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整体概述

来源:知库网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整体概述

1.1. 编写依据 1.1.1

相关政策

(1)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办【2002】17号文);

(2)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发办【2003】27号文);

(3)中办发[2004] 34号(《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

(5)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

18号);

(6)《电子政务保密管理指南》(国保发【2007】22号); (7)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某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07】43号);

(8)某、某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 1.1.2

技术标准

(1)《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 (2)《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部分工程管理》; (3)《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三部分网络建设》; (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四部分信息共享》; (5)《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五部分支撑技术》; (6)《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六部分信息安全》; (7)《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GB/T 19486-2004; (8)《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1-2007;

(9)《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64-2007; (10)《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1-2007;

(1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3.2-2007;

(1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3-2007;

(1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GB/T 1063.4-2007;

(14)《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GB/T 21063.5-2007;

(15)《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21063.6-2007;

(1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2.1-2007;

(1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2.2-2007;

(18)《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GB/T 21062.3-2007;

(19)《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21062.4-2007;

(2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21)《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GB/T 19487-2004;

(22)《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

(23)《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

(24)RFC2547bisBGP/MPLS虚拟专用网(VPNs); (25)RFC2917核心MPLS IP VPN体系结构。

1.2. 效益及风险 1.2.1

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如下: (1)统一社会管理思想认识,加快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健全社会管理体系;

(2)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居民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丰富社区资源,改善服务手段,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综合性社会服务体系;

(3)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明确各级职责,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4)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5)提升公共资源共享水平,支撑XXX社会治理; (6)创新管理制度,推动专业队伍建设,营造就业机会。

1.2.2 经济效益

本项目为XXX重大民生项目,为非盈利性社会事业单位项目。为XXX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下:

(1)整合共享了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提高了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水平,提升了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充分利用XXX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采用集约建设模式,避免了重复投资;

(3)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环境,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和入驻;

(4)利用开放平台,吸引社会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1.2.3

项目风险

根据系统建设风险分析理论,项目风险包括资金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推广风险、效益风险、实施风险和安全风险。

(1)资金风险

XXX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本项目,本项目所需资金从区委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项目资金有保障,无资金风险。

(2)管理风险

XXX综治办为项目的建设单位,将通过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引进人才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在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做好本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工作,坚决贯彻国家和市有关部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以市场化的模式,树立“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3)政策风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

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4)推广风险

新的应用需要用户逐步适应,存在一定的推广风险。 应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充分运用项目的推广经验,并结合协作单位的强大市场推广能力,有效规避推广风险。

(5)效益风险

本项目的效益难以量化。本项目带来的政府运作成本节约、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难以用数据来量化,效益评估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政府本身难以独立完成,这带来了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为规避这一风险,我们采取长期考察,动态评测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估模型。

(6)实施风险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整合各政务部门的数据资源,由于在政策法规上没有明确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资源能有效获取以及建立长期、稳定的同步更新机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风险。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必须妥善处理项

目计划、组织、控制和技术应用等问题,这需要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管理跨度大,存在项目实施风险。

为规避这一风险,需要XXX委、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数据资源的采集,同时在项目管理上采取专家指导,加强监理措施,实施规范管理。

(7)安全风险

本项目要求非涉密政务信息要在政府部门间共享,同时要作为门户网站的后台支撑,这样不仅存在来自外部的别有用心的人非法攻击的风险,也存在来自内部的不完善的系统授权机制带来的风险。为规避这一风险,我们采取思想重视,两手同时抓的措施,把保护信息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采取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在技术上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的恶意攻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