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伤寒论梅核气原文

来源:知库网


伤寒论梅核气原文

梅核气是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称之为“炙脔”,其原文在《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

原文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简要解释: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是一种自觉症状。脔,是肉块,炙就是烤肉块,是病人自觉这部位有异物感,然后再说,这种异物感是怎么样呢?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与饮食无碍。病因病机,我们分析是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津聚为痰,然后与气搏结,上逆咽喉所致。这个病位是在咽喉的,如果简单来说,情志为病,痰气郁结,痰气郁结在哪儿呢?郁结在咽喉。针对痰气郁结,这样的一个病机所造成的梅核气病,这一个病症,开出半夏厚朴汤这一方剂。

方剂的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这个方子能够起到既能够化痰结,又能够顺气降逆的作用,消除咽喉有梗阻的异物感。半夏、厚朴、生姜,正好是辛开苦降

的配伍;半夏是降逆、散结、止呕、向下消痞的作用;厚朴,;行气、消胀、除满;生姜配合半夏,也是是一种辛开苦降,包括散结、止呕的功效;茯苓,有化饮的作用,当然,这里面讲的是痰,因此也就是通过化饮来消痰;苏叶,苏叶是紫苏的叶,苏叶对于上焦,就是肝失疏泄,气郁在上的话,肝气郁结到咽喉的话,不叫引经药,也可以说苏叶是一个直达病所的药物,它是一个偏温性的,起到芳香宣气解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