(西风影响);

3)大风、阴雨天气;
4A地处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迎风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B地处西风的背风坡。44.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

11/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