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岗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会计高职教育的教学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的会计教学。教育部在教高(2021) 16 号文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021 年财政部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必定会推动会计教学改革,而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性行业,具有强烈的行业性、岗位性、有用性等,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应是培养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将来岗位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会计教学过程和模式的设计不合理,没能按预期的要求完成,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课岗融合”的教学理念
“课岗融合”的教学理念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实践,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目前,在财政部公布的13个会计岗位中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涉及到9 个: 存货核算岗位、往来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出纳岗位、费用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税务会计岗位、财务报表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实施“课岗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使学生真正实现“课中融岗,岗中有课”的交叉相容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 1 -
三、会计教学中“课岗融合”的方式
会计实务“课岗融合” 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要将会计综合实训的学习情境(项目) 与会计具体的工作岗位对应起来,“货币资金――出纳岗位”、“存货――存货会计岗”、“应收及预付款项――往来会计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会计岗”等等,通过学习情境(项目)与会计岗位的融合,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具体的岗位需求融入到会计实务的课程体系中,使教学过程与岗位规范融为一体。
四、 “课岗融合“的途径
搭建“课岗融合”平台,建立“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机制。(1)校企合作。课岗融合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主要是:一方面学校面向行业、岗位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攻关、项目推广,鼓舞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与企业进行人员互聘互兼方面的合作,驱动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向学校开设实习基地,为师生提供科研课题条件,积极汲取学生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驱动学校利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形成互动的关系体,实现双赢。(2)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即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两个基地,两个基地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达到专业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为此,双基地要符合起设施完备、效果仿真,师资队伍具备实务技能应用能力较强、职称结构合理;实验教材内容丰富、有用实效、结构科学;同时建立一批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两个基地各自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以推行会计课堂与企业岗位实习的一体化。
五、课岗融合下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课岗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同时
- 2 -
也要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素养,实现“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相融合。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所以实践经验匮乏,“教学水平”较高、“技术能力”较弱,因此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规避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想实现“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相融合,就需要任课教师利用假期和周末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进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六、“课岗融合”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调配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就要合理调配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修订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整体布局,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合理分配,保证实践技能训练学时充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积极探究“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现阶段,会计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验。由于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特别性,实习单位一般只让学生翻看凭证和账簿、不让学生实际操作,只增加了学生对会计岗位的感性认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训,因此,学生校外实习的内容和质量难以保障,难以通过顶岗实习取得令人中意的预期效果。为此,应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拓宽校外实践渠道,积极探究“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改善校外实习基地条件,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
- 3 -
和质量,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熟练掌握会计岗位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技能,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