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建立冷藏药品的管理制度,使公司冷藏药品从购进到出
库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规范》(卫生部90号令)(卫生部90号令)及其附录
3、适用范围:本公司冷藏药品所涉及全部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本制度
4、责任:采购部、质量管理部、物流部、仓储部、销售部对本制度负责。 5、 内容
5.1冷藏药品的采购、收货、验收、销后退回、购进退出、质量查询
5.1.1购进冷藏药品时,要与供货单位明确适合运输冷藏药品要求
的冷链设备,确保在途质量。
5.1.2 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冷库内,不得置于阳光直射、
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1.3 冷藏药品收货时应会同验收员一起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
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
5.1.4 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应在30分钟内(应小于验证的安全时间)。
5.1.5 验收在冷库的待验区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及时出具验收
单和保管员交接,不合格的出具拒收报告单,及时与采购联系,药品转至冷库退货区。
5.1.6 对销后退回的药品,应视同收货,严格按以上操作,并做好
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1.7 购进退出的冷藏药品应凭采购中心的进货退出通知单放置
于冷库的退货区。等待原供货单位接收处理。
5.1.8 质管科对公司冷藏药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查询和控
制,配合采购、销售部门做好咨询及服务工作。
5.1.9 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5年。 5 .2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5 .2.1 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5 .2.2 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5 .2.3 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90号令)
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公司质量管理部处理。
5 .2.4 养护记录应保存5年备查。 5.3冷藏药品的发货
5.3.1冷藏药品的发货应做到及时准确,拆零拼箱应选择合适的冷
链设备并在冷库中完成,并放置于冷库的待发区。
5.3.2运输冷藏药品时,冷藏车应预冷至符合药品贮藏运输温度。
5.3.3冷藏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30分钟内。
5.3.4冷藏药品的装载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允许置于阳光直射、
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4 冷藏药品的运输
5.4.1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根据保温箱上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保温箱。
5.4.2 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根据冷藏车标准装载药品。 5.4.3冷藏药品出库前应对冷藏车及各类冷藏设备、温度记录显示
仪进行检查,要确保所有的设 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
5.4.4在运输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温度异
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仓储中心负责人。由仓储中心作出应急处理方案。
5.5 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5.5.1 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温度记录和监控,温
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得超过30分钟/次。
5.5.2 自动温度记录设备的温度监测数据可读取存档,记录至少保存5年。
5.5.3 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临界状态下报警,应有专人及时处置,
并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应设置在3℃~7℃
5.5.4 冷藏车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
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5分钟,温度超限时,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2分钟,并实施报警;数据可读取。
5.5.5 采用保温箱运输时,根据保温箱的性能验证结果,在保温箱
支持的保温范围内,符合药品贮藏条件的保温时限内送达。
5.5.6 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5.6 冷藏药品贮藏、运输的设施设备
5.6.1 冷藏药品的贮藏应有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
5.6.2 冷藏药品运输方式选择应确保温度符合要求,应根据药品数
量多少、路程、运输时间、贮藏条件、外界温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
5.6.3 保温箱应根据不同材质、不同配置方式以及环境温度进行保
温性能测试,并在测试结果支持的范围内进行运输。
5.6.4 冷藏车应符合冷藏药品运输要求,并具有自动除霜功能、自动温度监控记录功能。
5.6.5 冷藏设施应配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5.6.6 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设施设备应有校准方案、定期维护方案
和紧急处理方案,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校准、清洁、管理和维护,并有记录,记录至少保存5年。
5.6.7 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设施设备档案,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记
录,记录至少保存5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