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丹参有效成分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知库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Dec,17(34) 丹参有效成分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 慧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关键词] 丹参;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49(2008)34—5397—03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微寒、昧 苦,人心、心包经及肝经。传统医学认为,丹参走血分,通血 集和抗凝作用…。丹参酮ⅡA具有扩张血管、保护心肌作用, 用于治疗心肌局部缺血和心肌梗死_2 ;还有防治凝血和恢复 脉,功擅活血化瘀,自古以来都作为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物应用 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丹参具有四 物汤的功效。《滇南本草》指出丹参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 现代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量,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加快微循环血流,促进毛细血 血液循环作用,其静脉乳剂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 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血液的黏滞度,减少红细胞 的聚集_3 J。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试管中可保护由低渗所造成 的红细胞膜变形,从而改变其血液流变学性能_4j。丹参酮Ⅱ A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互相作用的 管网开放,抑制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耗,扩张血管,降低胆固 醇、血脂,抑制凝血,激活纤溶,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缺氧耐受 力等作用。近年随着研究的深人,对于其化学成分组成、药理 作用等又有了进一步认识。现就近年来丹参有效成分在心血 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1丹参的有效成分 抑制药_4 J,可以降低正常心肌[Ca ]i,明显抑制细胞内钙超 载,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可增加心电稳定性并减少心律失常 发生_5 J。此外,丹参酮ⅡA对Ang 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有 一定抑制作用_6 J,其通过下调ATIR的基因表达降低心肌 细胞[Ca2 ]i来部分阻止RAS致心肌肥厚的信号向细胞内 转导,从而起到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Is];可通过抑制动脉粥样 硬化时炎症递质的表达,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9]。 目前从丹参中分离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有100多种,其 主要有效成分一般归为2大类,即脂溶性和水溶性。①脂溶 丹参酮Ⅳ对人型结核菌株H37R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_1],对于 心肌缺血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并可以恢复缺氧后的心肌收缩 力[ 。一 。 性成分(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 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羟基酯、二氢丹参酮I以及异 丹参酮I、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I等,其共 同特点是具有邻醌或对醌结构。其中丹参酮ⅡA含量相对较 高,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目前均以丹参酮为有效成分的参考指 标。②水溶性成分(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丹参素、原儿 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甲酯及丹酚酸A、B、C等。 2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3.2隐丹参酮具有防治凝血和恢复血液循环作用_】 。 3.3其他丹参二醇A、丹参二醇B、丹参二醇C对缺氧后 的心肌收缩力具有恢复作用l121。丹参醌酚Ⅱ具有防治凝血 和恢复血液循环作用l1引。丹参新酮、异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 ⅡB、2一异丙基一8一甲基菲一3,4一二酮对胶原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1 141。 4丹参水溶性成分药理作用 4.1丹参素 丹参素对白细胞黏附具有抑制作用,对肿瘤坏 死因子Q(TNF a)诱导的VCAM一1、E—selectin表达增加 心肌缺血及心肌的缺血一再灌注会引起心肌损伤。主要 病理基础是心肌缺血缺氧、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动脉 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产生机制为氧供/需失衡、自 由基生成增多、细胞内钙超载、血液流变学异常、微血管损伤 和白细胞的作用。其中,能量耗竭、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的 可产生抑制作用ll 。丹参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显著抑制 NADPH一维生素C和Fe2 一半胱氨酸诱导的线粒体脂质过 氧化…,具有改善心脏功能、扩张冠状动脉作用ll ,还能改善 微循环障碍,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l1 。 损伤作用是公认的重要机制,三者相互依赖,最终造成心肌细 胞死亡。因此,可通过多途径对心肌细胞进行保护。 3丹参脂溶性成分药理作用 3.1丹参酮 丹参酮I体外具有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 [作者简介】刘慧(1981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防 4.2丹酚酸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 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实验研究表明,丹酚酸对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 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其机制研究。E—mail:angeltshlh@sina.com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 (2006CB504701) 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对胶原诱导的 血小板释放5一羟色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引。丹参多酚酸 盐通过抑制血小板P一选择素表达,阻断血小板与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等的黏附及其血液凝固瀑布反应,并通过降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Dec,17(34) TXB2和P一选择素水平,发挥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 而有助于维持血运和预防血栓形成。组织在缺血再灌注中产 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可明显抑制钾通道活动,从而对组织尤其 是心肌组织和脑组织造成损伤。丹参多酚酸盐还可通过抑制 内皮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改善能量代谢、促进血管内皮细胞 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2): 146 [4]左玉姣,李颖庆,王刚,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 及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5): 732—734 迁移、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及减轻钙超载等机制,对缺血再灌 注损伤组织进行保护。 4.2.1丹酚酸A丹酚酸A是丹参主要酚酸类成分,具有抗 [5]张长翼,邱汉婴,等.丹参酮Ⅱ A磺酸钠对兔在体心室电生理 及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21 (1):36 [6]Yang L,Zou X,Liang Q,et al Sodium tanshinone lI A sulfonate depresses angiotensin II—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 ̄rophy through 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氧自由基诱导的心脏线粒体和 肝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氧自由 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心肌膜钾通道有双向作用,可以逆 转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钾通道的抑制作用。大鼠心脏离体实 验表明,丹酚酸A对于心脏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伤具有保护 作用 2,1 。 4.2.2丹酚酸B丹酚酸B是丹参主要酚酸类成分,在心血 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丹酚酸B具有羟自 由基清除活性,保护心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血和抗 血栓作用[20]。离体大鼠的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发现,丹 酚酸镁一定浓度内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AP激酶的活性,并 能抑制激活的SAP激酶转导到细胞核中,减少凋亡细胞的数 量,从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21]。丹酚酸 B可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时炎症递质的表达,达到防治动 脉粥样硬化的目的C22]。此外,丹酚酸B可通过减少内皮素的 释放,改善血栓素/依前列醇(TXA2/PGI2)系统的平衡状态, 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引。 4.2.3丹酚酸C丹酚酸C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血小板 聚集抑制作用_1 。 4.3其他 迭迷香酸具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作 用。原儿茶酸可以减少心肌氧消耗 。紫草酯B,其甲基化 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对于心肌缺血有预防和 保护作用,可以恢复缺氧后的心肌收缩力。 5 结 论 丹参的化学成分是丹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化 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为丹参药效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 础。丹参中的部分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药 理作用,其中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保护心血管、 抗菌和抗炎为主,而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 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丹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对其活性成分单体的药理作用机制也有一定了 解,但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为丹参 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薛春生,王浴生,邓文龙.中药药理与应用[M].2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0:190 [2]孙文基,绳金房.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1998:343 [3]周娟,王守涛,何晓静,等.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大鼠血液流 MEK/ERK pathway[J].Exp Mol Med,2007,39(1):65—73 [7]江风林,冯俊,郑智,等.丹参酮ⅡA对AngI/诱导的心肌肥大 中c—fos、c myc和C—jun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 通报,2007,23(1):55—59 [8]李永胜,王照华,王进,等.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肥厚心肌细胞 游离钙离子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 学,2008,28(2):143 146 [9]聂桂丽,郭茂娟,李燕平,等.丹参单体对肿瘤坏死因子损伤的 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介质IL 10表达的影响[J J.中国老年学 杂志,2007,27(9):823—824 [10]Han YM,Nam.PTPIB inhibitory effect of abiet—ane diterpenes ios— lated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Biol Pharm Bull,2005,28(9): 1795 1797 l 11 j Adams JD,Wallm,Garcia C.Salvia columbariae contains tanshi— nones[J] Evid Bas ComplAlternatMed,2005,2(1):107—110 [12]刘艾林,李铭源,王一涛,等.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研究现 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9):641—644 [13]Liu IM,Chenw C,Cheng JT.Mediation of beta—endorphin by isoferulic acid to lower plasma glucose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 abetic rat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3,307(3):1196—1204 [14]Lee AR,Wu wL,Chang wL,et a1.Isolation and bioactivity of new tanshinones[J].J Nat Prod,1987,50(2):157 160 [15]姜开余,顾振纶,阮长耿.丹参素对CD 116、P—selectin、ICAM一 1、VCAM一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通报,2000, 16(6):682—685 [16]Lin HC,Chang wL Diterpenoid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 Phytochemistry,2000,53(8):951—953 [17]程彰华,楼亚平,戴华娟,等.丹参素对微循环障碍和血浆乳酸 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7,14(1):25 [18]颜平,罗心平,施海明,等.丹参多酚酸治疗心绞痛患者的临床 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2 (2):55—59 [19]杨显容,萧培根.常用中药及植物药活性成分手册)[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157 [2O]湛月娥,孙莉莎,程玉芳,等.丹酚酸B对犬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1001 [21]Au—Yeung KK,Zhu DY.Inhibition of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 nase in the ischemic reperfused heart:role of magnesium tanshi— nonate B in preventing apoptosis[J].Biochem Phar,2001,62(4): 483—49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Dec.17(34) .5399. 大承气汤外科应用研究进展 余宏亮,于庆生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关键词] 大承气汤;通里攻下;外科 [中图分类号]R6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49(2008)34—5399—02 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 抑制作用,保留灌肠则可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引发排便反射, 功,为中医通里攻下法的代表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现代临 收到有效排空效果,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少肠麻痹 床及试验性研究证实大承气汤在促进胃肠运动…、抗菌、抗内 的机会。 毒素、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保护组织器官功能、调节机体免疫 3在胰腺炎中的应用 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药理作用_2 J,并在外科临床中得到了较广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为自身分泌胰酶消 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其病情凶险,病程复杂, 1在胆管炎中的应用 病死率较高。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湿热蕴结、 急慢性胆管炎是肝胆外科常见病,中医认为主要为湿热 腑气不通,治以行气通腑为主,而大承气汤能抗炎性渗出,松 郁结,肝胆气滞,疏泄失常,“胆腑不通”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 弛平滑肌而发挥解痉、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作用,可解除胰 变。在常规抗感染、保肝、降酶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利湿化 液和胆汁的淤滞,抑制内毒素性发热,能显著降低血浆内毒 瘀中药口服联合大承气汤加味治胆管炎,可荡涤实结,清泻郁 素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胰蛋白酶、脂肪 热,使邪外出,是控制该病转归之关键,符合中医“六腑以通为 酸及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肠道及胰腺微循环。灌肠能促进肠 用”的原则。大承气汤作为通里攻下的代表方剂,有峻下热 蠕动,有效治疗肠麻痹,降低腹内压 6-7]。大承气汤通过下调 结、清热解毒、止血之功,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血液供 IL一6、TNF a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清除循环中已产生 应,终止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强退黄作用;能荡涤胃肠道积 的炎性因子,打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瀑布式”反应,并重建促 滞,使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从而减少细 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重症急性 菌移位并降低内毒素的吸收;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中和内毒素 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且显著降低机体免疫抑制因子sIL一2R 以及抗炎,发挥保护肠屏障作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 水平,从而有利于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 胆管感染时的急性炎症反应_3 J。药理实验亦证明,大承气汤 者胃肠功能状态恢复大有裨益 J。 中大黄能加强胆囊收缩和奥迪括约肌松弛,增加胆汁的排出, 4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应用 防止胆囊内胆汁淤积,可有效防止结石的形成。厚朴等理气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及毒素库,胃肠道黏膜是抵御 类药都含有黄酮苷和挥发油,有保肝利胆作用_4 J。 细菌入侵的重要屏障且极易受损伤。危重病患者由于缺氧、 2在急性单纯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感染、应激等各种刺激使胃肠道屏障改变,胃肠道免疫功能抑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是常见急腹症, 制,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移位,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研究 以腹痛、呕吐、腹胀、大便闭塞为主要症状,常规治疗主要是予 表明,大承气汤体外可直接灭活内毒素,对防治肠源性感染具 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抗 有一定作用,可减轻严重感染时促炎细胞因子的升高,保护肠 感染等。在西医保守治疗基础上,运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 黏膜屏障,控制肠道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释放,控制肠源性 灌肠治疗,旨在行气导滞,使气机通畅,促进炎症水肿的消散, 脓毒症_9 J。此外,大承气汤能够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水解酶对 促进粘连松解,恢复胃肠功能。现代医学证实,大承气汤能直 线粒体结构的消化和破坏l10],因而能够保护线粒体;通过减 接增强肠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增加血胃泌素、胃动素水 轻炎症反应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还能通过减少 平,促进肠道收缩运动_5 J,增加肠血流,改善肠管血运状态,降 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而减轻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能够拮 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有 抗内毒素所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线粒体,减轻内毒 [22]聂桂丽,郭茂娟,李燕平,等.丹参单体对肿瘤坏死因子损伤的 [24]宋立人.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4 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介质IL一18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 [25]Zhang Y,Akao T,Nakamura N,et a1.Magnesium lithospermate B 杂志,2007,27(9):823—824 is excreted rapidly into rat bile mostly asmethylated metabolites, [23]金树梅,赵桂峰,范英昌.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which are potent antioxidants[J].Drug Metab Dis.pos,2004,32 内皮素及TXA2/PGI2系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 (7):752—757 24(2):127—128 [收稿日期]2008—06—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