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来源:知库网
专栏·英语分级群文阅读初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文 / 魏绥周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普遍兴趣不高,缺乏自主动力,大部分学生除课本外几乎没有其他阅读材料;或者即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被动阅读。近年来,群文阅读在我国悄然兴起,在语文、外语学科展开了许多研究和实践,弥补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单一化、知识碎片化的缺陷,同时也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真正让学生做到“悦读”。

本文以外研社《悦读联播分级群文阅读》七年级上册Module 1 Family的教学过程为例,探究英语分级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人”与社会主题下的家庭(生活)展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

2. 整合意图: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以及外研社《悦读联播分级群文阅读》的八年级内容对我校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故选择了七年级上册Module 1的内容。本模块有四篇文章,“Having a brother is better than a winning race”、“Love it,hate it,can’t live without it”、“The seven sticks;The good son”第一篇和第三篇都是讲述的兄弟情谊,有些重复,同时考虑到学生学情和实际上课的时长问题,最终只选择了第一、二、四篇组文。又因第二篇是观点性文章,可以作为最后大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模块议题是家庭生活,有四篇文章:第一篇讲述兄弟之情,第二篇是对家庭(生活)的看法,第三篇讲述了七个兄弟的故事,第四篇讲述父子情。

1. 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本节课的议题围绕

的铺垫,同时也是对第一、四篇文章的升华,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第二篇放到了最后。

3. 文体结构和修辞语言:分级群文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因而本节课在分析文章结构方面会有所弱化,主要训练孩子

061

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功与否。成功的导入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和预测文本内容,还能让学生对即

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学生是达州嘉祥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的学生,其学情有如下特点:

1. 知识储备:约20%的同学喜欢英语课外阅读,涉猎范围较广,大部分同学课内知识掌握较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约15%的同学基础较弱,需要教师或同学帮助其理解所学内容。

2. 心理特点:大部分同学英语学习热情较高,英语学习能力较强,但因为进入青春期,大多不愿意在课堂上举手分享,所以会给本堂课带来一些挑战。

将阅读的语篇产生期待。因为本模块的议题是讨论家庭(生活),故在课前收集了班上学生的家庭照,制作成视频。在视频播放前,向学生提问:What's today’s topic?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学生自己的家庭照,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出“家庭”话题。

Step 2: 阅读—探究—推理

活动1: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When speaking of FAMILY, what comes into your mind?同时,通过提问“What do you hope to read?”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也为接下来的

教学目标分析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往往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懂内容”成为默认的阅读教学目标(或主要目标)。这样的阅读教学是肤浅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存在偏差的。分级群文阅读教学要凭借群文阅读“多文本”的优势重点教一些阅读策略:比如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大意;比如求同,找出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比如判断,就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基于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 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完成表格。

2. 运用一些阅读策略(如:skimming,scanning等)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

3. 结合自身已知,表达对家庭(生活)的看法。

第一个阅读任务(读标题找大意)作铺垫。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知,激发阅读兴趣。活动2:让学生快速阅读三篇文章的标题,并将篇章与文章大意进行匹配。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大意的阅读策略。

活动3:让学生快速阅读Passage 1,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Who was always better at everything, George or the writer?

(2)One special evening, who failed the exam? How did this make the writer feel? Why?

(3)Which is better, having a brother or winning a race?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How about yours?

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习理解与运用实践

Step 1: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教学的成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由细节理解到语言文字赏析,最后回归标题,表达个人看法。带领学生分析一组文章相同主题下的多维主题意义—手足情。

活动4:让学生快速阅读Passage 2,回答以下三

062NameOpinion*A family is not___________;*Life is not always easy;*There are many__________and________.FeelingLi Dan________Yelena*Most of the time my family is totally________.Can't live without.个问题:

(1)Why were the leaders angry?

(2)Why didn't the jeweller want to wake his father?

(3)If you were the leader, what would you have chosen to do next?Why?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追问,了解文章大意,同时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分析相同主题下一组文章的多维主题意义—父子情。

活动5:让学生快速阅读Passage 3,完成以下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总结观点。

活是不完美的,作为家庭生活的一分子,我们应该相互理解,彼此给予,而这也恰是本节课的育人目标。

教学反思

为了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课堂,教师可从文本解读、有效提问和学以致用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分级群文阅读应该区别于常规阅读课,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做到非常细致的文本解读,这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文本体裁、特征及主题意义,深挖文本价值。其次,学生阅读活动的展开应该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得以实现;同时,问题的设计应该有层次感,从细节理解性问题过渡到应用评价性问题。最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明确提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二者不可偏废。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这门语言就是要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英语学习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体现德育为先。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本节课应该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分级群文阅读实践课。

环节二:迁移创新与交流展示

Step 3:让学生6人一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Are any of your family like the people described above? (Share a story.)

(2)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Love it, hate it, can't live without it.”?

【设计意图】读了这三篇文章,学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有多维的不同意见,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回顾主题、表达观点、升华主题,最后达成共识:家庭生

(作者单位:达州嘉祥外国语学校)

0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