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品种:遗传稳定,形状一致,适于一定生态条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直接用于生产的作物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变种:指基本特征性状属于某一个种的范围,而在某些遗传性状与该种有一定差别的群 体。
4.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需求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5.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6.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特性。
7.种质资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8.起源中心: 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
.
精品文档
业地理中心。
9.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
10.经济产量:植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看直接供人们食用或用于其他用途的产品重量。
11.收获指数:作物收获时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又称经济系数。
12.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13.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14.经济性状:指符合人类的生产要求,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关系最密切的动植物性状。
15.衍生系谱法:从F2或F3某一个单株繁衍出的异群体。
16.回交: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连续多代杂交。
17. 一般配合力:一个纯系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性状的平均表现。
18. 特殊配合力:某杂交组合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差。
.
精品文档
19. 远源杂交:将植物分类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
20. 多倍体: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21. 一环系:由地方品种、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群体分离出的自交系。
22.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分离出的自交系。
23. 核质杂种:是一种具有来源于不同种或不同系统的核与细胞质所形成的杂种。
二、填空(不足)
1. 进化三要素:遗传、变异、选择
2. 农作物品种三个基本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 作物品种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4. 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直接考察收集、征集、交换、转引
5.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6. 调节花期的方法:分期播种
7. 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
精品文档
8. 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1)物理因素诱导 (2)化学因素诱导 (3)生物因素诱导
9.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1)中亲优势 (2)超亲优势 (3)超标优势 (4)杂种优势指数
10. 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质核互作不育和核不育
11. 作物逆境的种类:(1)温度胁迫 (2)水分胁迫 (3)矿物质胁迫
三、选择(略)
四、大题
1. 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产品品质
(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
(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精品文档
2. 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二)异交的遗传效应
(1)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 (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2)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3)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3. 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维持样本的数量与保持各样本的生活力及原有的遗传变异性;
方法:(1)种植保存 (2) 贮藏保存 (3)离体保存 (4)基因文库保存
4. 简述本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特点:特别抗某种病虫害,特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特别的品质性状及一些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特别有价值的特殊性状。
利用价值:为研究作物生育期、形态特征和产量因素、生理生化特性、抗逆性、抗病性、抗虫性、抗耐性、产品品质以及其他利用价值提供了原材料。
5. 为什么通过矮杆育种能提高作物的单产?
.
精品文档
答:矮秆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可以增大密度,增加单位面积,降低茎秆所占比重,提高收获指数,能有效地利用肥水,因而丰产,潜力较大。
6. 杂交育种的类型及遗传机理?
答: (1)组合育种:基因重组和互作(机理)
(2)超亲育种:基因累加和互作
7. 引种的基本原理?
答:(1)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
(2)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8. 什么情况下采用复交?
答: 当单交杂种后代不完全符合育种目标,而在现有亲本中还找不到一个亲本能对其缺点完全补偿时;或某亲本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次杂交对其缺点难以完全克服时,均宜采用复交方式。
9. 亲本选配的原则和依据?
答:原则:(1)双亲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互补。
(2)亲本之一最好是本地的某一推广品种。
.
精品文档
(3)选用生态类型及遗传差异比较大的亲本进行杂交,但应以不出现生殖隔离为准则。
(4)要求双亲具有较高的配合力。
依据:明确的育种目标,在熟识所掌握的原始材料主要性状和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亲本,组配合理组合,才能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优良的重组类型并选出优良的品种。
10. 回交育种的优缺点优哪些?
优点:(1)既保持轮回亲本的基本性状,又增添了非轮回亲本特定的目标性状。
(2)使利用温室、异地或异季加代等缩短育种年限的措施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有利于打破目标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基因重组频率,提高优良重组类型出现的几率
(4)生产性能、适应范围及所需栽培条件与轮回亲本相似,容易在生产上的到认可
缺点:(1)改良范围窄,改良数量性状效果差
(2)要达到预期育种目标,可能延长育种年限
(3)回交群体回复为轮回亲本基因型经常出现一些偏离。
.
精品文档
11. 引种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答:(一)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引种材料收集
(二)引种材料的检验
(三)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和评价
(1)观察实验 (2)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3)生产试验
12. 有推广价值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答:(1)高产:育种的首要目标就是单位面积产量高,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要解决吃饭问题,作物品种必须具备高产特性才有种植意义。
(2)稳产:是指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幅度变化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增产作用,抗耐性和适应性好
(3)生育期适宜:生育期与产量呈正相关,生育期长,产量高
(4)优质: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决定
(5)适应机械化
13. 远源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与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答:(1)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2)创造新作物类型
(3)创造异染色体系
(4)诱导单倍体
(5)利用杂种优势
(6)研究生物进化
14. 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答:(1)缩短育种年限
(2)克服远源杂交的不亲和性
(3)提高诱变育种的频率
(4) 合成育种新材料
15.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1)中亲优势 (2)超亲优势 .
3)超标优势 精品文档
4)杂种优势指数
( (精品文档
16. 作物杂种优势要在生产上加以利用的基本条件?
(1)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2)异交结实率高
(3)繁殖与种植技术简单易行
17. 杂种亲本纯系或自交系的基本要求?
(1)纯度高 (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3)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4)亲本自身产量高
18. 恢复系选育的方法?
答:(1)测交筛选法 (2)杂交选育法 (3)回交转育法 (4)人工诱变法
19. 群体改良的意义?
答:(1)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2)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3)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